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王晓群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①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承接了前一节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后面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②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 高一学生处于认知水平从形象向抽象过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转折期;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进取心,富有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打倒孔家店”口号来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和科学。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导入新课使用视频。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记录片。通过这段纪录片视频,创设了特定的历史情境,以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从视频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这段录象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缺陷,初步感知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并利用录象中的最后一句话“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来点题,引出本课的课题。
(2)图片教学。在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时,课件展示几则图片,??通过这些图片使学生对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有直观的感受。
(3)史料教学。探究新文化运动评价时,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和局限?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从而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导入
播放一段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视频
观看视频,围绕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视频
讲授
展示有关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图片
观看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
图片
探究
展示有关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史料
阅读分析史料,自主并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史学材料
评价
当堂针对练习和评价量规
当堂完成、自我评价课堂效果
题组、评价量规表
课后拓展
提供最新史学研究成果:近年来,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激进地“全盘反传统”,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妨碍了“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现代化不能顺利实现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同学们用论文的形式简单阐述。字数在500字左右。
?
学生课后完成
1、引导学生关注史学研究新动态。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要有自己独立而又合理的见解。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的突出特点引入了大量的史料,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但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史料很多,要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引入,要突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却不可面面俱到。
课件18张PPT。第22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必修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启蒙与救国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标要求】(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偶然与必然——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直击民国初年的中国看视频,请你从中概括民国初年中国的社会现状。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偶然与必然——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直击民国初年的中国“新”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
封建迷信思想依旧
帝制复辟现象的存在破旧与立新——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呢?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敬告青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问题探究破旧与立新——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破旧与立新——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礼教,……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
材料二:“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封建文化的象征,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精神支柱。问题探究破旧与立新——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各抒已见】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破旧与立新——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破旧与立新——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现象五: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现象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现象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现象四: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启蒙与救国——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性质:是 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积极: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
(1)在政治和思想上打击了专制主义;
(2)动摇了 统治地位;
(3)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的思想觉醒;
(4)加速了 的传播;
(5)推动了 的发生。
(6)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启蒙与救国——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3、局限(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2)主要局限在知识界,没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启蒙与救国——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世纪的曙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一个人物?两个事件?三种方式?李大钊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发表文章;创办刊物;建立社团组织课堂小结:《新青年》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三个词语以“启蒙与救国”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00字左右。课堂小结:救国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