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90594000
57
人数
年份
40000
60000
1921
1927
1937
1949
2019
新课导入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探——
走过的路
材料:马列主义→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发达国家,城市为中心,工人阶级为主,暴力;
恩格斯:合法方式也可以实现目标;
列宁:落后国家更可能革命,城市、工人、武装起义。
革命活动 结果 失败原因 经验教训
中共一大
中共三大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失败
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
北伐
失败
右倾,放弃革命领导权
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
一、南昌起义
2、起义概况:
①时间:
1927.8.1
②地点:
江西·南昌
③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
④经过: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
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1、原因:
大革命失败→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3、起义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旧址
总方针——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
旧社会农民受压迫
毛泽东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道路探索1:城市为中心 工人阶级 武装起义
+
团结农民阶级
工农联盟
2
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①时间:
1927.9
②地点:
湘赣边
③领导:
毛泽东
④旗帜:
“工农革命军”
⑤结果:
进攻城市受挫,转向山区进军。
道路探索2:城市为中心 工农联盟 武装起义
经验教训?
道路探索3:农村为中心 工农联盟 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
2、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问题探究:选择“井冈山道路”的缘由何在?
材料一: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
材料二: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四: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地势险——易守难攻
山林好——物产丰富
历史红——群众基础强
有枪的日子—困难重重
3、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井冈山会师 1928.4 毛泽东+朱德、陈毅
问题探究:假如毛委员派你们去创建革命根据地,
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1)深入农村的关键是什么?
(2)遇到地主的反抗和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怎么应对?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为军队作战提供物质保障?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四、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武装斗争
(保证)
土地革命
(根本)
根据地建设
(基础)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三、工农武装割据
2、古田会议:
①时间:
1929.12
②地点:
福建·古田
③原则: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各地共产党人方志敏、邓小平、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大大小小的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 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刘志丹:川陕
贺龙: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徐向前:
鄂豫皖
方志敏:
闽浙赣
彭德怀:湘鄂赣
邓小平:
左右江
毛泽东朱德:
中央
王首道:湘赣
根据地广泛建立
毛泽东朱德:
中央
毛泽东朱德:
中央
毛泽东朱德:
中央
3、建立政权
①时间:
1931年冬
②地点:
江西·瑞金
③内容: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大革命失败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反抗斗争
受挫
三湾改编
创建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进军农村
古田会议
建立政权
本课小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工人运动
城市为中心
武装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