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 第3课时【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气候 第3课时【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教案+素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4 21: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气候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教案+素材)】
新课导学  
  [情境导入] 联系实际生活导入,结合最近气温的变化,让学生思考当地的气候特征,从而引入对我国气候特征的学习,处于季风区的地方可以联系当地冬夏风向的区别来引入对季风的学习。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气温和降水的内容,提问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分布,从而导入对气候特征的学习。
[古诗导入] 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玉门关外杨柳不青是由于春风不度所造成的。那么春风又指的是什么呢 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
教学指导  
理清关系,找突破口——认识“我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是中国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但是这一节内容知识量大,体系复杂,要想学好这一节,必须要理清头绪,找到突破口。
1.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明确我国的气候特征。
理清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会发现我国的气候有两个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另一个是季风气候显著。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由南向北从热带到寒温带共跨5个温度带;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自东向西共跨4个干湿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这些因素使我国形成了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我国东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又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地区。
2.找准突破口,学习“我国气候”中的重点。
我国气候中季风气候显著,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找准突破口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读图和列表来认识。
(1)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比较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 干燥 除青藏高原外的广大地区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 湿润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教具制作  
  《气候类型游戏盘》教具制作
一、制作方法
1.工具材料:硬纸板、画笔、圆规、直尺、小铆钉等。
2.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 用硬纸板剪一大圆,9等分后, 分别画上9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图2所示, 用硬纸板剪一小圆,9等分后, 分别写上9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写的顺序要和图1中的顺序错开。
  3.制作完成的效果如图3所示:
4.使用说明:此转盘可以用于游戏中复习巩固知识,测试人任说一种气候类型名称,被测试人迅速转动游戏盘,使名称和相关图形对应,经过多次练习,达到轻松掌握气候类型相关知识的目的。
二、 总结
1.《气候类型游戏盘》的制作,符合环保原则,所用材料均是废弃不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且制作过程方便,省时省力,并可以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2.此作品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中,比如时区计算、世界陆地自然带等,都可以采用转盘的方式加强学习效果。
3.教具的合理使用,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更高。
情境素材  
  详见电子资源
  1.中国气候之最
【年平均晴天最多的地方】 新疆的库车,为180天
  【年平均阴天最多的地方】 重庆市,有222.3天
  【全年降水日数最多的地方】 四川峨眉山,平均每年264天
  【全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 新疆民丰安得河,只有9.6天
  【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台湾火烧寮6489毫米
  【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新疆若羌为4.5毫米
  【中国年平均温度最高值】 南海诸岛的西沙,为26.4 ℃。
  【中国年平均气温最低值】 青藏高原上的格尔木五道梁,为-5.8 ℃。
  【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地方】 新疆吐鲁番,49.6 ℃(1967年7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地方】 黑龙江省的漠河,-52.3 ℃(1969年2月13日)。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黑龙江省的漠河镇,为-30.6 ℃。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海南诸岛的西沙,为22.8 ℃。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吐鲁番盆地,为33 ℃。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青藏高原上的五道梁,为5.5 ℃。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 黑龙江省嘉荫,为49.2 ℃。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 南海诸岛的西沙,为6.1 ℃。
  【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少的地方】 四川省的峨眉山,为946.8小时。
  【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地方】 青海省的冷湖,3553.9小时;拉萨虽素有“日光城”的称号,但仅3005.7小时,北京为2778.7小时。
[试题设计]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下列三城市的雨季由长到短依次是 (B)
A.长沙、哈尔滨、广州 B.广州、长沙、哈尔滨
C.长沙、广州、哈尔滨 D.哈尔滨、长沙、广州
(3)我国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降水多的原因是 (A)
A.东南部离海洋近,西北部离海洋远
B.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西北部比东南部离大西洋较远
D.东南部的纬度比西北部低
2.高原山地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一般是指在大型高原和大型山地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例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等。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在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高原地区,如中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由于气候的垂直分布明显,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异常显著,它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特别是海拔高度的影响特别明显。
高山高原气候表现出气温低、气压低。自海平面起,每升高1000公尺,温度则下降大约6度。因此,虽在度热达摄氏30度,高达4000公尺的高山,如玉山,却只有摄氏10度左右。气压则反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在标准状况下,每升高100公尺,气压降低10毫巴。为750毫巴时,4000公尺高山顶约460毫巴。而低气压的现象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则是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就是高山病的表徵。
多露、多风是其又一明显特征。高山上的气候在一曰之间的变化多端,无论是在夏季或冬季,经常雾涌至而将整作山陷入一白茫茫的世界里。将四周的能见度突然间降低。高山多风是因为高山上地形起伏相差悬殊,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热及由於热力分配不平均,所以经常产生空气流动的现象。又因为高山上对空气流动阻力较风大而多。
[试题设计]
(4)G219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这是一条通天之路、万水之路、生灵之路,更是边防之路。根据图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陈塘镇路段气候类型是 (D)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3.梅雨
梅雨(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也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雨季节中,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4.竺可桢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竺可桢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候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的台风、季风、中国的气候要素、气候区域、气候变迁和物候学等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养成了亲自动手、重视实践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例如,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坚持记日记,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数十年从未间断。日记上,每天都记载着当地的天气、温度、风向等气候状况,日积月累,就成为研究当地气候的宝贵资料。他每到一地都注意观察并记录当地植物、候鸟等物候现象和农业生产状况。他根据在南京和北京多年的记录,总结出燕子出现的日期,北京要比南京迟18天,洋槐盛花要晚9天。两地柳絮飞舞的时间,都比洋槐盛花晚9天。这说明物候变化受纬度和气候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以多年亲身的实验经验,指导各地建立物候监测网,为开展我国物候学研究作出了榜样。
5.垂直地带性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地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 ℃)。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
垂直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形式,称为垂直带谱。一个山体或一条山脉可以有多个带谱。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带谱所处的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即基带坐落的具体地点,以及山体本身的特点,如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
