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 1.2.1科学测量课件(20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 1.2.1科学测量课件(20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5 09: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2.1科学测量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丽水松阳的一棵300年的古树
新知讲解
科学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首先要规定长度(length)的标准——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米的符号是“m”。
长度常用单位有 :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km→m→mm→μm →nm每一级都是千进位
阅读书本P12,说一说为什么使用国际长度标准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在测量图1.2-2中的各物体时,应该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 使用哪种的尺子较好。
新知讲解
探索活动:
单位
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
量程
1.观察刻度尺,这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量程(测量范围)是多少
3.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少
记住自身的一些长度数据
0-8cm
0.1cm
1mm
新知讲解
4.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宽。
(1)将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紧贴教科书的长边,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与教科书的长边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垂直。读出读数,测得科学教科书的长是 。
(2)重复步骤(1),测量教科书的宽 。
新知讲解
刻度尺的使用流程
1. 观察测量范围(量程)、最小刻度值、单位;
2. 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待测物体一端对齐;
3. 读数(带单位);
读数时要读到最小刻度单位即可,在最小刻度单位下一位需估读
新知讲解
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18.3厘米和18.4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
思考与讨论:
读数=准确值+估读值
最小刻度
最小刻度下一位
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不同的人读数,有误差。
用不同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相同的人读数,有误差。
1.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 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
1mm或0.1cm
1.30cm
准确值
估读值
2.读出下列文具的长度。
9.00cm
7.00cm
3.00cm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测量误差
使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
采用测量科学的测量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误差: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工具精度不够高,
测量方法不够科学等。
误差有正误差(偏大)和负误差(偏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
首先数出100张纸,后测这100张纸的厚度,测得的厚度除以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2.你能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 试说出具体方法。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化薄为厚
以轮代展
3.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
4.测量铅球的直径
化曲为直
等量代替
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积累起来,将小量变成较大量的测量方法,不仅能使测量过程变得很容易,而且能提高测量的精度。
新知讲解
激光测距仪
其它测距仪器:
雷达
声呐
新知讲解
判断测量方法的对错
看法A
看法B
看法C
看法D
放法一
放法二

×
×
×

课堂总结
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测量步骤:
①观察测量范围(量程)、最小刻度值、单位;
②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待测物体一端对齐;
③读数(带单位);
读数=准确值+估读值
课堂练习
1.如图,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1.56
1mm
课堂练习
2.用皮尺测量某同学投掷铅球的成绩,若皮尺拉得太紧,测出的成绩偏大还是偏小?
偏小
3.
1.1千米= 米
5千米= 毫米
0.6微米= 毫米
7×103米= 纳米
1.1×103
5×106
0.6×10-3
7×109
课堂应用
课后了解计量系统的发展历史,完成报告,如下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