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09:5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时空坐标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夺节度使实权措施:
①“罢领支郡”,让节度使只负责其坐镇之州的政事。
②资历较深的节度使调任中央,以文官知州代替空位。
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太祖)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哲宗正史职官志》
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分散相权的方式:
唐:决策流程分权
宋: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专业领域分权
(2)加强控制中央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劝学文——宋真宗
富豪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
安屋不用加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与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北宋童谣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据统计,唐代二百九十年中共得6442人,平均每年不过二三十名进士。
宋代进士人数自太宗即位(976)起便开始激增,至真宗天禧三年(1019),四十四年间已有9323人;……而在宋太宗执政的22年间,仅进士一科即取士近万名,平均每年450余人。……两宋300多年间,贡举进士科、诸科118榜,取士总数接近11万人,平均每年取士达130多人。
锁院、弥封、誊录、别试制度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1.积弱之原因
(一)边防压力
收精兵
统调权分离
崇文抑武
军事积弱
守内虚外
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武将位低
“养兵”之法
士兵素质
边防兵弱
定期换防
2.表现:
(1)宋辽关系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宋真宗,“澶渊之盟”
(1005年)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宋给辽“岁币”绢10万匹,银10万两。
屡战屡败
(2)宋夏关系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
宋仁宗 “庆历和议”:
西夏向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赐”: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讨论: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不可取: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每年付出一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饮鸩止渴?)的行为。
可取:北宋军事积弱,“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约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1.积贫之原因
(二)财政危机
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万。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强兵篇》
宋初至元丰以前,官制最为繁猥,六部九寺皆为空官,特以寄禄秩、序班位,而别以他官判职事。如兵部事归枢密院,户部、工部归三司。
——王士禛:《池北偶谈》
冗兵
冗官
①募兵过滥,连吃败仗
②官僚队伍膨胀
2.表现:
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
①“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朝廷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背景
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吏治方面)
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吏治方面)
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吏治方面)
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吏治方面)
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吏治方面)
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经济方面)
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强兵方面)
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经济方面)
推恩信(落实惠政信义)(法治方面)
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法治方面)
核心:
整顿官僚机构
结局:
遭到官僚集团抵制而失败。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三、王安石变法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1069 神宗 加强管控,富国强兵。
农商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训、科举教育
富国:官府提供贷款、从事商业经营;
强兵:农民编制管理和军训,兵农合一。
(三)评价
1.成效:
①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
2.不足:
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今介甫为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史称“靖康之变”。金军从开封撤退后,张邦昌傀儡政权得不到宋廷旧臣的支持,只存在了33天就瓦解了。5月,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 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 后来高宗又定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明人临摹南宋人画反映康王赵构受命为大元帅并梦见钦宗授予龙袍图卷
宋高宗 赵构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2.宋金和战
岳飞
南宋初年,岳飞抗金。
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主动求和,催令班师。
1141年,“绍兴和议”。
1142年,宋廷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岳飞。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3.偏安南方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南北对峙局面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与辽、西夏、金地位之对比
澶渊之盟
庆历和议
绍兴和议
(北宋——辽)
“岁币”
(北宋——西夏)
(南宋——金)
“岁赐”
“岁贡”
钱物:
银10万两,绢20万匹
银7万两,绢15万匹
,茶叶3万斤
银25万两,绢25万匹
称呼:
“兄弟”
“君臣”
“臣君”→“侄叔(伯)”
地位:
金>宋 辽>西夏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结束分裂局面,吸取历史教训
2.措施:(1)加强控制地方:行政,财政,军事
(2)分散机构权力:中央二府三司制,军权三分;地方:四监司,通判
(3)崇文抑武方针
3.影响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1.原因
2.表现:
宋辽关系,宋夏关系
3.讨论
(二)财政危机
原因,表现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三冗二积”,“庆历新政”
2.内容:基本原则,措施(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保甲法)
3.评价
四、南宋的偏安
南宋建立——宋金和战——偏安南方
五、宋与辽、西夏、金地位之对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