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0 20:10:54

文档简介

姓名
马超平
电话
?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
单位
山东省昌乐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时,作为第三单元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的第一课,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人文主义的源头,起到引领后几课的作用。在教学中需要首先介绍本单元的基本线索,再单独讲解。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主张和评价。
教学难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年龄在十五、六岁之间,求知欲较强,但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学生在高一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知识、能力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现实切入,借助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构建翻转课堂,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性阐释,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课前预习学案的下发和课前的PAD微视频自主学习,对希腊先哲的思想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但重点、难点内容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在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分析上,学生缺乏辩证分析的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列举:古希腊自然哲学、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和评价
归纳理解: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知识即美德”
运用: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自主微视频学习,提出疑难。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体验历史。
课上质疑、探究重难点,学生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在历史评价方法指导下尝试运用,并展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探究,史料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借助对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追求智慧和美德、理性思维的精神;
(2)通过分析希腊先哲的思想为什么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开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通过使用微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线测学、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学生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
2、引导学生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重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并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展示、点评、小组合作互学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梳理第三单元基本线索: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介绍人文主义的含义
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
PPT?、图片
基础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表格梳理自然哲学、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主张和评价
?
在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已进行自主学习,在这里以学生回答的形式检查。
PPT?、表格
疑难突破
三个问题:一、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二、如何认识“知识即美德”?三、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内涵。运用材料、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并理解
PPT
训练展示
以训练展示案为基础,针对本课重难点进行问题探究
部分学生上黑板展示,其他学生独立思考作答后小组讨论、合作互学
PPT
点评
教师引导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
小组派代表对黑板展示内容进行点评,要求:1、书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2、答题思路和方法讲解;3、学生质疑
?
总结
教师展示基本架构,以“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为线索梳理构建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在自学质疑已完成构建的基础上再次梳理本课线索。
概念图
情感升华
学习希腊先哲什么精神
学生自由发挥
PPT
课堂评价
小组评价
整体班级评价,表扬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课代表进行
?
七、教学特色200字左右
?
?
?
1.自学质疑课通过学案导学、微课助学、在线测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再通过小组合作互学,解决部分疑难点,在训练展示课堂上再通过教师讲解解决个性化疑难。
2.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线测学有助于检查评价学生自学的程度,并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弱点。
4.训练展示课教师以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点进行突破讲解,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学生也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5.训练展示环节由学生展示、自主点评,小组合作学习,当堂小组评价,既训练了学生的自主答题能力和合作互学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
6、教师在最后的学习方法指导和总结性点评,提高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课件17张PPT。教材自
学微课助
学合作互
学在线测
学自学质疑流程1、对照学案,阅读课本,在课本上勾画问题,写上提示词。
2、将疑问写在学案边栏里。
3.构建知识体系。观看微课,解答疑问,把新产生的疑问写在边栏里。微课中要求做笔记的内容要记在课本上 组长组织讨论,组内先相互解答,最终疑问由组长与其他小组交流,并反馈给本组成员,如还有疑问下课课代表交给老师。记忆基础知
识。完成在线
检测题目,
检查自主
学习效果。
(25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巩固提高:
1、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意义?
2、智者学派的代表、主要观点、如何评价?
3、苏格拉底的主张、意义?
4、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地位?主题:人文主义
源头 兴起 发展 弘扬 科学论证
11课 12课 13课 14课 15课
希腊先哲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理性之光 近代科学
BC7C-BC4C 14C-17C 16C 17C、18C 17C-20C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及到科学理性时代“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训练展示课)【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万物皆由水生成。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人文精神萌发。“认识人自己”
“知识即美德”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真理高于一切创立逻辑学;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理性精神达到顶峰;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标志精神觉醒,
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普罗塔格拉自学成果展示:完成希腊先哲的人物档案疑难突破一、智者学派(公元前5C)“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格拉【思考】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善恶,全在于人的感觉。
黑格尔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哲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伟大在哪?智慧女神雅典娜宙斯与赫拉 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都是神创造的
注意:⒈ 人才是衡量事物的标准。
⒉ 每个人的感觉只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有关。单个人的个体感觉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否认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表现。人文精神的萌发圆……句号……字母……零……活动:情景赏析 1【思考】
若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角度出发看问题、办事情会带来什么?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识认你自 己 疑难突破二、苏格拉底(公元前 5C)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去……
【思考】 从中体现了苏格拉底什么主张?知识即美德故事赏析:隐士与熊的故事(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
——我无知,所以我求知
——上天赐给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见多闻而少言语。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聆听先哲的智慧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孟子……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自由讨论】东西方两位先圣有何异同之处?材料一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每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论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自然哲学派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认识社会重人的价值
认识自己,重知识与美德亚里士多德认识人的思维,重理性精神认识自然,重人的觉醒
思考: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古希腊人文精神发展课堂小结——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
人文精神的源头?
1、讨论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点评:
⑴先评对错;再分析问题,最后质疑。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训练展示,共同提高1.答题规范
2.审题、分析到位
3.答案准确、完整。李华敏陈洋洋王雪莹1——7 DAABADD
8. (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希腊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反思总结: 1. 整理、完善学案,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 2. 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是否已经理解掌握 3. 是否能将知识点进行联系、对比,并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