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世界古代史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独特的阿拉伯旅途风光
三洲五海之地:
非洲
亚洲
欧洲
里海
黑海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海
埃及
两河流域
印度
中国
希腊
罗马
阿拉伯半岛
炎热干旱、沙漠广布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政权特征。
学习延伸:了解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知识结构
二、阿拉伯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材料3: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
材料2:早期阿拉伯人信仰多神教,每个氏族部落都有其崇拜的自然物和偶像,犹太教和基督教传入半岛以后…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
材料1:辽阔的沙漠和氏族社会的环境中,阿拉伯人过着一种动荡的生活。…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牧场、水源和牲畜等财物,经常发生战争。…社会分化,劫掠战争和无休止的血亲复仇战争,加剧了社会不安的气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
①环境恶劣,争夺、战争不断
②多神崇拜,不利于统一
③商路不畅,加剧矛盾
渴望和平与统一!
2、创立伊斯兰教:
(1)时间:
7世纪初
(2)人物:
穆罕默德
(3)经典与教义:
《古兰经》与独尊安拉
人物扫描:
穆罕默德(约570-632)出生于麦加城,幼年丧失父母,12岁时随商队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25岁时与麦加富孀结婚。此后,他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和平”和“顺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
穆罕默德受到真主安拉派遣的天使吉卜利勒的“启示”
传教中的穆罕默德
宗教五功:念、礼、斋、课、朝
六信:信安拉、信穆罕默德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末日和信前定
《古兰经》
3、传教与统一:
(1)最初:
麦加传教
(2)发展:
迁居麦地那
(3)统一:
占领麦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遭到反对
→建立穆斯林公社(国家雏形诞生)
阿拉伯士兵
教学视频:阿拉伯帝国扩张
帝国统治
伊斯兰教推动阿拉伯国家统一
统一过程传播了伊斯兰教
哈里发
政治领袖
宗教领袖
军事领袖
地方设置总督,税收、司法直属中央。
二、阿拉伯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
1、雏形:
622年 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
2、扩张:
①北进叙利亚;
③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②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向东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④占领西班牙,逼近法兰克王国。
教学视频:阿拉伯帝国VS唐帝国
3、疆域: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相关史事
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体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地方设总督,但税收权与司法权直属中央。
从9世纪 中叶起,阿拉伯帝国内讧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势力,以及近200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了帝国的实力。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4、衰亡:
(1)衰落:
(2)灭亡: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
9世纪中叶起-帝国内讧+分裂+应付十字军东征→衰落
蒙古人攻灭阿拉伯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1、观念: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2、智慧宫:
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阿拉伯人研究天文学
3、文化成就:
(1)数学:
①改进和传播“阿拉伯数字”
②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代数之父阿尔·花拉子密
阿尔·花剌子模,出生于阿拉伯帝国大呼罗珊地区,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把代数学发展成为一门与几何学相提并论的独立学科,被誉为“代数之父”。
(2)医学:
《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奉为经典;
《医典》手稿
阿拉伯传统手术器械
阿拉伯解剖图
(3)文学: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瑰宝。
知识拓展:
《天方夜谭》《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辛伯达航海历险记》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4)建筑:
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
麦地那先知清真寺
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
阿格拉泰姬陵清真寺
喀什艾提尕[gǎ]尔清真寺
伊斯兰教在世界
4、文明传播:
阿拉伯人
中国
欧洲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历法、基督教
印度
数字、棉花、食糖
夯实基础
1.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士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伊斯兰教创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前7世纪 D.公元7世纪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典型建筑是麦加清真寺。D项正确;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排除A项;基督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排除B项;公元前7世纪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答案】D 【详解】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可知,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沟通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没有体现阿拉伯人自身的数学、文学或医学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世界文明成果辉煌灿烂,各具特点。其中,完整的代数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的《医学集成》和《医典》,都属于(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阿拉伯文明 D.华夏文明
【答案】C
【详解】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因此属于阿拉伯文明,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4.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古印度人改造
B.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改造
C.古埃及人发明,古希腊人改造
D.古希腊人发明,古埃及人改造
【答案】B
【详解】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B项正确;ACD项对题干图片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世界古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