【高效备课】八上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备课】八上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09: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新课导入
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时期:1912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他说:“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合作原因:
②国民党: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③可能性: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推动。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中共三大:
①时间:
1923年06月
②内容: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3、国民党一大:
①时间:
1924年01月
②内容:
A.新三民主义(强调反帝)
③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B. 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4、黄埔军校建立
①时间:
1924年05月
②地点:
广州·黄埔
③人物:
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
孙中山 总理
蒋介石 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
孙中山与李大钊
来者命革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国共合作——黄埔师生
李宗仁
校务委员
白崇禧
校务委员
李济深
教练部主任
叶剑英
教授部副主任
陈毅
武汉分校政治部
聂荣臻
政治教官
何应钦
战术总教官
老 师
蒋先云 1期
陈赓 1期
徐向前 1期
左权 1期
胡宗南 1期
黄维 1期
杜聿明 1期
宋希濂 1期
卢德铭 2期
戴安南 3期
林彪 4期
刘志丹 4期
谢晋元 4期
张灵甫 4期
优 秀 学 员
廖耀湘 6期
赵一曼 6期
国共合作——人才汇聚
刘少奇 工人运动
毛泽东 宣传、农民运动
朱德 军事
刘伯承 军事
陈独秀 组织
李大钊 组织
贺龙 军事
彭德怀 军事
廖仲恺
胡汉民
汪精卫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冯玉祥
宋哲元
张自忠
阎锡山
傅作义
桂系
滇系
混战四川
张作霖

佩孚



阎锡山
冯玉祥
国民联军
国民革命军 10万
杨虎城
刘文辉
刘湘
邓锡侯
想一想:应该采取怎样作战方针?
35万
20万
20万
孙中山接受邀北上,扶病抵上海绕日本赴天津最终到达北京。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二、北伐胜利进军
①开始时间:
1926年
②讨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目的: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
④总司令:
蒋介石
⑤主战场:
湖南、湖北
⑥主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
⑦先锋队:
叶挺独立团
⑧成果:
歼灭吴、孙主力,从珠江流域扩展长江流域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1、北伐
桂系
滇系
混战四川
张作霖

佩孚



阎锡山
冯玉祥
国民联军
广州国民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
汪精卫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北伐胜利进军形势图
二、北伐胜利进军
2、工农革命运动
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
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农民武装队伍
工人武装队伍
张作霖
国民政府
想一想: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北洋政府
①国共合作,
统一战线。
②英勇作战,
方针正确。
③正义之战。
④共产国际
支持。
⑤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政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412)、汪精卫(715)反革命政变
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关押、屠杀共产党
被枪决的进步人士
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头颅
群众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4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宁汉合流
3、“统一”
中国:
国民政府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张作霖
张学良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