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世界历史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大宪章》
(1)颁布时间:
1215年
(2)主要内容:
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
(3)积极影响:
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原则
失地王约翰
《大宪章》的签署
2、议会制度
(1)形成时间:
13世纪末
(2)组成:
上议院+下议院
(3)权利:
掌握征税权
上议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主要由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组成,又称平民院。
伊丽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其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
视频: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统治
3、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1)开始时间:
17世纪初
(2)君主:
詹姆士一世
(3)推崇理论:
君权神授
(4)矛盾:
议会与王权对立(征税问题)
詹姆士一世像
苏格兰军队
英格兰
苏格兰
二 革命的发生
1、时间:
1640—1688年
3、原因: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
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领导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查理一世
4、过程:
(1)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顶着王军火力前进的议会军火枪手
议会军向王军发射火炮
马斯顿荒原战役-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2)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3)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处死查理一世场景
克伦威尔
(4)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护国主”);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克伦威尔(1599 -1658)在内战中成为议会军的统帅,为打败王军立下赫赫战功,有很高的声望,内战结束后自然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他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5) 1660年英国恢复君主制(反攻倒算);
(6)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庆祝查理二世复辟
詹姆士二世
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邀请其女儿和女婿到英国共同执政。
视频:光荣革命
民主
专制
内战爆发
1640
处死查理一世
1649
克伦威尔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
光荣革命
1688
革命过程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5、意义:
(1)对英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基础;
(2)对世界:
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期。
三 《权利法案》
1、概况
(1)颁布时间:
16世纪末
(2)制定机构:
英国议会
限制国王权力
(3)目的:
(4)内容:
①重申国民、议会权利;
②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
③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权利法案》节选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
施之僧越权力,属非法行为。
第三条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
同类指令与法庭,皆属非法而有害。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
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属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2、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安妮女王
乔治一世
乔治二世
乔治三世
维多利亚一世
威廉、玛丽无嗣,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防止天主教教徒继位,玛丽妹妹安妮继位。
德意志人,母语为德语,不会英语,也不想学,朝政由财务大臣处理,行政权转移到内阁和首相。
一生热爱军事,战争狂人,长期忙于欧洲大陆战争。
参与战争、见证工业革命,承认美国独立,精神失常。
年幼继位,内阁权利扩大,议会改革,两党制发展……→君主立宪制完善。
3、特点:
限制王权 议会至上 君主统而不治 人治到法治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制度
王权来源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方式
君主专制
宣扬“君权神授”
王权限制议会
国王
人治
君主立宪制
法律赋予
议会限制王权
议会
法治
权力制衡
议会下院
内阁(政府)
对议会集体负责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对议会负责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
两党制:辉格党与托利党→自由党与保守党
→保守党与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