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杨洪娥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邮件
单位
莱芜市第十七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航路的开辟
一、教材分析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本节内容作为本专题的第一节内容,奠定了整个专题的基础,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人类历史走向整体。因此本节在本册书中具出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有一定能力,思维较为活跃,情感丰富、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正由于才是高一,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尚不足。因此,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态度,采用史料解读,合作讨论等方法以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包括: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条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活动;“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能 力要求:(1)培养再认、再现有关新航路开辟问题基本史实的能力。(2)?综合、全面地探索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条件。(3)辩证地认识和评价航海家所表现出 来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以及唯利是图、残酷掠夺殖民地人民的两重性。(4)提供一些教材以外历史资料,培养阅读、理解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价格革命、殖民掠夺等历史事实,认识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2)通过对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的了解,发展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3)对比当今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角度,体会中西追求梦想的不同道路,认识中国的和平崛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本课的设计中准备使用视频、多媒体、投影、微课程、思维导图、音频等信息技术。
????视频用于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引起关注,导入学习;多媒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微课程用于中间环节有利于衔接过渡,便于突破难点,同时引起兴趣;思维导图用于小结,直观形象便于记忆知识点;最后用音频结束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情景导入
参观求职简历:哥伦布生平介绍。
导入语: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是因为梦想成就了非凡的成就。15世纪西欧的梦想家哥伦布,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坚持奔走二十多年,终于在1491年获得西班牙王室支持,踏上了追寻梦想的航海之旅。在众多质疑声中起航的他们,在茫茫大海的前方将会迎来什么?我们一起来看航海之旅。(板书课题)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视频欧洲人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_标清_clip(1)(1).wmv
环节一:自主学习
介绍: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情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2页内容及23页历史纵横,完成题目,并在课本上做简单标注。
?
自读课文并作标记,组内交流,疑难问题小组合作。
多媒体
成果展示
给出问题;展示地图、文字等史料
分组展示问题答案
投影
教师评价
结合成果展示予以归纳,评价各组成果
整理结论
量表CgAAdlZKkR-AHpyTAACSAL59h3w188.doc
环节二:自主学习
过渡:一起来体验航海家的航海之旅
1、小组交流微课程学习成果;2、明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观看视频
微课程微课.rar
环节三: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1、出示相关史料;2、合作探究,正确认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及人类文明进程,依据地图分析世界市场开始形成;3、通过学生探究、教师点评重点突破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史料分析、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多媒体、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知识点完成思维导图
回答
思维导图、多媒体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运用了视频、多媒体、微课程、投影、思维导图等多种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微课程技术,对航海过程的讲解更详细,有别于以往单纯描述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情境导入环节,利用视频导入,形象直观的感受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课件22张PPT。 第五课
新航路的开辟莱芜十七中 杨洪娥 梦想家哥伦布的求职简历哥伦布男1451意大利基督教纺织匠航海家 25岁前是文盲,后自学掌握了至
少4门语言 《马可.波罗行记》以上所填情况均属实 。
克里斯托弗 · 哥伦布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欧洲的东方梦--背景(原因、条件)
二、航海之旅--过程
三、让世界会合--影响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读材料及课本22页:小组合作,分析开辟通往东方
新航路的原因?一、欧洲的东方梦:原因、条件?物质技术条件:造船、航海技术、地理知识等?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分析原因:(见学案【巩固单】2.[2014大纲全国·20])看图,结合课本23页历史纵横:小组合作,分析开辟
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条件?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和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经济根源:
社会原因:
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 贵金属短缺,欧洲掀起“寻金热”造船、地理知识、航海技术的进步必要性可能性传播天主教的需要条件:西、葡王室的支持
二、航海之旅:过程亚非拉欧洲世界商人、资本家封建主下层民众三、让世界会合:影响角色体验:新航路开辟后“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角色一:假如你是西欧大商人
角色二:假如你是西欧原来非常有钱的大地主
角色三:假如你是欧洲下层民众
角色四:假如你是美洲印第安人材料: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金银持续贬值
商品价格急升价格革命易混提示“价格革命”与“商业革命” (1)商品种类增多。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传到欧亚大陆,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2)商贸中心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衰落了,大西洋沿岸城市开始逐渐占据海上的贸易中心地位。
(3)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价格革命”与“商业革命”易混提示商业革命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对世界: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对欧洲: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对亚非拉:①带来深重灾难。
②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推动当地的发展。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新航路开辟”而引发的国家竞争与合作,拉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幕!
以史为鉴 历史的天平曾为我们的辉煌而倾斜,但在航海时代的恢弘旋律中,华夏文明却在对皇权的颂歌中喑(yin)哑。
历史再一次验证,因为我们错失了海洋向人类发出的那次邀请,我们付出了遭受战火与鲜血洗礼的代价!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期望历史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背影!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 2015年3月28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 中国经济网郑汉星制图 创造机遇,和平崛起 开辟新航路 背景条件原因 过程 影 响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对世界对欧洲对亚非拉经济社会商业宗教小结 :1、[2014天津·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2、[2011大纲全国·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出现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开辟了新航路高考在线BC
用多元史观解读理解“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参考学案【活动单】3)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 美洲— 侵犯 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B、 欧洲— 文明相遇 美洲— 发现 全球史观— 侵犯
C、 欧洲— 侵犯 美洲— 发现 全球史观— 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 美洲— 文明相遇 全球史观— 侵犯
A高考动态课后探究:见学案【反思单】 谢谢! 世界那么大,你想不想去看看?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加倍努力,别让你的人生,停在原地打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