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诫子书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下车引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B.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C.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学而笃志
D.三人行 三十而立
3.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g) 挑逗(tiǎo dòu) 啜泣(zhuì) 屡次(lǚ)
B.伶仃(lín dīng) 枯槐(huái) 绽开(zhàn) 酒酿(liǎng)
C.嶙峋(lín) 伫立(zhù) 峭壁(qiào) 痴想(chī)
D.琼浆(qióng) 沉淀(dìn) 目眩(xuàn) 小憩(qī)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5.下列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B.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C.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卒而笃志
D.三人行 三足鼎立
6.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操守,品德。 驰:懈怠,放松。
B.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宁静: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C.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穷庐:旧房子。
D.淫:改变。 慢:懈怠。 险躁:轻薄浮躁。
二、填空题
7.家书之人
这封家书的作者是 (181—234),字 ,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这是他写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国家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诫子书》,告诫儿子诸葛瞻要 、 。
8.填空。
(1)《诫子书》选自《 》。诸葛亮,字 ,三国时蜀汉杰出的 家、 家、散文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 》《诫子书》等。
(2) 《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 并包含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 。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 。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9.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 淫慢 遂成枯落 。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夫君子之行 夫:
夫学须静也 学:
年与时驰 驰:
遂成枯落 枯落:
11.预学。根据你的知识积累 ,将诸葛亮的生平资料补充完整。
诸葛亮(181-234),字 ,号 ,琅琊阳都人, 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 ,为其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其散文代表作有《诫子书》《 》等。诸葛亮于234年在五丈原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性人物。
12.预学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学无以广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
(4)遂成枯落
三、语言表达
13.成都市的武侯祠有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的才高睿智,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请研读这副对联,简述“千秋”二字在赞扬诸葛亮方面的作用。
14. 请你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你的理解,思考”静”的作用。
(温馨提示:先给下面的语段划分层次,再分类探究。)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佛家有言:”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昭德新编》有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朱子语类》里说:”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则心下愈明静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经·全篇》:”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
四、综合性学习
15.学习了《诫子书》一文后,班级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 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 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
(2)班级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五、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枝蔚①《示儿燕》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16.(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甲】【乙】两文标题中“诫”“示”最恰当的义项。
①诫
A.告诫 B.警告 C.警戒 D.戒备
②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17.(释句·析文)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18.(释词·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书 诫子书 惜书之甚
B.然 公欣然曰 然贫家止有此器
C.知 儿当知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为 可以为师矣 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
19.(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赏析: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20.(摘录·明理)下面是从两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 ”去做;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 ”;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 ”。
六、写作题
21.凭空想象不可取,纸上谈兵往往荒谬可笑,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写一些吧。(3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夫君子之行”中的“之”是结构助词,意思是“的”。
A.“学而时习之”中的“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的“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D.“下车引之”中的“之”,代词,指元方。
故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A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时”指时光、时间;“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时”指按时。
B .“静以修身”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表示凭借、依靠;“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以”表示凭借。
C .“非淡泊无以明志”和“博学而笃志”中的“志”都指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翻译为: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
“博学而笃志”翻译为: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
D .“三人行”几个人一起走。“三”表示虚指,几个;“三十而立”三十岁能有所成就。“三十”指年龄三十岁。
故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A.“迸溅(bìng)”应读作“迸溅(bèng)”,“啜泣(zhuì)”应读作“啜泣(chuò)”。
B .“伶仃(lín dīng)”应读作“伶仃(líng dīng)”,“酒酿(liǎng)”应读作“酒酿(niàng)”。
C .正确;
D .“沉淀(dìn)”应读作“沉淀(diàn)”,“小憩(qī)”应读作“小憩(qì)”。
故答案为:C
4.【答案】B
【解析】A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确实劝儿子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方面注重“淡泊”“宁静”,避免“淫慢”“险躁”,此分析正确。
B.“学须静也”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单纯指外在环境的安静。内心宁静才能专心学习,不是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此分析有误。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通过反面阐述,强调了不“淫慢”“险躁”,也就是要做到“淡泊”“宁静”,才能励精治性,此分析无误。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晰地表明了“淡泊”“宁静”对于明确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与志向密切相关,分析恰当。
故答案为:B
5.【答案】C
【解析】A .“年与时驰”的“时”指时光、时间;“学而时习之”的“时”指按时。两个“时”的意思不同。
B.“静以修身”的“以”表示凭借、依靠;“可以为师矣”的“以”表示凭借。两个“以”的意思不同。
C .“非淡泊无以明志”和“博学而笃志”的“志”都指志向,意思相同。
D .“三人行”的“三”表示虚指,几个;“三足鼎立”的“三”指具体的数字三。两个“三”的意思不同。
故答案为:C
6.【答案】B
【解析】A.“行”指行为、操守;“驰”指迅速逝去。
B .正确。
C .“致远”指实现远大目标;“穷庐”指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D .“淫”指放纵;“慢”指懈怠。
故答案为:B
