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D.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行路难,乐府古题,唐代诗人李白曾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我们还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曲中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C.《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夜雨寄北》《无题》,体裁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蹈生,唐代诗人。
3.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C.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嵌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下面理解性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现对个人身世和时代变化的悲叹和感慨的诗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九度闻”。
B.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通过想象表现了他对妻子无尽思念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谭嗣同《潼关》将水、山写活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入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5.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
B.《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抒发了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D.谭嗣同的《潼关》诗中的山与水充满动感与活力,全诗洋溢着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6.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者 ,字 ,号 , (朝代)诗人。
(2)《潼关》作者 ,字 ,号 , (朝代)维新 家、 家,戊戌变法“ ”之一。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不自哀 ;
(2)戍 轮台;
(3)夜阑 ;
(4)犹嫌 束;
(5)潼 关。
9. 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千里共婢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10.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两个诗句是: , 。
1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僵卧孤村不自哀 僵卧: 。
(2)尚思为国戍轮台 尚: 戍轮台: 。
(3)夜阑卧听风吹雨 夜阑: 风吹雨: 。
(4)铁马冰河入梦来 铁马: 冰河: 。
(5)终古高云簇此城终 古: 簇: 城: 。
(6)河流大野犹嫌束 河: 。
(7)山入潼关不解平 不解平: 。
12.诗文组向大家分享了借古诗文取笔名的方法。请从下面两首作品中任选一首,仿照示例,为自己取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笔名,并说明理由。( )
A.《秋词(其一)》(刘禹锡) B.《诫子书》(诸葛亮)
示例:“冰心”,源于《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意在表明自己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决心。
我的笔名: ,理由:
三、语言表达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①僵卧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戍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③夜阑
1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16.诗中的“涨”字用得好,请体会“涨”字的妙处?
17.诗歌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小语同学要参加诗歌朗诵比赛,他选定的篇目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请根据诗歌主
题和知识卡片为他选择一种乐器配乐,并说明理由。
知识卡片①唢呐:音色明亮粗犷。 ②大鼓:音色雄壮有力。 ③长箫:音色柔和细腻。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句意为: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根据句意“簇此城”“马蹄声”中间不能停顿,该句断句应该为: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故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夜雨寄北》是七言绝句,《无题》是律诗。
故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正确默写。C项中“嵌”应为“勒”。
4.【答案】A
【解析】A.《江南逢李龟年》中发出了个人与时代的悲叹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故答案为:A。
5.【答案】A
【解析】A:后两句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间接抒情。
故答案为:A。
6.【答案】B
【解析】B:“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故答案为:B
7.【答案】(1)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2)谭嗣同;复生;壮飞;清末;政治;思想;六君子。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等。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 潼关 》,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故答案为:(1) 陆游 ; 务观; 放翁 ; 南宋;(2) 谭嗣同 ; 复生 ; 壮飞 ; 清末 ; 政治 ; 思想 ; 六君子 。
8.【答案】(1)āi
(2)shù
(3)lán
(4)xián
(5)tóng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āi “是汉字“哀”的拼音;”shù” 是汉字“戍”的拼音;”lán” 是汉字“阑”的拼音;”xián ”是汉字“嫌”的拼音;tóng 是汉字“潼”的拼音。
故答案为: (1) āi ;(2) shù ;(3) lán ;(4) xián; (5) tóng
9.【答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人长久
【解析】本题要注意“庇”“俱”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0.【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本题要注意“疑”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1.【答案】(1)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2)还,仍然;指守卫边关
(3)夜将尽;风雨交加
(4)披着铁甲的战马;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5)久远;簇拥;指潼关
(6)指黄河
(7)形容山势高耸
【解析】(1) 句意为: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2) 句意为: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尚:还。成轮台:成守边疆。
(3) 句意为: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夜阑:夜残,夜将尽时。风吹雨:风雨交加。
(4) 句意为: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冰封的河流。
(5) 句意为: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终古:自古以来。簇:丛聚。城:指潼关。
(6) 句意为: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河:黄河。
(7) 句意为: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平坦。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故答案为:(1) 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2) 还,仍然 ; 指守卫边关 ;(3) 夜将尽 ; 风雨交加; (4) 披着铁甲的战马 ; 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5) 久远 ; 簇拥 ; 指潼关; (6) 指黄河 ;(7) 形容山势高耸
12.【答案】示例一:“碧霄”,;源于《秋词(其一)》中的“便引诗情到碧霄”,意在表明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示例二:“致远”,源于《诫子书》中的“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在表明要在内心的平和与专注中不断超越自我。
【解析】取名选自诗句,仿照例句格式,言之合理即可。
A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翻译为: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展现出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给读者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可以取名为“排云”或者“碧霄”,体现积极乐观的态度。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的《诫子书》。翻译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诗人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可以取名为“淡宁”,即淡泊宁静的意思。或者取名为“致远”,即淡泊名利,内心宁静,追求远大志向的意思。
故答案为:示例一:“碧霄”,源于《秋词(其一)》中的“便引诗情到碧霄”,意在表明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示例二:“致远”,源于《诫子书》中的“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在表明要在内心的平和与专注中不断超越自我。
13.【答案】①挺直躺着,形容年迈,行动不灵便。②防守,守卫边疆。③夜深。
【解析】【分析】熟读诗歌,理解诗句,关注注释,理解记忆。
14.【答案】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反复诵读,理解句意,根据语感、内容或结构划分节奏。注意不要把表示完整语意的词语断开。
【答案】15.D
16.“涨”字富于动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苦。
17.运用了融情于景(或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急切思归的思想感情。
【解析】
⑴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和分析。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①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②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③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④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⑵本题考查古诗炼字。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⑶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15.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最后两句是虚写,是想象与妻子团聚的景象。
故答案为:D。
16.本题考查古诗炼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意思: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深重。据此作答,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涨”字富于动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苦。
17.本题考查古诗写作手法和情感。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眼前的景色,而“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想象的景色,时空往复对照,虚实相生。 所以是虚实结合,融情于景。
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显然是想象相逢后彻夜畅谈的景象,不说思念,只说相见的欢乐,更显得思念情深。这是想象的情景,故应是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思亲之情。
故答案为: 运用了融情于景(或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急切思归的思想感情。
18.【答案】长箫。《夜雨寄北》表达的是诗人离乡后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思念,而长箫的音色柔和细腻,恰能传递出这种孤寂和思念的情感。
【解析】 《夜雨寄北》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复信。此诗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长箫音色柔和细腻,能更好的传递出作者的孤寂和思念。 唢呐音色明亮粗犷。大鼓音色雄壮有力。唢呐和大鼓不能恰当的传递出作者的情思和孤寂。
故答案为:长箫。《夜雨寄北》表达的是诗人离乡后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思念,而长箫的音色柔和细腻,恰能传递出这种孤寂和思念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