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九上 第11课 古代日本 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课堂】九上 第11课 古代日本 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10: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世界历史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视频:日本国名的由来
一 6世纪前的日本
1、起源记载
《史记》记载,秦始皇时期派遣徐福东渡出海采仙药,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促成了 “弥生文化”的诞生,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2、小国与统一
(1)小国:
1-2世纪 日本出现100多个小国
(2)统一: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汉书 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 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大和政权的统治概况
①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②依靠贵族统治
③部民制(部民近似奴隶)
部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被征服氏族集体变为部民,这种部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如田部、舂米部、海部等;其次是本族的罪犯被贬为部民。
视频:大和统一日本
知识链接:
日本古代史
早期文明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250年—593年)
(前300年—250年)
飞鸟、奈良、平安时代
(593年—1185年)
倭奴、大和出现
改称天皇
大化改新、天皇掌握实权
幕府执政时代
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
(1336年—1573年)
(1185年—1333年)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
(1603年—1867年)
南北朝
战国
二 大化改新
材料一: 7世纪中叶,日本处仍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大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朝廷出现统治危机…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材料三:《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1、改革的背景
(1)内因: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2)外因:
①中国隋唐国力强盛、制度先进;
②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2、开始时间:
646年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入鹿
3、前提:
孝德天皇
4、学习对象:
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5、主要内容:
(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唐朝三省六部制
日本二官八省制
5、主要内容:
(2)经济上: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成为公地、公民;
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
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统一赋税。
6、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7、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也开启了日本的唐化时代
日本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仿效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进入封建社会。
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的片假名(楷书偏旁),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留学僧空海大师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了平假名(草书)。也学习了唐朝的围棋。
日本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形成独特的“茶道”。
日本学习唐朝的服饰,形成独特服饰“和服”。
风俗习惯上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乞巧节,重阳节登高都是从唐朝传入。
日本遣唐使船
唐风洋溢奈良城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唐朝仕女图
日本和服
端午节悬挂的鲤鱼旗
茶道
日本的铜钱
和同开宝(始铸于708年)
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集团:
(1)背景:
(2)形成:
豪强为保护庄园→组成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武士”→武士团
①经济: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形成庄园;
②政治: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形成。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日本全副武装武士(左边的身穿红色盔甲,是武将常见的穿着;右边的武将身上穿着单片护胸盔甲,配带长刀)
2、幕府统治:
(1)时间:
(2)事件:
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12世纪开始
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特点:
①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
②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③逐渐形成武士道(效忠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主公) 。
视频:日本幕府统治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