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摸底联考
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12页,2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
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
渗透。反渗透技术在生活和工业水处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如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医用和
工业用水的生产、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加工浓缩、气体分离等。下
列关于反渗透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状态下的渗透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若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高度差,则一定存
在浓度差
B.若用反渗透技术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C.反渗透技术可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高压泵应该安装在稀溶液侧
D.海水淡化时,反渗透膜的成分与结构会影响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和水通量
2.蛋白质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起始于内质网,结束于高尔
基体。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
蛋白质经过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下列关于糖基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据题干信息椎断,糖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粗面内质网上
B.为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C.若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将影响细胞膜对信息分子的识别
D.糖基化的结果使不同的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记,不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但有利于蛋白
质的分选
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12页)
3.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
气供应机制所做出的贡献。人体细胞内有一种类似“开关”的被称为缺氧诱导因子
(HIF)的蛋白质。研究发现,在正常的氧气条件下HIF会迅速分解,但当氧气含量下降
时,HIF的含量会增加,进而促进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是一种
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众人体细胞在缺氧环境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
B.与正常环境相比,缺氧环境中人体细胞中的NADH会积累
C.EPO在肾脏细胞中合成后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出去
D.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体内,HIF的含量较低
4.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
是细胞自噬。研究发现,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负责调节细胞的供能体系,被称
作人体代谢的总开关,还可促进细胞自噬。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突变蛋白质在
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B.AMPK被激活后,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
C.激活神经细胞中AMPK的活性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来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
5.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一P。~P。~P,)结构类似,
两者的区别是ddNTP中脱氧核糖第3位碳原子上的羟基被氢原子取代。在DNA复制
时,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1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ddN'TP),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将会使DNA链分别在A、G、
C、T位置上终止,而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可被电泳分开并显示出来。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5'3
3一未知序列口
dATP,dGTP,dCTP,dTTP
+ddATP+ddCTP+ddGTP+ddTTP
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12页)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