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09: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015年中国印花税票
《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7课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一、杨炎的为官之道——从平民到宰相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父播,登进士第,隐居不仕,玄宗征为谏议大夫。……炎美须眉,风骨峻峙,文藻雄丽,汧、陇之间,号为小杨山人。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辟河西节度掌书记。
—— 《旧唐书·杨炎传》
问题1:杨炎及其父杨播是通过什么途径为官的?
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征辟、恩荫
问题2:为何隋唐要创立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唐《贞观政要》
左思,西晋文学家,出身寒门,才华出众却屡不得志。
“左思之悲”
“孟郊之喜”
唐代孟郊,出身低微,家中清贫,但曾官至县尉。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孟郊《登科后》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问题2:为何隋唐要创立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中央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度形成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问题3:科举制度是如何破局的?
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时期 夏商周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标准
曹魏 西晋 方式
【探究任务一】汉至隋唐选官制度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科举制度有何意义?
1.选官标准:
2.选拔方式:
3.选官范围:
从品行家世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由世袭举荐逐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汉至隋唐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逐渐扩大
——加强了中央集权;相对公平、公开、客观
品行
中正官评级授官
才学
地方向中央
举荐
考试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血缘、家世
世袭
——提高了官员素质
——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一、杨炎的为官之道——从平民到宰相
(炎)起为司勋员外郎,改兵部,转礼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德宗即位,议用宰相,崔祐甫荐炎有文学器用,上亦自闻其名,拜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 《旧唐书·杨炎传》
问题1:反映了隋唐时期实行的是什么中央官僚制度?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问题2: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产生的?
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政府架构各属于哪个时期?
三省六部制
三省制
秦朝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制
中朝制度
东汉
尚书台
继承与发展!
趋势: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问题2: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产生的?
【探究任务二】结合课本知识,在课本皇城位置图上画出唐前期的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
【小结与思考】结合材料,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何作用?
太宗即位之初,担任给事中(门下省官职)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中男壮大者为兵的敕文,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制书(针对国家大事的诏令)以中书、门下两省官员签署后才告完成。 ……
宰相刘祎之受诬告后,拒认不经中书门下的武则天敕书,结果被赐死。
——译自《资治通鉴》
集思广益,减少行政失误
分散相权,彼此制约,加强皇权
二、杨炎的救时之弊——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问题2:为何唐中后期要改行两税法?
大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37岁的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这位中年继承帝位的皇帝,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渐不适应,安史之乱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税收项目。故而民富丁多者,或为官或为僧,逃避赋役;民贫丁少者则负担沉重。
据此,杨炎提出改行两税法的建议。
——李国章《二十五史简明读本》
问题1:何为“租庸调制”?
问题1:何为“租庸调制”?
①以庸代役
②以人丁为
主要标准
二、杨炎的救时之弊——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问题2:为何唐中后期要改行两税法?
大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37岁的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这位中年继承帝位的皇帝,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渐不适应,安史之乱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税收项目。故而民富丁多者,或为官或为僧,逃避赋役;民贫丁少者则负担沉重。
据此,杨炎提出改行两税法的建议。
——李国章《二十五史简明读本》
问题2:为何要把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
【探究任务三】依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两税法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两税法规定:户无分主户(原住户)、客户(外来户),以现居之地为准;人不分丁(成年男子)、中(即将成年男子),以贫富为差。商贾税三十分之一,与居者均役。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
——李国章《二十五史简明读本》
1. 征收对象:不分主客农商
3.征收时间:夏、秋两季。
2.征收标准和项目:按人丁和资产缴户税(钱);按田亩缴地税(物)。
【小结与思考】完成表格并思考,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赋税制度 对象 标准 项目 时间(次数)
租庸调制 纳/少纳/不纳税户 ______为主 租庸调、杂税杂役 无复常准
两税法 ______为主
创新意义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以人丁
以财产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__________
简化税收名目
顺应商品经济发展
固定时间
户税(钱)地税(物)
夏秋两季(定时)
逐渐松弛
总结与思考: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给予后人哪些启示?
人才保障: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经济保障: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政权保障:从三省制到三省六部制
(隋唐)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
——王小甫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课后作业】写下你的总结与思考(300字左右)。
制度活力
1、下图反映了唐代前、后期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唐朝
A.贵族的特权持续扩大 B.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弱化
C.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 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
小试牛刀
C
小试牛刀
A
3、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①以人丁计税为主 ②实行纳绢代役制度
③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格 ④按田亩多少收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