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优选】八上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优选】八上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08:3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中国近代史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晚清高光时刻-向西方列强十一国宣战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载湉继大统,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再度训政。戊戌变法失败后,由于列强同情维新派,协助康、梁等变法主力逃往国外,强烈反对慈禧幽禁光绪于瀛台以便废黜,滋长了列强与慈禧之间的矛盾。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提示:初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结构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1、历史背景: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世纪末中国民间)
外国传教士传教
2、运动概况:
(1)发展:
义和拳 → 义和团
山东直隶→ 津京
(2)性质:
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口号:
扶清灭洋
义和团相关照片
材料研读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 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早,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揭帖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方式及目的。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主张通过武力反抗将列强赶出中国;主张保渣扶清。
反抗侵略
爱国精神
对清政府存有幻想
最终被清利用出卖
对现代文明的盲目排斥
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问题思考
义和团有哪些落后因素?这和它的最终命运有什么联系?
凡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杀。 戴西洋眼镜的,杀。
穿西装的,杀。 会说英语的,杀。
留过学的,杀。 和外国人做朋友的,杀。
家里有外国书籍的,杀。 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
他们甚至抵制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如: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电灯,砸。钟表,扔。火车,烧。
盲目排外和迷信色彩
最终导致其被中外联合反动势力剿杀!
2、运动概况:
(1)发展:
义和拳 → 义和团
山东直隶→ 津京
(2)性质:
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口号:
扶清灭洋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和迷信色彩。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灭洋”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教学视频: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影视片段
二、抗击八国联军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①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2)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3)时间:
1900年—1901年
日军绘八国联军
上排(由左至右)
意、奥、德、俄
下排(由左至右)
美、法、日、英
日军绘八国联军进攻中国
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排顺序:阅读教材,请后将下列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好,并简单说一下经过。
1900年西摩尔率2000联军进进犯
清军与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侵略军
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四处寻衅
北京失陷,八国联军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
慈禧西逃,下令绞杀义和团






2、抗击活动: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绘画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
清军炮阵地
炮台被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紫禁城
被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和城门
美军抢劫的白银
法军抢来的耕牛
坐在龙椅上的侵略者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3、结果:
失败
失败原因:
①主观因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②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并无耻请求列强“助剿”义和团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相关史事
1900年9月接任八国联军统帅的瓦德.西,后来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八国联军烧杀淫掠,犯下骇人听闻的累累暴行。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4、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901.9
2、国家:
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3、内容 危害
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人民,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中国在军事上失去自主权。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外交近代化,但又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问题思考: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滑政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相关史事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 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像
4、影响: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
(1840—184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视频:清末新政-清政府给自己掘墓
夯实基础
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鸦片战争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的“1900年”和“大刀和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情景。C项正确;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排除A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1856——1864年,排除B项;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2.“扶清灭洋”口号及“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反映了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
A.清政府 B.外国侵略者 C.慈禧太后 D.满洲贵族
【答案】B
【详解】“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针对的是帝国主义,B项正确;ACD项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3.抓住关键词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某位同学用“赔款、划定、拆毁、严禁、允许”这五个词来帮助记忆某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辛丑条约》的内容包括:赔款4.5亿两白银;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项正确;《马关条约》的内容包括: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设厂等,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内容有:割地、赔款,排除B项;《天津条约》的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4.《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详解】由“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保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割让土地,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列强对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
中国近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