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古诗三首
出 塞
题临安邸
示 儿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 出 塞
-----王昌龄塞外: 塞是边塞,要塞。塞外是指长城以北地区。`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关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长安(今属西
安市)人。开元十五年
中进士,历任汜水尉、
校书郎,天宝元年
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又
贬为龙标尉,世称王江
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
他避乱回乡,被刺史闾
丘晓所杀。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未还:没有回家关:边关但使:只要,要是不教:不让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百发百中,威震边疆,被誉为“飞将军”。汉:汉朝秦:秦朝度:越过重点字词理解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诗句意思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胡马:指胡人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度:越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其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拓展延伸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拓展延伸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不度玉门关。 拓展延伸题临安邸
----(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
题临安邸:
题:写。
临安:南宋都城,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
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诗中指旅店。
林升(1106~1170),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大约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安邸》。 背 景: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
休:暂停﹑停止﹑罢休。
暖风:暖洋洋的春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暗指当时人们在西湖上那种花天酒地的淫靡之风。 (一语双关)
游人:游玩的人。这里暗指南宋朝廷中那些寻欢作乐的上层人物。
直:简直,差不多。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当时已被金兵侵占。
醉:沉醉。
理解注释[全诗翻译]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中那些游客整日轻歌曼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洋洋的风把那些只顾吃喝玩乐权贵们吹得像喝醉了酒,简直把杭州当作亡都的汴州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生情。 表达了当时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不满与谴责。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 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示 儿
----(南宋)陆 游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写作背景: 陆游出生两年后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陆 游本来就知道 只。 祖国统一 对祖先的祭祀。 你的父亲。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给儿子们看 解 释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只。
九州同: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121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
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古诗小结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1.九州在诗中是指?_________,乃翁是指?_________。2.这首诗看出作者?————————?的情怀。3.作者希望王师_________。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
5.《示儿》最能表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总结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句集锦: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课后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祭( ) 乃( ) 涕( )
察( )奶( ) 递(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示儿》的作者是__朝的__。“示儿”的意思是__;这首诗中作者因__而“悲”,表达了作者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