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灰雀》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灰雀》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4 15:0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情境导入
灰雀
灰雀 一种鸟,有很多种类。
主要生活在终年常青的树林和灌木丛中,叫声委婉动听。
灰雀
语文三年级上册
列宁巧妙劝男孩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孩子的心就像早春枝头娇嫩的花蕾,哪怕一句严厉的斥责都能刺痛它,令它从枝头掉落。列宁很明白这一点,他用耐心的引导,呵护犯了错的孩子幼小的童心,让他自觉地改正了错误,学会了尊重生命。
男孩诚实放灰雀
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主义创始人,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创办了《火星报》,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指导书写
书写指导
“或”的斜勾是主笔;“者”的撇是主笔。
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
识字方法

fěn


都有“米”字旁,和粮食有关。
米字最后一笔捺变点
郊外 养病 跳动 欢快
谷粒 男孩 或者 严寒
本来 可惜 肯定 诚实



近义词
反义词
高大---
伟岸
婉转---
悠扬
喜爱---
疼爱
诚实---
守信
高大---
矮小
喜爱---
厌恶
严寒---
温暖
诚实---
虚假

sǎn
sàn
散打
散会

kàn
看门
看见

níng
nìng
安宁
宁可

zhuàn
zhuǎn
转圈
转身
kān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生动自然;不呆板。
( ):没有任何拘束。形容非常自由。
( ):转眼之间。
( ):(骑马)奔驰。
( ):形容没有尽头。
(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活泼
无拘无束
瞬间
驰骋
无穷无尽
魅力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列宁、小男孩、灰雀
整体感知
公园里的灰雀不见了,列宁发现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没有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
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试着归纳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
第2~10自然段:
第11~13自然段:
写有一个冬天,列宁每天到公园里去看三只灰雀。他十分喜欢灰雀。
写一天,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他看见一个男孩,并与他交流灰雀的下落。
写第二天,列宁又见到了那个男孩,也重新见到了灰雀。
默读第1、2自然段,列宁对灰雀做了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样子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行动流露喜爱
细心观察显示喜爱: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默读第3-10自然段,找出列宁说了哪些话。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
(灰雀)
每句话都提到了灰雀,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把这些话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列宁关心、着急的语气。
“没……我没看见。”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
大家都把男孩的话作为线索,知道是他抓了鸟,后来这只鸟去哪儿了呢?
从小男孩的表现,我们知道就是他抓了小鸟。列宁知道吗?他是怎么引导小男孩的?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思考:列宁真的是说给自己听的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列宁的话一方面体现了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另一方面是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错误。这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呢?
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触动。此时他鼓起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放回灰雀。
为什么列宁不直接问小男孩灰雀的下落呢?
列宁
男孩
怕冷
吞吞吐吐
死了,可惜
它还活着
循循善诱
感染
认识错误
带着问题默读第11-13自然段。
灰雀最终回去了吗?男孩和列宁又怎样的表现?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仍在为自己犯的错感到惭愧。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思考: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一方面表现出列宁见到灰雀的惊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从男孩的神态中知道男孩是诚实的,所以他没有问男孩,这体现了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1.假设列宁一开始就指出男孩在撒谎,批评他,
命令他把灰雀送回来,结果会怎样?
思考:
2.如果你是小男孩,列宁的态度会让你有什么感
受?你会怎么做?
男孩可能会不服气,灰雀可能回不来……
他没有大人的架子,很尊重我,看来他真很的很担心灰雀,我还是把灰雀送回来吧!
灰雀
板书设计
又见灰雀
列宁爱鸟
灰雀:胸脯颜色可爱,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喂食
灰雀蹦跳
男孩低头
男孩为自己的错误而惭愧
列宁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
喜爱之情
不见灰雀
列宁:找遍、询问、担心、惋惜
男孩:支吾、矛盾、不安、决定
心理变化
列宁微笑
课文通过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对男孩的关爱和尊重,以及男孩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课文主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ò zhě chénɡ shí xiōnɡ pú
( ) ( ) ( )
kě xī huī què yǎnɡ wànɡ
( ) ( ) ( )
或 者
诚 实
可 惜
灰 雀
胸 脯
仰 望
课堂练习
二、对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列宁不问男孩,问会说话的灰雀,看出
列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B.男孩主动放回了灰雀,因此列宁说孩子是
诚实的。
C.男孩在列宁的批评下,放回了灰雀。
D.列宁很爱灰雀,他给予灰雀自由。
C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_________:两只胸脯是______,一只胸脯是_______。它们在树枝间来回____,_________,非常________。
三只灰雀
粉红的
深红的
跳动
婉转地歌唱
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