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盛全生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航路的开辟
一、教材分析
本课系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七课。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起下(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作为在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七课)内容,也起着启下的重要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史料的搜集、梳理与运用的能力。
2、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并学会制作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图。
3、理解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课标中要求的历史名词的含义;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小组汇报、合作交流,体验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学习过程。 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会搜集史料,梳理历史信息,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评判。
2、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
3、通过对历史人物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学习,初步树立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出新航路开辟的动态演示图,让学生知道向东、向西分别有两条航线以及它们的航海家。多媒体出示的图片、flash文件、微视频,能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上的探究学习。
2、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思维导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3、运用问卷星,进行班级总体评价,个别同学、个别题目、个别选项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PPT展示两幅地图(一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一张17世纪欧洲人认识的世界地图)
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的差别
PPT 图片
讲授新课
PPT展示图片、史料、微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学生观察、概括
PPT 微视频
组织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迪亚十、达伽玛、哥伦布和麦哲伦四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按课前的分工,四个小组各派一位代表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探究成果(技术上有 ppt动态路线图;图片;flash动画等。形式上有的以讲解员的身份,有的以航海家本人的身份、有 的以其船员 的身份)。
ppt动态路线图;图片;flash动画等
探究学习
创设情境,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漫画、图片、史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多角度分析。
PPT展示史料
知识建构
思维导图展示本课脉络。
学生自主建构。
思维导图
小组评价
整体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
小组长汇报分数
网络评价平台(问卷星)
数据分析
训练
PPT当堂展示
学生训练
问卷星
课堂升华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形成开放型课堂,引发学生更深层次思考,是本节课的升华)
学生思考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恰当而新颖的情景设置,比如15世纪西班牙商人组、国王组、宗教组、航海家组的设置;让学生作为各州记者报道新航路开辟以后的变化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不但设置了很多学生活动,而且相关知识和结论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
有效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在本课例中网络和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学习资源获取的主要来源;展示交流、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信息平台;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有效工具。
通过整合相关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有了更透彻的感悟,使他们能够从深度和广度上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课件29张PPT。14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课 程 标 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课 程 标 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新航路开辟,形成于两次工业革命。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4位同学以第一人称讲述,你作为航海家航海的史实(包括:时间、人物、支持国、航行方向、到达的地方 )新航路开辟简表迪亚士西欧—好望角葡萄牙西班牙哥伦布西欧—美洲葡萄牙达·伽马西欧—好望角—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西班牙新航路开辟简表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问题一: 阅读教材32页东方的诱惑部分,思考后一种观点的证据有哪些?
材料1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2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引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
阅读材料,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促使了新航路开辟?阿拉伯商人(东段有
中国商人)的主要商路意大利商人主要商路这是反映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的地图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经济原因:(1)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白银需求增加。(2)《马可·波罗行记》引发寻金热。(3)欧洲人渴望开辟新商路。
2、政治原因:欧洲各国为强化王权,积极推行扩张政策;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3、思想原因:(1)文艺复兴解放思想。(2)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4、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创立。美洲
(金银矿和种植园)黑人奴隶非洲 欧洲
(经济体系中心)亚洲资本白银(货币)商品1234价格革命美洲欧洲封建地主资产阶级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
因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西班牙殖民者血洗墨西哥城教皇线问题二: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
西班牙殖民者血洗墨西哥城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1)西欧开始崛起 。
(2)商业革命 。
(3)价格革命。
(4)资本原始积累。
2、对亚洲、非洲、美洲:
(1)遭到殖民侵略 。
(2)刺激亚洲发展。
3、对世界 :(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3)人类也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印第安后裔打出这一标语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哥伦布是伟大的探险家还是可恶的殖民者?
哥伦布雕像 面对新航路开辟,面对了不起的探险家,
我们既不能轻易的肯定,也不能全盘的否定。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事物?1、全面、一分为二。
2、客观。
3、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作为肯定的标准。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
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
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D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
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AD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D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PK1、目的:郑和下西洋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财富,特别是香料和金银。
2、性质:郑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补给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形式,属于资本原始积累范畴。
3、经费:郑和下西洋是由政府投资。新航路开辟来自于个人投资或者是皇室支持。
4、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是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此后中国的远洋航行几乎销声匿迹。新航路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