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8课 百年锐于千载——自革命与立宪的互动中所见的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8课 百年锐于千载——自革命与立宪的互动中所见的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09: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18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结合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综合来看,在应用层面,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唯物史观评价革命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18课《辛亥革命》。本单元重点论述20世纪初清朝自救的失败,辛亥革命的爆发,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军阀混战,北洋政府的统治,民国社会的新气象以及新文化运动。本课主要论述1901年以来清朝自救的失败,革命的形成,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形势变化以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本课上承近代以来一系列救亡图存方法的失败,下启军阀混战中新的救亡力量的兴起。教师应引导学生厘清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的历史发展历程,聚焦革命形成的历史必然,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成果形成客观的、历史的评价。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个子目总体上呈时间顺序,第三子目在介绍辛亥革命的影响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评价。
三、学情分析
1、已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课内容与本课有一定相似性。初中教材主要阐释了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的内容、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一系列具体史实,学生已对基本史实有所认识,因此本课教学应注重回顾所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革命形成的必然性,形成利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合理评价辛亥革命。 2、想知:学生更愿意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3、未知:学生对革命派、立宪派、清廷以及逐渐形成的北洋实力派的发展与互动尚不清楚,对利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有所欠缺。
四、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初辛亥革命发生前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构建时空认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了解“百年锐于千载”的概念,理解辛亥革命在前后两个一百年中的首创意义,即结束帝制、建立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在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互动中理解革命的内涵与意义,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局限。认识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行动以及辛亥革命果实被夺取体现出的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在阅读、提取回忆录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回忆录类史料的价值与局限,了解使用回忆录的同时应利用官私多种类型的史料,互相参照比较,进行分析综合,辨析作者的主观判断成分或记忆混乱、疏漏的成分。(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在辨析古今、两岸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过程中理解唯物史观的部分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并能形成知识迁移,运用到对其他革命运动的评价中。(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确立依据】“依标托本”,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标要求和本课相关内容的初高中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等,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突破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及教材内容等确立教学难点,并尝试通过建构历史情境进行突破。
六、教学立意
综合教材与课表,在多方面搜罗史料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百年锐于千载——自革命与立宪的互动中所见的辛亥革命”这一主题。“百年锐于千载”语出孙中山:“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能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即从世界大势来看,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初之间的一百年,世界的变动或“进化”的加速度大大提升,总体的文明进化速度远超过去的千年历史。后来,国内辛亥革命史的大家章开沅先生将之进一步阐发为:“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形容同盟会成立以后这一百年的世界历史,因为20世纪的‘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等等,其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更远远超越了19世纪那一百年。”综合来看,站在今天以及世界的视角,近代历史波澜壮阔,短短百年间变化极大。而中国近代历史中,辛亥革命起到了两个百年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说拉开序幕的作用。自辛亥以后,救亡图存的社会环境基础与辛亥以前大不相同,而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运动也伴随着“革命”合法的传播而展开。辛亥革命无论是从时间意义还是历史意义上说,都是两个锐于千载的百年之间的一道分水岭。 革命与立宪的互动是本课设计的主要视角,革命的必然性和革命的形成是本课的重点,立宪运动也造成很大的声势,并与革命活动交错,产生许多互动,观察立宪派的活动以及立宪与革命的互相作用可以加深对辛亥革命爆发必然性、资产阶级性质革命兴起的理解。在革命的形成阶段,立宪派的部分主张如新军、新式学堂等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催生。