7.【答案】诸葛亮;孔明;三国;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诫子书》作者诸葛亮的介绍以及这封家书的写作背景和目的。首先明确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他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封家书是在特定背景下写就的,由于诸葛亮为国家事务日夜操劳,无暇亲自教导儿子诸葛瞻,所以通过这封书信告诫儿子要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诫子书》的内涵和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与教诲。
故答案为:诸葛亮;孔明;三国;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8.【答案】(1)诸葛亮集;孔明;政治;军事;出师表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致、淫、躁
故答案为:诸葛亮集;孔明;政治;军事;出师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9.【答案】fú;yín;suì
【解析】“夫”作为句首发语词,读“fú”。“淫”读“yín”,注意不要读成“yíng”。“遂”读“suì”,注意其读音与“逐(zhú)”的区别。
故答案为:fú;yín;suì
10.【答案】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学习;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解析】①翻译为: 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②翻译为: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学,学习
③翻译为: 年华与岁月虚度。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翻译为: 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故答案为:①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② 学习
③ 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1.【答案】孔明;卧龙;三国;刘备;出师表;死而后已
【解析】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故答案为:
孔明;
卧龙;
三国;
刘备;
出师表;
死而后已;
12.【答案】(1)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增长才干。
(3)放纵懈怠。
(4)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解析】(1)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才:增长才干。
(3)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淫慢:放纵懈怠。
(4)遂成枯落:最终枯败零落。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故答案为:(1)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增长才干。
(3)放纵懈怠。
(4)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3.【答案】“千秋”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突出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
【解析】两表酬三顾,“两表”指的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这两篇表文是诸葛亮为了蜀汉国家大事而写的,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智慧。而“三顾”则是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象征着刘备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一对足千秋,“对”指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句话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和贡献的赞美,认为他的这一对策略足以名垂千古,流传千秋万代。突出强调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
故答案为:“千秋”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突出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
14.【答案】①”静”能让人达到远大的目标;②”静”能让人获得智慧;③”静”能让人想明白道理;④”静”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根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静”能让人达到远大的目标;根据“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可知“静”能让人获得智慧;根据“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则心下愈明静矣”可知“静”能让人想明白道理;根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可知“静”有利于身体健康。
故答案为:①“静”能让人达到远大的目标;②“静”能让人获得智慧;③“静”能让人想明白道理;④“静”有利于身体健康。
15.【答案】(1)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
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
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示例1)我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它告诫我们对他人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示例2)我喜欢第②条。
理由: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解析】(1)材料一写了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可见其历史悠久;材料二写了司马光和陆九韶的家规,从中可以看出家规的内容相似,均以家庭伦理为主;材料三以名言警句引出古代家规对家族、社会的巨大作用。按照字数要求,将上述要点整理概括即可。(2)第①条讲的是交友,第②条讲的是“未雨绸缪”。作答时,要根据要求先表明喜欢哪一条, 再谈理解和理由。谈理解时说出句子大意即可,说明理由时要结合句意来谈。
【答案】16.A;D
17.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
18.C
19.“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20.④;③;②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4)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读懂文言翻译,理解加点字含义,结合翻译及上下文,理解句子语气及表达的作者情感态度观点等。
(5)本题考查名句内涵。读懂题目要求,理解给到的四句名句含义,分析名句背后的具体内涵,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译文】
【甲】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自律、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的。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得失,心有杂念与纠结,就不会有明确坚定的志向;不能安静平和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身心宁静、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不断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莽撞草率、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困守在自家狭小的穷家破舍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乙】
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 过分的爱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事,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就譬如茶杯饭碗,明明知道是珍贵的古瓷器,本应当珍惜,但家里穷,只有这件器皿,难道忍着口渴和饥饿而不用它,把它珍藏起来吗?孩子你应当知道。
16.诫子书,翻译为:告诫儿子的书信。诫,告诫,对应A
示儿燕,翻译为:教导儿子燕。示,教导,对应D
故答案为:①A;②D
17.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淫、慢、励、险躁、治、遑、效”。淫,放纵。慢,懈怠,懒惰。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治,修养。遑:闲暇,空闲。效:效仿。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
18.A翻译为:告诫儿子的书信。书,书信
翻译为:过分的爱惜书本。书,书本
B翻译为:太傅高兴地说。然,......的样子
翻译为:但家里穷,只有这件器皿。然,然而,但是
C翻译为:孩子你应当知道。知,知道
翻译为:知道某事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知,知道
D翻译为: 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为,凭借
翻译为: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事。为,做
故答案为:C
19.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翻译为: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 过分的爱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这句话是强调初读古书时千万不要过分爱惜书本,一旦过分爱惜就不会翻看书本,只会珍藏,这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了。这是作者对儿子的殷切教导。切莫:千万不要。读的时候语气坚定。
故答案为:“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20.①翻译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②翻译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要明确目标。
③翻译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不能松懈浮躁。
④ 强调读书多圈画,不要过分爱惜书本,务实求知。
故答案为:④、③、②
21.【答案】略
【解析】此次作文属于材料,首先,我们要先审题,依据给出的材料选定题目,比如:《实践出真知》首先以“凭空想象不可取,纸上谈兵往往荒谬可笑,”实例,再以"实践出真知"引出自己参加了某实践活动,实践的过程(具体写写自己怎样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事例) ,点明自己的收获(参考思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实践,就能透彻地认识一个事物和明白一个道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