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法律》教学设计
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先是利用余秋雨《行者无疆》中的一段话引出“伟大的罗马”,然后展示凯旋门、万神殿图片将罗马的“伟大”具体化,继而指出维系伟大罗马帝国的两大支柱——罗马军团和罗马法,从而导入进新课教学。
对于本课内容我依据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三个学习内容: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二、罗马法的内容;三、罗马法的影响
在第一部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目录中,我先给学生明确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两条线索,即起源是由习惯法发展到以《十二铜表法》为标志的成文法,发展是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然后运用讲述法先来讲述第一子目录中习惯法和成文法的相关内容,在这一目录中我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是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的原因,我采用的是以案说法的方式,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并且前后比较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通过课件展示案例由第一问题的答案①法官会偏袒卢修斯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接着提出②如果你是平民面临上述的结果,你是否愿意?当你的权利受到不公正的损害,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会回答“不愿意,起来反抗,捍卫自己的权利”教师过渡:这个案例只是反映当时罗马社会围绕权利问题平民和贵族两个阶层分裂的一个缩影,社会矛盾的加深,平民的持续抗争,使早期罗马国家局势动荡,罗马的贵族最后如何处理的呢?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教师再问为什么《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呢?请看如果还是这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学生会回答: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卢修斯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教师再引导这个结果和《十二铜表法》颁布前一样吗?那么作为成文法起点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回答:《十二铜表法》出现使判案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比较《十二铜表法》颁布前后判案的结果不同使学生理解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而成文法的出现使判案有了依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突破第一个难点。
在向第二个子目过渡中,我仍延续运用上一个案例,将案例稍作改动将卢修斯的士兵身份界定为外邦人,然后让学生分析法官将会如何判决,进而引出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运用讲述法加以讲授。本课的第二个难点是公民法向万民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结合地图首先请学生们看地图册中的罗马扩张图,再指导学生带着“罗马的统治者在扩张的过程之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正是在罗马不断的扩张中,使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不能保护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的权利,同样也不够对这些人产生约束,使罗马统治者面临着统治危机所以他们需要有新的法律来稳定罗马帝国统治,那么一部新的法律——《万民法》就诞生了。再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以表格的形式,对公民法和万民法加以比较。这样通过以问题驱动到问题探究再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突破本课两个难点,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关于第二部分“罗马法的内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罗马法,教材归纳得比较清楚,所以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由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内容,自己构建罗马法内容框架,罗马法的局限性及核心,其中对自然法要加以讲解,以便于学生加深对罗马法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具体案例由学生们以罗马法的内容为依据分析案例,思量裁判,活学活用。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把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通过具体案例呈现出来,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法律、法制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的理解。
最后由德国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中有关罗马征服世界的一段话过渡到第三部分“罗马法的影响”这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内容,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最后布置作业:罗马法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以上是我对罗马法一课的教学设计,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加以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