辛亥革命爆发前,四川立宪派积极活动的保路运动实际上成为武昌首义的导火索,起义爆发后除广大革命党的起义活动外,立宪派积极联络各省大员响应独立也成为革命能够迅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重要一环。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讲授 【资源呈现】 【教师活动】 通过时间轴,概览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20世纪之间的大事,从社会性质的变化、各阶级的兴起等角度阐释近二百年世界历史的快速变化,引出在中国近代史中辛亥革命“拉开帷幕”的意义。 引导学生浏览时间轴,对本科所涉及的历史时间形成基本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时间轴,调动学生过去所学,通览本课所涉及的大事和历史形势,培育时空观念。 【一】在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上孙中山为何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梁启超为何支持立宪?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 中国今日,固号称专制君主国也,于此而欲易以共和立宪制,则必先以革命,然革命决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民主专制政体之所由起,必其始焉有一非常之豪杰,先假军队之力,以收揽一国之实权。然此际之新主治者,必非以此单纯之实力而能为功也。而自顾已所有之权利,以比诸他国神圣不可侵犯之君主,而觉其浅薄无根柢也,于是不得不求法律上之名义,即国民普通投票之选举是也。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905)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分析孙文与梁启超思想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革命与改良的不同。梁氏之语似是预言了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的统治、军阀混战、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党训政,但革命终究是历史的潮流,新的问题应在新的历史基础上解决,而非在旧的框架中防备新的问题。 【教师活动】 展示1905年以来相对更为重要的革命组织建立史实,引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以及三民主义。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革命派与立宪派领袖的论述,培养学生联系前后知识、理解作者主张的能力,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进而深入理解革命的意义;通过了解革命组织建立到同盟会成立的基本史实,认识革命先辈的长期努力。 【二】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民”有无先后之分?孙中山与梁启超论述的共同点体现了什么?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1905) 虽然,近二百年来,所谓优胜人种者,其灭国之手段,略见一斑矣。莽莽五洲,被灭之国,大小无虑百数十…由是观之,安睹所谓文明者耶?安睹所谓公法者耶?安睹所谓爱人如己、视敌如友者耶?西哲有言,“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 ——梁启超《灭国新法论》(1901)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理解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民族、民权、民生是否有轻重缓急之分。引导学生结合梁启超的议论与孙中山的阐述,理解当时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面对列强侵略的环境中,虽学习西方,但看到了西方的许多问题,孙文提出了欧美“民生”问题积重难返,梁启超提出西方实非真正之“文明”,这种对西方“先进”的怀疑在五四运动达到顶峰。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解析,学生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内部的逻辑;通过材料对比,认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制度的同时带有反思。 【三】革命派与立宪派是完全对立的吗?梁启超的论述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夫革命党所持之主义,吾所极不表同情也,谓其主义之可以亡中国也。虽然,吾未尝不哀其志。彼其迷信革命之人,固一国中多血多泪之男子,先国家之忧乐而后其身者也。多血多泪、先国家之忧乐而后其身之人,斯亦国家之元气,而国家之所以立于天地也。其曷为迷信此可以亡国之主义?有激而逼之者也。激而逼之者谁?政府也。以如是之政府,非底于亡国不止。等是亡也,不如自亡之而希冀万一于不亡,此彼等之理想也。其愚可悯,其遏可悲也。 ——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1907)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了解立宪派代表梁启超对革命派的认识,通过历史的另一面了解革命成为主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立宪派的论述,加深对革命是历史趋势的理解。 【四】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对比两则刊物的部分篇章名,了解立宪派与革命派在思想阵线上的对峙,了解进步知识分子主要通过办报与辩论传播思想;后来新军起义中,也伴随着《民报》等刊物的传播。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部分重要文章名,理解两派对峙的重点问题,展示两派在激烈论证的同时进一步阐发了己方救国的思想;了解新军起义除在政治上受到革命组织的领导,亦在思想上受到《民报》等刊物的启蒙。 【五】20世纪初的社会各阶层思想又和变化?革命党如何扩大组织力量? 我生长在香港。父亲…在香港成了相当大的资产家、地产家。我自小生活优裕,社会接触少…… 当时,孙中山先生宣传推翻清朝、号召革命的名声。在日本留学生中早已传播开了…后来,我和仲恺又再到那“下宿屋”去见孙先生两次,对他表示我俩也想参加革命工作,愿效微力。孙先生指示我俩先在日本留学生中物色有志之士,广为结交。此后,我俩积极参加“革命同盟”的各项活动。 ——何香凝《我的回忆》 (1903年)秋季,蠡县陈幼云先生去日本留学,后来加入孙中山先生等在日本东京所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他到保定以后,先被聘为保定北关崇实中学的理化教员…陈幼云先生带回来一部分宣传革命的书报,如《民报》、《天讨》…不久,他就发展了历史兼国文教员郝仲清。 (郝仲清)在讲历史和国文的时候,常常借题发挥,提倡民族思想和革命思想…(1907年)春天,我同一位同班同学贺季高经郝仲清、苏少衡两位先生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刘仙洲《辛亥革命前后保定革命运动回忆录》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出身条件较好的何香凝与出身略差的刘仙洲加入革命党的过程,理解留学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了解社会各阶层加入革命党的具体过程,体会各阶层的思想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社会各阶层(本页主要为中上层)加入革命党的过程,理解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的的重要作用。 