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5 13: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
1.专制王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定型;
2.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又有所新的发展。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现代中国基本疆域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并存;市民文化不断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
4.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5.民族关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了解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
【时空观念】了解明清时期所处的历史阶段,体会封建社会末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繁荣;
【唯物史观】认识明清时期文化的发展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扩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会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通过对陆王心学和进步思潮的史料分析,理解两种思想的进步性所在;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局限性作出客观的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及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明清时期在经济、文化、思想、科技领域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时空坐标及内容线索: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目录
1
思想领域的变化
2
小说与戏曲
3
科技
4
情景导入:
《雍正耕织图》也称《胤禛耕织图册》,是康熙朝四王爷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当时还是王爷的雍正,在即位之前,在潜邸命宫廷画师绘制的。这是以康熙年间刻板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内容和规格仿照焦氏本,一共有46幅,装裱成册页,分为两个部分,耕种水稻的为23幅,养蚕织造的有23幅。这套图册现存52页,其中有6页是还未定稿的衍页,这套图册还配有胤禛的亲笔标题和诗句,钤印有“雍亲王宝”和“破尘居士”两方印。
耕织图起源于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而详实地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形象生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劳动者耕作与蚕织的场景和详细的生产过程,从而起到了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
明清时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放在世界的角度来看是进步或是落后?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农业发展新现象
(1)外来作物的引进:
明朝后期,新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等)被引进、推广种植,丰富农产品结构,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材料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地也。
——[清] 袁景辉纂修《建始县志》
问题思考: 作物品种变化的原因
作物品种变化的原因:
①人地矛盾的尖锐
②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美洲作物的传入等。
(一)农业发展新现象
(2)农业的种植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经济作物种植的增多,种植广泛;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突破农业单一经营方式)。
(3)商品经济发展:
赋税制度的变化(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高产作物的引进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二)手工业新变化
问题思考:阅读“历史纵横”,分析明清手工业出现新变化的表现?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材料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历史纵横”: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合作探究: 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缓慢的原因及评价
(1)含义:
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除了生产是以市场利润为目的外,还必须具备自由雇佣关系(支付工资),即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特征:
(3)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政治(根本):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束缚
②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自给自足,农民相对贫困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③资金: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④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
⑤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⑥思想:传统价值观念仍占主流地位,重农抑商的思想、重人文轻自然的理念、重义轻利的意识均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⑦技术:科举制下忽视实用型技术的创新。
(4)评价:
积极:
①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
②冲击自然经济,为明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仅限于少数地区,少数部门;
②发展缓慢力量薄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三)商业新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货币:海外贸易刺激白银流入
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集聚。
2.商帮:徽商、晋商、宁波商人等。
(1)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血缘宗族)
③商人借助群体力量维护自身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2)特点:
①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缘、业缘为纽带;
②以会馆为活动场所;
③拥有政府的特许经营权;
④受儒家义利观影响。
材料二 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材料一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
——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四)社会经济的局限:(经济之不变)
1.经济: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
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3.思想:
传统价值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4.经济政策:
闭关锁国、重农抑商。
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三)商业新发展
综合归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中的新现象及其局限(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1)新的生产关系:
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是,商人始终未能从封建势力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阶级,使中国古代有资本主义却无资产阶级。
(2)新的国际环境:
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明清的经济,一方面,新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融入世界市场的契机。
(3)新的商人群体的形成:
商帮的形成反映了商人群体共同的经济诉求,但是,局限在地域宗法群体的性质严重影响其规模的发展,商帮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始终未发展成统一的社会力量。
(4)新的货币形态:
明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中国进入货币经济时代,清代正式确立白银的官方货币地位。但是,中国不是白银主要生产国,国际银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这成为近代货币改革的重要诱因。
(5)政府干预方面: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但是闭关锁国、重农抑商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材料 农业和私营手工业等诸领域都突破了原来自给自足和单纯满足官府消费的理念,要求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地方权力的扩张,人们愈发重视被“天理”抑制的“私欲”。……到了明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目睹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引发社会动荡的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据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等整理
(一)变化的背景
(1)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烦琐方式表示不满;
(2)宋明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
(3)明中期以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4)南宋陆九渊思想。
(二)变化的表现:
1.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陆九渊(南宋)
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
②求理之法:“发明本心”,内心反省。
“发明”:“发而明之”,即启发、开扩。
“本心”:即“仁义之心”。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开创者及代表人物。曾在江西象山讲学,世称象山先生。受佛教禅宗的暗示,特别强调“心”的作用。陆九渊与朱熹多次进行学术辩论,最著名的是1175年的鹅湖之会。
材料一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晚明个性解放的思想,滥觞于对王阳明独信自家良知的改造和发挥……王学的崛起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构成儒学权威的“圣”、“贤”、或“六经”的冲击。”
——《中国大通史 明卷》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二)变化的表现:
问题思考: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心学?
