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中国近代史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日本侵略中国的准备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西安事变。
学习提示:理解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知识结构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三、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
(1)日本:
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②日本在日俄战争获胜,侵略势力进入东北;
(根本原因)
③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摆脱经济政治困境。
(现实原因)
(2)中国:
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
(可乘之机)
(3)国际:
西方各国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事变概况:
(1)时间:
1931.9.18
(2)爆发:
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袭击东北军、炮轰沈阳城。
(3)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扩大侵略:
①日本相继占据东北三省;
3、扩大侵略:
②1932年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溥仪像
伪满洲国旗帜
3、扩大侵略:
③屠杀,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本加紧抢掠中国物资
奴化教育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4、抗日怒潮:
抗日义勇军、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军抗击侵略
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赵一曼
教学视频:《抗战》之抗联领袖杨靖宇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①1933.1,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②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各界态度:
(1)国民政府:
不抵抗政策
(2)国民党爱国将领:
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收复多伦…
长城抗战
山海关抗战
吉鸿昌率同盟军收复多伦
(3)中国共产党:
①《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教学视频:一二·九运动爆发
(4)爱国学生:
发动一二·九运动
①时间:
1935.12.9
②领导:
中国共产党
③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性质:
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⑤影响:
三、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
1、背景:
(1)日本:
扩大侵略,制造华北危机。
(2)中国: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中共制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一二·九运动
张、杨“围剿”→要求联共抗日
蒋介石与张学良
张学良
杨虎城
2、事变概况:
(1)时间:
1936.12.12
(2)经过: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教学视频:影视中的西安事变场景
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
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
日本:挑拨中国打内战,自相残杀吧!
英美:中国被日本占领将影响在华的利益还!要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结果:
和平解决
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
中共的态度:
局势动荡,倘若处死蒋死,中国必纷争四起、群雄割据,使日本有机可乘,有利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所以,蒋不可杀。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3、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夯实基础
1.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指的是日本关东军策划的“柳条湖事件”,“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策划“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这就是“九一八事变”,A项正确;华北事变是在日军占领东北后,将侵略势力伸入华北地区,企图将华北变成另一个伪满洲国,排除B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排除C项;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是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的兵谏,排除D项。故选A项。
夯实基础
2.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当时清华大学的学生蒋南翔振臂发出这样的呼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激起了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运动,此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反饥饿反内战游行
【答案】C 【详解】根据“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中共领导了一二九运动,C项正确;五四运动、抵制日货和提倡国货运动是在日本侵华之前,排除AB项;反饥饿反内战游行是在日本侵华失败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3.1936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报道:“少帅14天前作为‘赎金’提出南京政府立即对日宣战的公开要求,已引起千百万中国人的共鸣。”报道所描述的事件( )
A.成为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B.成为扭转当时政局的关键
C.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答案】B【详解】通过题干“1936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报道”与“少帅14天前作为‘赎金’提出南京政府立即对日宣战的公开要求”,可以分析出这个事件指的是西安事变,结合所学知识,西安事变成为扭转当时政局的关键,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排除A项;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排除C项;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的是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排除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4.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取得了抗战胜利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顾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排除A项;取得抗战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底,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排除D项。故选B项。
中国近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