【六】中下层青年为何广泛投入新军?其在清末与辛亥革命中起到什么作用? 朱峙三:“凡知识分子,见科举已停,贫士无进身之阶,随相属投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首义回忆录》 方孝纯:“一九〇六年,我年十九岁,认为男儿无路请缨,须当有怀投笔,乃奋志投入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前队充当士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回忆录》 何遂:“当时社会上都认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母亲不愿我去。可是我想:‘乱世用武人,要革命还得靠武装,便坚决地去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 军官都由上级派来,一般当兵的没有升迁的希望,即使升迁,也只有极少数人,并且充其量至多到排长地位,绝大多数的士兵,只能终身充当士兵,这种不满的思想,都已埋藏在每个士兵的脑海中间,如能利用这一情况,进行宣传,必定容易深入,收到极大效果。 ——李白贞《共进会从成立到武昌起义前夕的活动》 闻成效素著之江鄂奉直等省,亦仅衣帽步伐整齐可观,居平卫生洁净自喜,此兵家之所忌,非所宜也。上年安徽兵变,尽属新军,其首恶且系武备毕业学生。江南征兵亦有与巡警冲突情事,流弊至此、可为寒心。 ——陕甘总督升允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社会中下层青年加入新军的原因,介绍清末新政停科举、练新军成为加速清王朝灭亡的重要力量;通过保守的陕甘总督升允的话语,理解新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有辨别是非之能力,逐渐成为推翻清王朝的有生力量。 【设计意图】 通过社会各阶层(本页主要为中下层)加入新军前后的思想对比,结合保守的反对新政的陕甘总督之话语,理解新军在革命中发挥的的重要作用。 观察时间轴,调动过去所学,形成对本课历史时空的基本认识,培育时空观念;理解“百年锐于千载”的概念,对辛亥革命的分水岭作用作初步了解。 分析材料,理解孙中山救国思想的认识基础;结合世界历史以及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知识了解梁启超的政见;理解革命虽然不能立即带来新世界,但是解决基本矛盾的重要方法;理解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努力的成果。 理解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理解革命首先要解决民族与民权问题,即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理解进步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分析材料,了解立宪派也认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使得更多的人走向推翻清政府的道路。 了解革命派主张的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立宪派主张的开明专制,理解思想战线的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体会留学生加入革命党的过程以及其在传播思想,发展组织中的作用,初步体会革命的领导阶层。 阅读材料,了解中下层青年或因科举已停,无处进身而投军,或怀揣报国思想,以为军队能保家卫国而从军,或认为军队武装乃革命之重要力量而从军,理解新军能够成为推翻清王朝的重要力量的原因。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六】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同盟会成立以来的历次革命活动,了解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组织在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各地发起给革命运动,涌现出一批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后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体会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投入革命的精神;体会中国共产党日后以思想建党,党指挥枪的重要作用。 【七】立宪派的活动受到哪些挫折?从保路运动的立宪派活动中能看出什么? 【教师活动】 分析材料与表格,引导学生理解立宪派幻想破灭的过程,反动的清政府迫于各方面压力,表面上采取立宪派意见展开改造,而实际上积重难返,在幼弱的宣统皇帝之后,载泽三兄弟掌握了朝廷实权,所谓责任内阁由朝臣组成,且其中多数是满洲旗人,满人中多数是爱新觉罗氏。进一步体会革命是历史的主流。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立宪派的视角,侧面体现革命成功的必然性和。 川汉全线约长三千按余里,估计需银七千万两。其集股办法,分購(购)股、租股、商股三种…購股以有资产者为对象。商股以富商大贾为对象,尤注意于盐业的厂运商和土药商…惟租股则以有土地者为对象,按照粮册摊认,于每年征粮时摊成带收。 辛亥年(1911)四月初六日,清廷下令说,特借英美德法四国银行一千万磅,日本横滨银行一千万元,专备改定币制、振兴实业及推广铁路之用。十一日,又下了一个命令,将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石体元《忆成都保路运动》 【教师活动】 分析材料与表格,引导学生理解皇族内阁事件以后立宪派的细微变化,体会清政府屡次玩弄权术,假借立宪之名,行专制暴敛之实,为将立宪派推向对立面埋下伏笔。保路运动激起强烈民愤,实际上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与表格分析,体现部分立宪派逐渐走向清政府的完全对立面,展示社会变化中立宪派对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为武昌首义后各省独立埋下伏笔。 【八】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史料与教科书,阐述武昌首义从准备到发动的大概过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将所学成文,提高史料实证与了世界解释能力。 【九】 当时安徽巡抚朱家宝在高涨的革命形势之下,惊惶失措,既欲与革命党人联络,宣布独立,又与清政府暗中勾结,首鼠两端,投机取巧。谘议局局长童挹芳(茂轩)怕地方“糜烂”,奔走于朱家宝与革命党之间,翰旋宣布独立。 ——李公宷《辛亥革命在安徽》 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 ——张謇致电袁世凯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与史料,理解武昌首义以后,各省革命派迅速行动,部分省份立宪派参与或斡旋,大大提高了各省独立的速度,推进革命在各地的胜利。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理解立宪派的转变,理解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体会迅速成功的各省独立实际上根基不稳,是后来军阀割据的原因之一。 