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世界古代史
第11课 古代日本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日本奈良唐风
日本古建筑——大唐盛景的浓缩: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大化改新;武士与武士集团。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延伸:了解日本的幕府统治。
知识结构
二、大化改新
三、幕府统治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位置: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北海道
本州
九州
四国
知识链接
《日本书纪》记载,日本最核心的神是天照大神,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
《史记》记载,秦始皇时期派遣徐福东渡出海采仙药,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促成了 “弥生文化”的诞生,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
3、发展概况:
(1)兴起:
1-2世纪 日本出现100多个小国
相关史事:
《汉书 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 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东汉光武帝赐予的“汉倭奴国王”金印
(2)统一: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统一
统治:
①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②依靠贵族统治;
③部民制(贵族私有 近似奴隶)
日本皇室“三神器”:
八咫镜、草薙剑、
八尺琼勾玉。
教学视频:大和统一日本
相关史事
《日本书纪》记载,608年, 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并在向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
小野妹子遣隋
教学视频:日本国名的来历
二、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1、改革原因:
(1)内因: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材料1:7世纪中叶,日本处仍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大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朝廷出现统治危机…
材料2: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 ,故史称“贞观之治”。
(2)外因:①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②中国隋唐国力强盛、制度先进。
《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2、改革概况:
(1)时间:
646年
(2)学习对象:
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入鹿
孝德天皇
乙巳之变:日本飞鸟时代,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暗杀苏我入鹿,并消灭苏我氏宗家的一场宫廷政变。之后,中大兄皇子改革了日本政治体制,史称“大化改新”。
(3)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唐朝三省六部制
日本二官八省制
①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班田收授法;统一赋税。
大化二年(公元646年)颁布改新诏,实施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它以中国唐朝的均田法为蓝本。政府每六年编造户籍,授与年满六岁公民口分田:男子每人2段 (当时约合11.9公亩) ,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私奴婢各为男女的三分之一,授与户主。口分田终生使用,死后收回。
3、改革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4、意义: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知识拓展
大化改新开启日本的唐化时代
日本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仿效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进入封建社会。
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的片假名(楷书偏旁),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留学僧空海大师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了平假名(草书)。也学习了唐朝的围棋。
日本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形成独特的“茶道”。
日本学习唐朝的服饰,形成独特服饰“和服”。
风俗习惯上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乞巧节,重阳节登高都是从唐朝传入。
日本遣唐使船
唐风洋溢奈良城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唐朝仕女图
日本和服
端午节悬挂的鲤鱼旗
茶道
日本的铜钱
和同开宝(始铸于708年)
知识拓展
日本古代史
早期文明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250年—593年)
(前300年—250年)
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593年—1185年)
倭奴、大和出现
改称天皇
大化改新、天皇掌握实权
幕府执政时代
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
(1336年—1573年)
(1185年—1333年)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
(1603年—1867年)
南北朝
战国
三、幕府统治
三、幕府统治
1、武士集团:
(1)背景:
(2)发展:
豪强为保护庄园→组成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武士”→武士集团
①经济: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形成庄园;
②政治: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形成。
保卫寺院庄园田产的日本僧兵
日本全副武装武士(左边的身穿红色盔甲,是武将常见的穿着;右边的武将身上穿着单片护胸盔甲,配带长刀)
3、发展概况:
(1)时间:
12世纪开始
(2)事件:
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源赖朝
(3)特点:
①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
②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③逐渐形成武士道,效忠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主公。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士
农
工
商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傀儡
无实权
教学视频:古代日本幕府统治
知识拓展
古代朝鲜3-4世纪,朝鲜半岛基本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
676年,新罗统治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10世纪,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改国号为朝鲜。
夯实基础
1.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C项正确;大化改新后,天皇大权旁落,日本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幕府统治,为推翻幕府统治,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发动了倒幕运动,天皇掌握实权,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学习,史称“明治维新”,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夯实基础
2.对比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是( )
A.古代日本使用唐朝钱币
B.唐朝曾经攻打过日本
C.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D.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答案】D 【详解】唐初与日本交往密切,日本遣唐使大量来华学习,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646年日本仿照唐制进行大化改新,D项正确;“古代日本使用唐朝钱币”与史实不符,且图片信息无法说明,排除A项;“唐朝曾经攻打过日本”与史实不符,且图片信息未显示,排除B项;“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与史实不符,且图片信息未显示,排除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庄园内逐步组成了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 )
A.市民阶层 B.武士阶层 C.倒幕力量 D.封建庄园主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庄园内逐步组成了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武士阶层,这对日本影响很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军事组织,排除AD二项;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倒幕力量,排除C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4.下图为德川幕府创立者德川家康的肖像。德川家康虽然是靠武力掌握实权,但在广为流传的德川家康画像中,他穿着朝廷衣冠,以体现他统治的合法性是来自天皇所赐的将军一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日本( )
A.天皇权力名副其实 B.武士集团效忠天皇
C.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D.幕府政治特色明显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他统治的合法性是来自天皇所赐的将军一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幕府将军成为了天皇权利的象征,将军掌握了实际的权利。由此可知,D项正确;根据所学,幕府统治时期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排除A项;幕府统治时期,很多武士都依附于幕府将军,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与题目描述不符,与题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世界古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