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发展 章末提升训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发展 章末提升训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4 08: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发展 章末提升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等建筑物,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植柳谷坊等,其中植柳谷坊是用柳条做材料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近几年来,在我国松嫩平原的沟壑治理中,大量应用了植柳谷坊,取得了较好的治沟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图为植柳谷坊横断面布设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石谷坊相比,松嫩平原植柳谷坊(  )
A.技术更复杂 B.建设费用高 C.可就地取材 D.当地难推广
2.适宜建柳谷坊沟道条件是(  )
A.石质沟床 B.沟谷比降大 C.集水面积大 D.常流水沟谷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指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徐州煤炭资源开采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徐州陆续关闭了部分煤矿,并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土地填充和修复再利用,成为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下图为徐州某矿区2005—2020年GPP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区域开始大量关闭煤矿并进行生态修复的年份最可能是(  )
A.2007年 B.2011年 C.2015年 D.2020年
4.提高采煤塌陷区GPP的合理措施是将矿区用地转化为(  )
A.农业用地和湿地 B.住宅用地和林地
C.交通用地和草地 D.工业用地和水域
5.立足产业和时代发展背景,徐州经济转型早期应重点发展产业是(  )
A.医疗保健 B.钢铁化工 C.数字经济 D.机械制造
定边机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机场周边区域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土壤侵蚀严重,机场建设过程中对下垫面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壤侵蚀,采用自然恢复加合理的人工干预能有效保护生态。下表示意定边机场飞行区和取土场土壤侵蚀的自然恢复效果预估。完成下面小题。
施工区域 飞行区 取土场
占地面积/公顷 144.25 33.75
施工时间/年 2.5 2
预估土壤侵蚀速度/ (吨·千米-2·年-1) 第1年 4569 24225
第 2 年 4031 19950
第 3 年 3494 17100
第 4 年 2956 14250
第5年 2258 9975
6.自然状态下,定边机场周边的土壤侵蚀中 (  )
A.风蚀在冬季最强 B.流水侵蚀在夏季最强
C.冻融在冬季最强 D.温差风化在夏季最强
7.与飞行区相比,取土场土壤侵蚀总量大,主要因为 (  )
A.占地面积大 B.施工时间长 C.侵蚀强度大 D.自然恢复慢
8.为缓解施工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跑道内布设排水沟 ②外围设立挡沙墙
③开挖土方及时回填 ④营造高密度防风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全境大部分是低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80%的国土被世界第四大沙漠—卡拉库姆沙漠覆盖,国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硫磺等矿产资源,目前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国内河流、湖泊稀少;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为主,牲畜数量连年增多;只有在河流附近有绿洲,以种植棉花为主,并且是土库曼斯坦最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区。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区域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9.土库曼斯坦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拉尼娜影响 B.过度放牧 C.气候变暖 D.城镇建设
10.针对土库曼斯坦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问题 , 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退牧还林
C.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草地
D.禁止一切经济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11.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毁林开荒 B.修筑梯田
C.降雨集中 D.黄土结构疏松
12.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题。
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13. 新疆和田地区自然条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灾害多发,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沙进人退的形势日趋严峻,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治和田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是(  )
A.城镇居民生活使用液化天然气
B.兴建水利工程,拦蓄河流上游来水
C.扩大河流上游地区农业生产规模
D.大量砍伐树木,减少植物蒸腾作用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靠近主城区、人口集聚的乡镇被改为城市街道,以进一步提升区域城镇化 水平。近年来,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部分城市人口规模减小,如有“ 中国林都 ”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2023 年初推动外围城区的部分街道改为乡镇,即“撤街设镇 ”。
14.近年来,伊春市人口主要流向
A.乡村 B.小城镇 C.郊区 D.大城市
15.伊春市推动外围城区“撤街设镇 ”的主要目的是
①收缩主城区规模,减少城市的管理成本 ②引导资金向主城区集中,提高城市等级
③控制主城区人口数量,降低商品房价格 ④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伊春市今后城市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①因地制宜,发展森林食品等相关产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人才回流
③发展高架、地铁等立体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④紧凑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宁夏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当地采用“上膜下秸”技术,即在土地的表面铺设地膜,将切碎的秸秆翻埋至地下30-40厘米深处,形成秸秆隔层。完成下面小题。
17.银川平原盐碱化较严重的原因有(  )
①地势较高 ②气候干旱 ③引水灌溉 ④种植耐盐碱作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关于“上膜下秸”治理盐碱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秸秆的作用主要是隔盐 B.地膜的作用主要是遮挡雨水
C.地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温 D.秸秆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养分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90年代,我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乌梁素海,由于河套平原农田灌溉退水的排入,导致水质恶化,湖内芦苇疯长、倒伏,覆盖大部分水面。周围矿山也因采矿而变得千疮百孔。从2018年开始,当地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多要素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湖区内源污染物沉积、湖区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实施了湖底淤泥清除、水道疏浚、生态补水等工程,同时适度收割湖区芦苇并发展芦苇编织等产业。下图为乌梁素海流域与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示意。
(1)指出乌梁素海在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中发挥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2)简述适度收割并利用芦苇对当地的意义。
(3)针对乌梁素海的污染问题,试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简述流域内除湖区外的任意一区域的治理措施。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尘天气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浮尘天气是指大量沙尘持久滞空地表的现象,分为热力浮尘天气(地表热对流驱动)和动力浮尘天气(风力驱动,在沙尘暴天气发生后出现)两种类型。其中热力浮尘天气在20:00—次日08:00发生,主要集中于夜间,需要风速小于6.0m/s,且发生前三天多为晴天或无沙尘天气。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热力浮尘天气、动力浮尘天气出现频率的月变化。