【十】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时间轴了解武昌首义以后的局势变动,实力派军阀袁世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临时大总统之位,资产阶级由于其妥协性,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意图通过法律限制其权力,通过政治改变局势,但在实力派掌握兵权的环境中屡次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夺取;引导学生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体会其对总统的种种限制,实际上是对袁世凯的限制,具有因人设法的特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构建时空认知,了解辛亥革命果实被夺取的原因和过程,体会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了解革命运动,体会同盟会等革命政党的重要作用;体会同盟会多联合地方反清力量发起起义,或采用暗杀手段,实际上并没有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组织力量和军队力量,体会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党指挥枪的重要性与先进性。涵育家国情怀。 认识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的政治主张,理解清政府腐朽无能,单靠清政府自上而下改革不可能符合立宪派“开明专制”的梦想。立宪派梦想的渐次破灭侧面反映出革命的合理性。 了解四川保路运动的过程,了解清政府联合帝国主义侵吞民众资产的事实;体会在四川保路运动中,谘议局这个立宪派主张的机构成为运动的领导与核心,立宪派领袖反对清王朝之观念愈来愈强。 结合材料与教科书内容,了解保路运动那个激起民愤,黄花岗起义促使革命发动,湖北地方革命组织共进会与文学社实际组织,同盟会计入并领导,在一系列偶然事件后悍然发动起义,清政府官员腐朽,立刻逃走,起义成功后成立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并呼吁孙中山回国领导革命。 观察地图,结合材料,了解各省革命军在武昌首义成功后的迅速行动以及立宪派的响应;体会辛亥革命中由于部分立宪派与清政府官员的投机行为导致的根基不稳。 了解自民国建立以后的中国局势变动,袁世凯迫清帝退位,给予其优待政策,借机获得临时大总统职位,假借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以军权进行统治;革命党由于没有群众基础,没有有组织的军事力量,更出于其本身的妥协性,交出了革命果实,意图通过立法、国会等政治手段改变局势,但终会以失败告终。
【十一】辛亥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有一位朋友杨亚崇在辛亥纪元以后,很激奋地告我,还告他许多朋友:“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从今以后我做三件事:(一)决不再抽鸦片;(二)绝不再赌博;(三)绝不再逛妓院。如违犯,尽你们责罚。只是酒我还没有能戒绝,今后少喝些吧!”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消息,传到上海精武体育会时,立即有许多全员集会,有人倡议到武汉去参加革命……船到九江,靠近码头,看见岸上的人大多数已剪掉辫子,身穿短衫,头上戴有象京戏中短打武生戴的扎巾,额上插有一个三尖牌,耳边挂有一个绒线球,这些人也是当时响应革命的青红帮人物。 ——卓仁机《辛亥革命的几个片段回忆》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辛亥革命在当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教材,完成分类游戏,学生从时间和空间、和战与管理等方面了解清前中期边疆的巩固和管理。 【十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与定位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1919.7.2) 参加辛亥革命的人,可以说是来自各个阶级,革命的许多领导者甚至还是出身贫寒之家,而且当时革命即或得到资本家的经费收支持,但这也绝不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辛亥革命当然是全民革命》(刊于《中国时报》) 我从来都认为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幼弱...但是,我一向又认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尽管幼弱,它的发展程度却已经足以从根本上决定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世界上任何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都不是只包括单一的社会成份,西欧哪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主要由农民提供了战斗队伍?腐朽透顶而又倒行逆施的封建统治者,必然是严重地损害各个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且因此极大地孤立并被围困于民众怒火之中。 ——章开沅《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 大陆学者是以阶级分析法来研究辛亥革命……认定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失败的原因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失败,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李文师《论中共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判断一次革命的性质,不能仅仅根据领导这次革命的党派团体的宣言和领袖人物的主观愿望,更重要的还是必须认真考察其主要的社会实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社会效果。 当时的世界潮流和人群需要,亦即历史客观进程所提出的重要课题,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谋求中国的独立、进步和富强。在二十世纪初年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这个课题的最先进的方案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章开沅《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体会辛亥革命的双重意义;阅读两岸学者对辛亥革命性质和成功与否的不同见解,了解不同史观指导下的不同历史解释,理解唯物史观判断革命性质与革命成功与否的方法是正确的,合理的。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分析,学生体会唯物史观的正确性,防止对唯物史观的机械性的认识,涵育家国情怀,培育历史解释能力。 了解辛亥革命在当时对人们的影响。
八、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展示了革命派、立宪派、清政府以及实力派四个视角的发展以及在1905年和1911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上的大事,主要展现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九、教学评价
本课作业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以清政府、革命派、和立宪派的互动为主题,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 18课·课后作业姓名:班级:教师评语: 题目:以清政府、革命派、和立宪派的互动为视角,自拟论题,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合理)答题区:
结合学生对史实的认识,对史料的运用能力以及互相的评价,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果。
1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