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潭清如镜,临者心明。唯今临潭,古为洮州......洮州土著,迁徙江淮,或为戍卒,或属屯军。一曲茉莉花,知是江南人。十八位龙神今犹在,香火不断;六百个春秋烟云散,谁主沉浮?
--《临潭赋》临潭县人民政府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
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动乱波及全国。
佃农出身的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废宰相制度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1380年,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3.废宰相原因
1) 朱元璋吸取历代宰相专权乱整,导致政局动荡,威胁皇权的教训;
2) 直接原因:明初丞相位高权重,骄横跋扈,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3)根本原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专制统治。
3.影响
1) 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 丞相制度被废除,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3)加重皇帝政务负担,精力不够,影响行政办事效率。
4.设内阁
1)原因:
2) 形成与发展
(2)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制;
(1)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助章奏,并不参与决策,品秩较低;
(3)后来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再由皇帝朱笔批示,称为“批红”。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5.内阁特点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明史》卷72《职官志》
1) 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
2) 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性质);
3) 职权范围模糊,不能正式统领六部受到司礼监牵制甚至是控制。
5.内阁特点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明史》卷72《职官志》
但凡出现内阁首辅或宦官权倾朝野,实质上都是考察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内阁制的特点) 宰相制 内阁制
相似 不同 地位 (权力来源)
对皇权 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不能正式统领百官,受宦官牵制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职权
二、海上交通和沿海形势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目的: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史称“郑和下西洋”。
(一)郑和下西洋
3.影响
①积极方面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方面
郑和下西洋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1.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二)戚继光平倭
2.明中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相勾结。
3.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
结果:经过长期战斗和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
●明朝海禁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发展。
(三)欧洲殖民者的到来
新航路的含义: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国家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
3.荷兰和西班牙,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朝与蒙古
(1)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2)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瓦剌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并且被俘的事变。
(3)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明朝对西藏的治理
(1)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
(2)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
3.满洲的崛起
(1)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3)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
4.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机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5.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余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