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学科试卷
注:卷面分值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861 年,维克多 · 雨果在给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的信中怒斥右图所示的罪行时说:“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绝对权力出现
3、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确立君主立宪制 B.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责任内阁制
4、《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由此可见该条规定( )
A.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属于万民法 D.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制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6、雅典将军既是大多数公民满意和信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人,但他必须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且是常胜将军,否则就会背上叛国罪名而被控告。材料具体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是 ( )
A.集体的非理性 B.直接泛滥的民主
C.少数公民的民主 D.多数人的暴政
7、元朝天下初定,商议设立三省,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上书说:“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政,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从此争论中可以得出( )
A.三省制不利于治天下 B.一省制可以强化专制皇权
C.三省制分工没有效率 D.一省制适应当时统治需要
8、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
9、法国右翼学者让·塞维利亚在《历史真相》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中认为,公社时期的巴黎处于一种恐怖的气氛下,造反者们的权力是依靠恐怖来维持的。他的观点( )
A.肯定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B.分析了当时巴黎客观形势
C.提供了审视历史的正确角度 D.反映了对工人运动的偏见
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提出法案,但只有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由此可见( )
A.帝国议会没有发言权 B.联邦议会拥有决策权
C.德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D.政治体制有专制色彩
11、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之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下列对这一口号的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农民阶级开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斗争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加深 D.义和团没有科学的斗争目标
12、近代中国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13、1960年尼克松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话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将革命性转变 B.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
C.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D.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14、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己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这说明孙中山( )
A.追求和平建国之路 B.被袁世凯表象迷惑
C.革命策略有合理性 D.圆满完成革命任务
15、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与这一局面的出现有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里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C.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D.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17、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18、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建立 B.和平改造所有制的指导方针正式确立
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20、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2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在于( )
A.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B.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C.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 D.宣布平均分配土地
22、“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
A.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 “继续支持世界大战”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万岁”
23、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成型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24、《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条口录:“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
A.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 B.遏制欧洲和称霸世界
C.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 D.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25、《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耶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舰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苦的控诉材料
26、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最大的不同在于( )
A.准备作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27、海峡文流基金会金于9月29日举办“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5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致词表示:两岸关系“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殇”。两岸相合的关键在于( )
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提出“一国两制”
C.坚持“九二共识” D.实现两岸三通
28、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
C.王权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
29、图2所示为1949年9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的部分内容,最右侧标题写着:“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下列对“人民大宪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与英国《大宪章》的实质一致
B.反映了我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
C.是报纸工作人员排版的失误
D.表明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
30、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B.放弃“一边倒”的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道小题,31题 16 分,32题 12 分,33题12分,共计40分)
31、(16分)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是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的主要观点。(9分)
(2)你赞同材料一、二中的哪一观点?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7分)
32、(12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第一条 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材料一引文出自什么文献 该文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何意义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宪法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 体现了什么原则 (5分)
(3)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基本观点 (3分)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周恩来访问印度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分)
(2)依据材料二,在中印会谈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 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6分)
(3)列举“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4分)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1-5 CDAAA
6-10 ADADD
11-15 ACCCC
16-20 DDADC
21-25 BAACC
26-30 CCCDC
31、(16)答案:
(1)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3
材料二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3
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3
(2)赞同材料二的观点。1 理由: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秦朝衰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3 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3
32、(12)答案: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意义。2
(2)立法权属国会;行政权属总统;司法权属联邦法院。3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
(3)观点:自由平等、分权与制衡、人民主权。3
33、(12)答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4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