1.主张:
①宇宙观:良知即天理;
②人生观:“致良知”;
③方法论:“知行合一”。
(4)评价:
①将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强调道德自律、自觉精神;
②强调主观能动性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③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④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虽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对客观知识学习,造成之后子弟任性废学的弊病。
1.陆王心学:
(3)王守仁(明朝):心学集大成者
历史解释: 良知
是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人基本的是非之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等与生俱来的“善端”。良知实际上是“天理”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能力提升: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比较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世界观
哲学范畴
方法论
道德观
相同点 本质 内容 影响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发明本心”,“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知识点2:思想领域的变化
(二)变化的表现:
2.明清儒学的新发展(批判继承):
(1)背景:
①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③思想: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西学东渐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④社会:市民阶层扩大和世俗化倾向。
(2)主要代表:
历史解释: 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知识拓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合作探究: 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特点、实质及其评价。
1.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2)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提倡“经世致用”;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实质:
是对儒家思想的批评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未占主流,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不变)。
3.评价:
(1)积极:
①政治:冲击了君主专制,具有解放思想和早期民主启蒙的作用;
②经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③思想:批判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2)局限:
①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③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③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三、小说与戏曲
(一)背景:
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传统的宋元话本的推动。
(二)特点:
(三)成就: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时间 作者 代表作品 历史地位/意义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明中期 吴承恩
清中期 吴敬梓
曹雪芹
戏曲 明 汤显祖
清 孔尚任 明清
道光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牡丹亭》
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桃花扇》
昆曲
长期流行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平民化、通俗化、反传统、反封建。
四、科技
时期 人物 代表成果 历史地位/意义 特征
明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 (传教士) 永乐朝 清朝 康熙朝 乾隆朝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几何原本》,绘《坤舆万国全图》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西学东渐)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①经验总结性著作多
(总结性、轻理论创新)
②以实用科技为主(实用性、经验性)
③西学东渐
梳理教材: 归纳明清时期的优秀的科技成果,共同特征和局限。
局限:总结前人成就,无科技创新,仍是传统科技,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材料 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转成近代科技的原因。
提示:
(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狭隘性,到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突破有限,缺少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2)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思想上: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缺乏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教育上: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5)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6)科技上:自身的缺陷。不重视实验和规律的探索总结;且采用子嗣世代相传的方式。
领域 中国新变化 中国未变化 世界的巨变
经济
思想
文化
对外
政治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萌发
文学艺术大众化世俗化
西学东渐
知识拓展: 明清时期世界与中国之变化对比
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理学占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
推动社会进步、转型发展
压制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文学艺术繁荣,自然科学发展
1.(2024·山东卷)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初试牛刀: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农业经济有所发展,人们对与农耕密切相关的牛关注逐渐增多,而减少了与农业关系不大的马的关注,导致关于牛的相牛、养牛、医牛等方面的专著增多,C项正确;与军事资源控制关系不大,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牛,排除A项;土地兼并下,导致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因此人们可能会减少对牛的关注,与材料观点相反,排除B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不能解释在农耕生产中对牛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C项。
C
2.(2024·新课标卷)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初试牛刀: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正式放弃了对土地的直接控制和把土地与人口紧密绑定的管理理念,土地的市场化配置与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是相伴随的,而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又反映了底层农民经济及人身自主性的增强。租佃关系的盛行,个体农耕为主要的生产形式,A项正确;“遏制了”的表述太过绝对,且租佃制的发展,会扩大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农业方面的内容,未涉及商业货币经济的内容,排除C项;清朝雍正年间摊丁入亩政策的实行,以占有的土地作为课税依据,材料所述现象并非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排除D项。故选A项。
A
3.(2024·全国甲卷)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导致了( )
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
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
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
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
初试牛刀:
【解析】根据材料“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可知,题干呈现前后两个变化,民间流行具有反封建色彩或强调政权合法性的小说,清政府对此予以封禁,也就是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来为政权辩护,结果必然是“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的延续,D项正确;世俗文化发展会走向缓慢,并非停滞,排除A项;清政府将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列为禁书,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不会导致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排除B项;明清政府文化专制,是导致材料行为的原因,而非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
D
初试牛刀:
4.(2024·全国甲卷)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解析】根据材料“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可知,明代中后期士大夫材编纂的书籍更关注日常生活与农事活动,体现出士大夫更愿意参与到世俗生活中去,强调的是士大夫思想的世俗化特征,B项正确;《便民图纂》的编纂与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无关,且该类书籍是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排除A项;材料的主语是士大夫阶层编纂书籍出现新方向,并非平民的文化需求的变化,排除C项;《便民图纂》有利于增加百姓日用生活方面的知识,但并非意味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走向标准化,排除D项。故选B项。
B
5.(2024·广东卷)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西湖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当地人甚至不愿从事农耕,弃农从商的现象非常多, 而且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还影响了当地崇尚华丽的社会习俗,比较全面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雇佣关系,也未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百姓弃农从商是个体自愿的社会行为,与户籍管理制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商业资本积聚主要代指的是商帮,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初试牛刀:
6.(2023·全国甲卷) 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 “百姓日用即道”
B. “心外无物”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工商皆本”
初试牛刀: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并结合所学可知, 意思是,虽然自己为了利益去行商,但是有自己的原则,即利己又利人,不害己害人,这样能做到就是圣贤有道德的人。百姓日用即道要求统治者把满足群众穿衣吃饭作为第一需要,把“百姓”和“圣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读经和做生意不违背,A项正确;心外无物,是出自宋代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即理也”,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消灭人的私有欲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封建统治者顽固推行“崇本抑末”的政策,这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A
课堂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