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1 岳阳楼记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至若春和景明 D.而或长烟一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
B.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D )
A.薄暮冥冥 B.气象万千
C.增其旧制 D.宠辱偕忘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文正”是范仲淹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定的庙号。
C.“记”是一种通过记事、记物、写景等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的文体。
D.古代将降职称为“左迁”。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文: 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文: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6.默写。
(1)《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2)《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表现洞庭湖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
(3)《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4)“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愿你尝遍人间百味,依然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C )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而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运用大量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8.作者分别用哪两句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抒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9.如何理解 “微斯人,吾谁与归”所蕴含的情感
答: 表达自己有着和古仁人一样的“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滕子京要有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常识积累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主题理解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并借以劝勉滕子京。
名师点拨
文言巧断句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之间要停顿
3.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4.连词之前或并列词语之间要停顿
5.“古二今一”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要停顿
疑难分析
第2段写洞庭湖全景的“衔远山,吞长江”中,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分析: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岳阳楼记(节选)
袁中道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动,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①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②,子京曰:“直须③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④,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⑤最矣,有何可哭 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⑥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⑦,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珂雪斋集》,有删改)
【注】①泫然:流泪的样子。②请大合乐落之: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③直须:应当。④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⑤报政:述职,向主管者陈报政绩。⑥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在文中是指科举应试。⑦皤:白。
10.下列心情在作者游岳阳楼时没有出现的一项是 ( C )
A.闲淡 B.雄快 C.失望 D.悲恸
11.作者在文章中表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原因是: 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游之日 览物之情
B.千帆结阵而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乃不知有汉
D.稍稍展布其才 其喜洋洋者矣第三单元
11 岳阳楼记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至若春和景明 D.而或长烟一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
B.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薄暮冥冥 B.气象万千
C.增其旧制 D.宠辱偕忘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文正”是范仲淹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定的庙号。
C.“记”是一种通过记事、记物、写景等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的文体。
D.古代将降职称为“左迁”。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文: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文: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6.默写。
(1)《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2)《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表现洞庭湖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 。
(3)《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 。
(4)“ , ”,愿你尝遍人间百味,依然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而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运用大量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8.作者分别用哪两句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9.如何理解 “微斯人,吾谁与归”所蕴含的情感
答:
常识积累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主题理解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并借以劝勉滕子京。
名师点拨
文言巧断句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动宾之间要停顿
3.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4.连词之前或并列词语之间要停顿
5.“古二今一”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要停顿
疑难分析
第2段写洞庭湖全景的“衔远山,吞长江”中,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分析: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岳阳楼记(节选)
袁中道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动,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①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②,子京曰:“直须③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④,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⑤最矣,有何可哭 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⑥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⑦,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珂雪斋集》,有删改)
【注】①泫然:流泪的样子。②请大合乐落之: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③直须:应当。④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⑤报政:述职,向主管者陈报政绩。⑥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在文中是指科举应试。⑦皤:白。
10.下列心情在作者游岳阳楼时没有出现的一项是 ( )
A.闲淡 B.雄快 C.失望 D.悲恸
11.作者在文章中表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原因是: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游之日 览物之情
B.千帆结阵而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乃不知有汉
D.稍稍展布其才 其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