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时、分、秒的认识说课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时、分、秒的认识说课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04 10: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时分秒的认识
单元知识的
立体整合
课时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的内
容结构
说教材
说目标
说教学
评价建议
主 要 内 容
单元的编
排体例
单元教学
目标
课程资源的
开发建议
教学
建议
一、说教材
1.单元的编排体例
情境主题图
合作探究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编排体例
时、分、秒的认识
情境主题图
本单元选取“元旦演出”为主题,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分、秒的认识
情境主题图
合作探究
教材按照“解决问题——发现联系——举例验证——揭示规律——拓展运用”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与时间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获取知识。
时分秒的认识
情境主题图
自主探究部分
自主练习
弹性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时分秒的认识
情境主题图
自主探究部分
自主练习
时分秒的认识
回顾反思
梳理本单元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体会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一、说教材
2.单元的内容结构
认识时分,知道时分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体验时间单位大小
内容结构
认识分秒,知道分秒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体验时间单位大小
内容结构
时分秒的认识
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的大小的认识。
二、说目标
1.单元目标
3.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单元目标
问题解决
单元目标
1.正确认识时间单位以及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单元重点:建立时分秒观念,感悟时间单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单位换算。
单元难点:加深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
单元重难点分析
二、说目标
2.课时目标
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课时目标
问题解决
第一课时目标
结合“元旦联欢会”,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
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课时目标
问题解决
第二课时目标
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
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课时目标
问题解决
第三课时目标
使学生在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
1.教学建议
时间的计算
时、分的认识
课时分配
秒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本单元教学共分5课时完成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认识时、分
(信息窗一)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难点:正确辨认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课时重难点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一年的第一天是什么日子啊?你们还记得元旦是怎们过的吗?学生回忆回答。这里有一场元旦联欢会,咱们一起来看看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元旦演出导入新课,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观察: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对时和分你还了解哪些知识?先仔细观察,再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达成策略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通过观察钟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走1大格是几分?
分针从12走到数1是多少?
分针从12走到数6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分针从12走到数9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2、师提问: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针是怎么走的?
请同学们自己拨一拨,看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多少?
学生操作得出:1时=60分。
达成策略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师:现在谁知道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出示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同桌说一下。
师:这个时刻是几时几分?谁先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师板书:8时31分
师:时间除了这样记录外,你还见过别的写法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时间的简便记法。师板书:8:31。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活动,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4、刚才同学们写出了这几个节目开始的时刻,那我们来看一下,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
生:1分钟
师:1分有多长呢?下面老师给你1分钟的时间,选择你喜欢的事情来做,(比如数数、写字、背课文、做题等)还能干多少,学生投入到活动中。
设计意图: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达成策略
5、解决问题
师:第7个节目与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长时间?
生:1小时。
师:生活中你做什么事的时间是1小时?学生举例。
师:你还能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吗?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加强对时、分的认识
四、练习
1、我拨你说。
2、帮小精灵连线。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与导入的小游戏相承接,做到前后呼应,相辅相成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时间的计算
(信息窗二)
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课时重难点分析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达成策略
二、情景展示,探究新知
1、校园歌曲大合唱10:35开始,10:55结束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校园歌曲大合唱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
达成策略
2、交流问题:
(1)数一数,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子(几个大格子)
生:分针从7走到11,走了4大格,是20分钟。
(2)算一算,55—35=20(分钟)
达成策略
小组内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
组长组织交流时要注意:根据自主学习
题目的难易程度,结合自己对组内同学
学习情况的了解,合理安排同学们的交流。
三、练习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巩固时分的认识,加强时间的计算。
三、练习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快速计算经过的时间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秒的认识
(信息窗三)
重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课时重难点分析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达成策略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交流问题:
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巩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
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
它表示多少分。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2、交流问题:
你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
教师:我们刚刚数出的10、9、8、7、6、5、4……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呢?。
思考: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在同学交流中统一认识:
“秒”是一个比“分”小的时间单位。
二、情景展示,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
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①时钟有3根针,走的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时钟中最细最长的那根是秒针。
2、认识1秒
播放课件: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计量很短的时间时,
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二、情景展示,探究新知
2、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达成策略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
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二、情景展示,探究新知
3、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达成策略
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
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三、练习
1、人每天睡觉大约9( )
系红领巾大约20( )
煮饭大约30( )
达成策略
设计意图:学会灵活运用时间单位。
三、说教学
2.评价建议
课 堂 评 价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
的应用五个方面。
情景的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兴趣
课 堂 评 价
关注了学生思维发展和共同研究问题水平的发展情况。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说教学
3.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
资 源 开 发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活 动
《新课标》: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
源,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
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
课 堂 教 学
素材选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现实性强而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资 源 开 发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活 动
《新课标》: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
源,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
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
实践活动
结合本校试行小组学习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互相出题。
进行组间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巩固所学知识。
感谢您的聆听
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