(1)描述塔克拉玛干沙漠热力浮尘天气和动力浮尘天气出现频率的月变化特征。
(2)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孕育浮尘天气的自然条件。
(3)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热力浮尘天气主要在夜间发生,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苜蓿、棉花、瓜果、金属矿产而著称。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这使费尔干纳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制作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费尔干纳盆地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毛、肉两用为主,养羊业发达。该地葡萄种植业也发达,当地农民经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取得了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的原因。
(2)简述该盆地中部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
(3)分析该盆地适宜大量种植苜蓿的原因。
(4)分析葡萄园里种植紫花苜蓿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中段西坡。从建国初期开始,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 素有“ 中国森林工业之都 ”的美誉。但随着森林不断被采伐,林木蓄积量减少的非常快,牙克石市成为资 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持续升温,牙克石市依靠“林海雪原 ”,大力推介冰雪旅游,将“冰 天雪地 ”变成了“金山银山 ”,走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下图示意牙克石市的地理位置及地 形分布。
(1)分析建国初期牙克石市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阐述该市产业转型不及时可能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牙克石市资源枯竭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
材料二:下表为鄂尔多斯市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数据。
能源类型 煤炭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各类能源占比(%) 90.13% 690% 2.97%
注: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材料三: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实现能源的绿色变革。截至2021年7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完工,该项目上层空间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用于发电,地面用于农林业种植,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下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及光伏发电站景观图。
(1)简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
(2)绘制2020年鄂尔多斯市能源消费结构饼状统计图,并概括其特点。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说明鄂尔多斯市推进能源绿色变革的积极作用。
(4)分析鄂尔多斯光伏发电站地面用于农林业种植的可行性。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答案】3.B
4.A
5.D
【答案】6.B
7.C
8.C
【答案】9.B
10.A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A
【答案】14.D
15.D
16.C
【答案】17.C
18.A
19.【答案】(1)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侵入:涵养水源,滞洪补枯,调节黄河下游水沙关系:净化水质,减少河套灌区对黄河下游水质的影响;调节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改善区域温湿状况:为多种珍稀动植物提供繁衍和生存空间,维护生物多样性。
(2)生态意义:减少(因芦苇倒伏产生的)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湖中芦苇种群的密度,增加生物多样性;保证芦苇来年的正常生长,发挥其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和降低风速的作用。社会经济意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湖区治理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3)①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该区位于流域上游,应植树种草,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黄河含沙量。②河套灌区农田综合治理区:该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应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改善入湖水质;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保证湖区水量稳定,增强湖区自净能力。③湖区周围(环乌梁素海生态保护带、乌梁素海水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控污减排,从源头治理,减少排入干渠的污染物。④阿拉奔草原保护修复区:开展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程,防治草原荒漠化,增强草原对乌梁素海的水源涵养、净化和补给水源的能力,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量:防风固沙。⑤周围山区(乌拉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开展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工程,实施土地复垦:植树造林,提高山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减少入湖污染物和泥沙量。
20.【答案】(1)热力浮尘天气存续时间较短,仅出现在5-9月,极值差异极大,最大值出现在6月;动力浮尘天气全年均可发生,极值差异较小,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
(2)深居内陆沙漠区(干旱区),全年气候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冬半年受亚洲高压影响,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风力强劲;冬冷夏热,且昼夜温差大,易引起局地大气运动;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干燥松散,易扬沙尘;河流发育少,地表植被稀疏.防风固沙作用弱等。
(3)白天,地面被太阳辐射加热,产生较强的热对流,导致沙尘被卷入上升的热气流中;而夜间地表冷却,对流运动减弱,上升气流减少,沙尘更容易在较低的大气层沉降。
21.【答案】(1)费尔干纳盆地棉花、瓜果、金属矿产等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费量大,商品率低;现代交通运输线路数量少,交通不便,且易受大雪等灾害的影响,农产品外运不便。
(2)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升更高;气候干旱,蒸发大,地下水通过土壤空隙被大量蒸发,盐分滞留地表,地表盐分不断累积。
(3)该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足,适宜苜蓿生长;盆地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苜蓿可以改良土壤;该地区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耗量大,且适合发展畜牧业,紫花苜蓿为优质牧草。
(4)该地气候干旱,紫花苜蓿可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紫花苜蓿归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沙侵蚀,防止土地荒漠化。
22.【答案】(1)降水量丰富;地势落差较大,适宜生长的树木种类较多;森林采伐伊始,蓄积多。
(2)林业萎缩,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伴随着生态破坏,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人员外流。
(3)借助冰雪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延长产业链,发展林木深加 工等。
23.【答案】(1)降水量多小于400mm,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冬春季多大风;植被稀少;土壤易受侵蚀,土地容易退化。
(2)2020年鄂尔多斯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比重高
(3)挖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4)光伏发电板遮挡光照,蒸发减弱,土壤湿度增加;光伏发电板降低近地面风速,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光伏发电板降低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