垂直地带性指山地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递变的规律性。 气温通常随山地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以下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受温度、水分条件制约的植被、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下而上组合排列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通常只要有足够的相对高度(一般500米),山地就会出现垂直带的分异。垂直地带性是中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制约。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结构类型与基带(山体所在地理位置)及山地高度等有密切关系。如在极地,冰雪带降至海平面;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南翼,从低到高有如下各垂直自然带:低山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亚冰雪带-冰雪带。
板书设计  
教材活动参考答案  
  [教材P39活动·参考答案]
1.漠河: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热带季风气候;吐鲁番:温带大陆性气候;五道梁:高原山地气候。
2.地点:海口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
地点:吐鲁番
气候特点: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地点:五道梁
气候特点: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3.漠河气候寒冷,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发展滑雪大赛、冰雕艺术展等冰雪旅游项目。
海口终年高温,水分充足,适合开发越冬旅游、海上乐园等海洋相关的旅游项目。
[教材P40~41活动·参考答案]
1. 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因此沙漠广布;我国长江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降水,因此出现山清水秀的景观。
2. (1)1月,齐齐哈尔的平均气温比巴黎低22.7 ℃,北京的平均气温比纽约低3.9 ℃。
(2)7月,齐齐哈尔的平均气温比巴黎高4.4 ℃;北京的平均气温比纽约高1.7 ℃。
(3)齐齐哈尔的气温年较差比巴黎高27.1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纽约高5.6 ℃。
(4)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我国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即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期末冲刺随身宝  
  详见电子资源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地形特征、气温和降水的规律,下面同学们就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1)我国地形的特征。   (2)我国有哪些温度带   (2)我国有哪些干湿地区   精讲点拨: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这造就了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在一些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导致那些地区气候更加复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   转承:我们知道了我国气候特征之一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到底有哪些气候类型呢 下面我们一起认识我国的气候类型。   教师(展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教材第39页活动题。   学生合作探究:   (1)在图中指出我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气候类型的差异。   (2)阅读教材第39页活动第1题中的气候资料图,说出四地气候类型的名称,讨论其特征。   (3)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的气候特征,讨论它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成果展示)   (1)我国共有5种气候类型。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吐鲁番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五道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特征是终年低温,降水集中在夏季。   (3)漠河冬季寒冷,适合发展冰雪旅游项目;海口终年高温,水分充足,适合发展越冬旅游、海上乐园等海洋相关的旅游项目。   精讲点拨: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知道我国共有5种气候类型,其特征差异显著,这更加印证了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我们还注意到我国东部自北向南都是季风气候,这说明了我国气候的另外一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我们在学习亚洲的气候时,已经详细介绍了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而中国的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拥有齐全的季风气候类型。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是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这些内容都是前面学过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本环节内容是本节的难点,设计的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排列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找气候、析特点、谈发展的形式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拓展延伸:我国很多科学家终生致力于对我国气候的研究,最著名的就是竺可桢。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39页“阅读材料”了解竺可桢的研究成果,你们也要向科学家学习,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通过精讲和延伸让学生对我国气候的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转承   任何气候特征的形成都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师:我们在七年级学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通过课前的复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唤醒对影响气候因素的记忆。   学生自主学习: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纬度因素怎样影响气温   (3)海陆位置怎样影响降水   (4)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成果展示)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人类活动等。   (2)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3)距离海洋近的地区降水多,距离海洋远的地区降水少。   (4)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降低0.6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精讲点拨: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因此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我国东部距离海洋近,降水多,越向西北距离海洋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显著,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转承: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们一起分析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影响。   教师(展示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我们通过分组活动来学习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完成教材第40~41页活动题。   学生合作探究:   (1)在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中指出不同季风的发源地、风向,讨论其性质。   (2)结合教材第40页活动第1题,讨论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3)结合教材第41页活动第2题,讨论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成果展示)   (1)我国季风的形成和特征如下表所示: 季风 名称成因发源地风向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性质冬季风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偏北(西北、东北)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 干燥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偏南(东南、西南)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 湿润
  (2)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因此沙漠广布;我国长江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降水,因此出现山清水秀的景观。 (3)1月份,齐齐哈尔平均气温比巴黎低22.7 ℃,北京平均气温比纽约低3.9 ℃;7月份,齐齐哈尔平均气温比巴黎高4.4 ℃,北京平均气温比纽约高1.7 ℃;齐齐哈尔的气温年较差比巴黎高27.1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纽约大5.6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精讲点拨: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看,季风气候对我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既有有利的影响,如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导致我国气温年较差增大。总而言之,是利大于弊。   这些内容都是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课前已经安排了学生进行复习,现在就是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   这是本节第2个难点,先让学生读图了解季风的形成和特征,再讨论季风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季风是影响我国气候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气候的两大特征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部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因此我国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受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对我国的气候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显著的影响。
  本节课前半部分难度较大,因为气候本来就是一个教学难点,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分析气候资料图,看不懂气候分布图,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我国气候特征,需要课下进一步加以巩固。讲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此部分多是七年级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在分析海陆位置对季风气候的形成的影响时,容易产生困难,但是由于在学习亚洲的时候学习过相关知识,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对于季风气候的影响,由于后面还有自然灾害的学习,因此没有详细展开,只是简单提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当然,本节课也有遗憾之处,就是在分析季风形成的时候,没有展示季风形成的动画,如果采用动画演示季风的形成,效果会更好,在以后的备课中要注意多种教学形式的选择。
PPT教学案例  
  教学课件全新升级,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