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2课
伯牙鼓琴
【教材解读】
《伯牙鼓琴》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2课的第一则文言文。本文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讲的是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故事以伯牙遇知音的狂喜与失去知音的悲痛形成强烈的对比。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是本单元需要训练和落实的语文要素。从本单元的编排内容来看,有音乐、有古画、有京剧、有书法。在落实语文要素中,在借助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既可以依托听觉想象,视觉想象,又可以视听综合想象。而本篇课文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借助乐曲声、抓住语言文字和文本留白处展开想象,形成由文到声到想再到文的过程,从而一步一步理解“知音”的内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凭借语言,展开想象,感悟“知音”深情,感受艺术魅力。
其中,第三个目标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制作好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听曲游戏,展开想象
(播放):《森林狂想曲》《十面埋伏》,听音乐想象画面。
(一)开启任务,揭示课题
1.揭示主题,开启任务
今天我们要走进第7单元,这个单元有乐曲、有画、有戏剧、还有书法作品,课本为我们打造了一个艺术展厅。接下去,我们一起去畅游艺术展厅,感受艺术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先来到音乐厅,去读一读有关中国古代乐曲的传说。
2.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重点理解“鼓”的意思。
【设计意图】聚焦课标理念,本课设计了主题情境“畅游艺术展厅,感受艺术的魅力”。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将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分为六大展厅:音乐展厅、绘画展厅、戏曲展厅、书法展厅、个性展厅。打破单篇教学的传统理念,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了解知音
【学习提示一】一读:自己读 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1.自由朗读课文,指导多音字:“少”“为”的读音。
重点关注(读音和停顿)。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重点关注:“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学习提示一】二读:同桌互读 借助注释、读懂故事。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故事情节:伯牙鼓琴子期听之 ,子期死,伯牙破琴。
质疑:为何子期死,伯牙要破琴绝弦呢?
【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读”占鳌头。通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懂故事,这样几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既契合文言文文本特征,又契合学生学情的动态变化。两个环节逐步推进、层次分明,学生读得兴味盎然,教师教得轻松。
(三)读中想象,理解知音
【学习提示二】一想: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圈画相关句子,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了什么?听到什么?做简单的批注。
1.随机交流: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想象“巍巍乎若太山”的画面,聚焦“巍巍”,理解意思。
(2)想象伯牙弹的琴声,听《高山流水》有关“高山”的片段,指导有感情读。
2.随机交流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想象“汤汤乎若流水”的画面,聚焦“汤汤”,理解意思。
(2)再听《高山流水》有关“流水”的片段,指导有感情读。
(3)借助想象,感受子期善听的特点。
3.交流:善哉乎
(1)了解“乎”和“哉”的意思,质疑:一个赞叹为什么要连用两个语气词,这说明什么?
(2)出示相关资料: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擅弹古琴,技艺高超,被人尊为“琴仙”。
(3)借助日积月累中的词:“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想象别人对伯牙的称赞。
(4)对比子期的赞叹,感受子期能从琴声听懂伯牙所表达的内容。
4.交流:“少选之间” “方”
(1)聚焦“少选之间”“方”的意思。
(2)感受伯牙和子期心有灵犀,他们可以称之为——知音。
5.补充资料:想象说话
(1)出示《列子》的记载:“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并理解意思。
(2)想象说话:如果伯牙鼓琴志在 ,那么锺子期可能说
(3)想象拓展:方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
(4)提出质疑:伯牙既然能用琴声表现这么多意境,面对子期,却只弹高山、只弹流水,这是为何?
(5)出示相关资料理解:
(6)感悟子期能听懂伯牙琴声中的志向。
6.链接资料
由于这个传说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小结: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知音的相遇是如此的惊喜与快乐,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知音相遇时的那份感动吧!
【设计意图】品读文句、想象画面、领悟知音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环节借助乐曲声、抓住语言文字和文本留白处展开想象,形成由文到声到想再到文的过程,从而一步一步理解“知音”的内涵。
(四)深悟绝弦,深化知音
过渡:伯牙和子期,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他们相见恨晚,他们约定明年再在老地方相聚。第二年,伯牙满怀欣喜乘着小舟而来,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那冰冷的墓碑。面对这一切,伯牙怆然泪下。请你们继续想象当时的情景,你仿佛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学习提示二】二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象当时的情景,你又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学习提示三】做:借助想象,再思考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完成《作业本》第5(2)题
交流反馈。
小结:三尺瑶琴为君死!对于伯牙来说,子期一死,他的琴也就——死了,他的心更是——死了。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伯牙的绝弦的决绝与痛苦吧!
背诵指导
从相遇的惊喜到失去的悲痛,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试背课文,献给伯牙子期,献给这对让人感动的知音。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领学生以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断触动和放大伯牙的悲痛,以此感染学生。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背诵课文,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难得的情意。
(五)资料链接 歌颂知音
1.由于这个传说,知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最美的情感,(出示“资料袋”诗句,师引读)知音是孟浩然与孟郊的志趣相投———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知音是李白在听琴时发出的孤寂呐喊———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知音是王安石笔下的心心相印———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2.结课。
【设计意图】“知音文化”是本课蕴含的人文价值所在。教师立足课内并延伸至课外,链接课后资料袋,补充了孟浩然、李白、王安石的诗句,盘活学生的语言积累,对“知音”作了进一步拓展,无声中让“知音”深植于学生心中,收到了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作为小学六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文本,其教学的展开既要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也要落实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站在审美的立场感受古文之美。
紧扣主题,统领任务。“艺术之美”,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从本单元的编排内容来看,有音乐、有古画、有京剧、有书法。因此,本课设计了一个符合学生生活的主题情境——畅游艺术展厅,感受艺术的魅力。借助六大展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吟读文本,读好节奏。《伯牙鼓琴》作为一篇千古流传的经典文言文,其节奏之美、音韵之美需要通过反复吟诵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通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懂故事,这样几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处理难读的句子,准确把握停顿和断句,将课文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读出古文的韵味。
借助想象,理解知音。“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想象立足三步走:一是聚焦“巍巍”“汤汤”引导学生想象高山、流水的画面;二是借助“方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引导学生想象拓展,进一步感受一个善弹,一个善听;三是借助文本留白处想象,伯牙得知子期死的悲痛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伯牙破琴绝弦的决绝。
资料补充,深悟知音。本课借助课后的资料袋及教师收集的有关伯牙琴技的资料,引导学生对“知音”有了进一步体会,无声中让“知音”深植于学生心中。
本堂课下来,也有让人遗憾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学生的朗读依然不是特别到位,尤其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一句的朗读指导时,学生习惯性读成“乎鼓琴”。朗读是语文的基础,说明平时依然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读出文本的情感上要多下功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
高尚的德行让人仰慕,崇高的品行让人效仿。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
至高的品行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伯牙鼓琴
鼓琴
伯牙
子期
听之
死
破琴
知音乐
懂音乐
懂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