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当你观看大型演出的时
候,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为了突出某位或某些演员,
会有一束强光照射到演员
的身上,演员好像被一条巨
大的光柱所包围。为什么会形成一道光柱?为什么会产生这么美丽的景象?形成这种光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了解常见的分散系以及分散系的分类依据。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重点)认识生活中的液体:
1.水 2.酒精 3.硫酸
4.稀硫酸 5.海水 6.氯水
7.食盐水 8.泥水 9.油水4~9是分散系【想一想】 1~9都是分散系吗?阅读教材,自学“分散系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归纳: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2.分散剂:3.分散系:一、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1nm>100nm1nm~100nm单个分子
或离子大量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多分子集合体,高分子不能能二、三种分散系的比较鸡蛋内膜、动物的肠衣膜等能能不能不能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雾烟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 云烟水晶有色玻璃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 Fe(OH)3胶体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 夜晚的霓虹灯1.根据分散剂状态分类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Fe(OH)3 胶体气溶胶:烟、云、雾Fe(OH)3 胶体三、胶体的分类2.根据分散质的构成微粒分类 粒子胶体:Fe(OH)3胶体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1个大分子的直径就在1nm~100nm之间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四、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Fe(OH)3胶体胶粒对可见光发生光的散射。原因: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丁达尔现象: 电泳现象说明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荷2.电泳:应用:利用高压电对气体尘埃(气溶胶)的吸附作用,减少气体尘埃对空气的污染。在直流电作用下,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发生定向移
动的现象。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3.聚沉:a.加入可溶性盐b.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c.加热或搅拌——适用于液溶胶或酸、碱 (1)盐卤点制豆腐
(2)微波手术刀可止血
(3)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
(4)FeCl3溶液可用于伤口止血
(5)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6)阳光透过小树林时出现万道光线五、与胶体有关的现象【想一想】下列事例分别应用了胶体的什么性质?聚沉聚沉聚沉聚沉电泳丁达尔现象六、胶体的分离、提纯——渗析用半透膜把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分离除去的方法叫渗析。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蒸镏水半透膜内:
淀粉胶体和
NaCl溶液七、胶体的制备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1.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3.化学方程式:不能搅拌;加热时间不能过长;当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 FeCl3溶液,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2.注意事项: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1 nm1 nm~100 nm>100 nm>100 nm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
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
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
明,久置分层稳定较稳定不稳定不稳定能能不能不能能不能不能不能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 胶体、淀粉溶液泥水、石灰乳油漆2.胶体的性质a.加入可溶性盐或酸、碱b.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c.加热或搅拌Fe(OH)3 胶粒带正电荷,电泳时向电源负极移动。胶体特性,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电泳:聚沉:丁达尔现象: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4.胶体的净化、提纯——渗析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1.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是( )
A.透明程度 B.分散质颗粒大小
C.稳定性 D.丁达尔现象
2.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
A.闻气味 B.观察
C.稀释 D.丁达尔现象BD分离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渗析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清晨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A4. 某胶体遇卤盐 (MgCl2·6H2O)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胶体中胶体粒子大小约为10-9cm~10-7cm
B.该胶体粒子带负电
C.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D.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四种酸中,根据元素组成进行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有显著区别的是( )
A.HCl B.H2SO4 C.H3PO4 D.HNO3
2.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全部
3.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4.(双选)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NaOH固体
石墨
食盐
B
碱石灰
KNO3晶体
O3
纯碱(Na2CO3)
C
空气
澄清石灰水
铁
石灰石
D
CuSO4·5H2O
CaCl2
水银
CaO
5.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方程式是( )
A.3Fe+2O2 Fe3O4
B.CO2+C2CO
C.NH4HCO3NH3↑+H2O↑+CO2↑
D.CaCO3+CO2+H2O====Ca(HCO3)2
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nm~100 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C.氯化铁溶液加入到NaOH溶液中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8.(双选)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水泥厂、冶金厂等一些企业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D.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9.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它的组成和性质,下列仅从组成角度对物质分类的是( )
A.硫酸钠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二氧化硫是氧化物、酸酐、有漂白性的物质
C.氢氧化钠是一元碱、易溶性碱、强碱
D.碳酸氢钠是钠盐、酸式盐、易分解的盐
10.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8分)下列物质中:①金刚石 ②石墨 ③冰水混合物
④纯净无污染的空气 ⑤红磷 ⑥白磷
⑦过氧化钠 ⑧氧化钠 ⑨胆矾 ⑩CuSO4溶液
?新制Fe(OH)3胶体 ?氧化钙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2)属于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的是__________。
(3)属于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是__________。
(4)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B.冰融化成冰水混合物
C.氧化钙溶于水 D.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E.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Cl晶体
12.(12分)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2)以H、O、S、N、K、B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3)从上表酸及氧化物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5分)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液体变为_________色,得到的分散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
(1)让光束通过该分散系,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淀粉遇碘水变蓝色,溴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沉淀。在半透膜袋里盛有淀粉和溴化钠溶液,将半透膜袋悬挂在烧杯内的蒸馏水中。
①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两者已完全分离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半透膜已破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分)(能力提升题)今有两标签模糊不清的试剂瓶,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三种方法对其鉴别。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盐酸是无氧酸,其他酸都是含氧酸。
2.【解析】选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是胶体的聚沉,东方明珠夜景和森林中的晨曦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都与胶体有关。
3.【解析】选B。A项,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B项,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对应的酸是HMnO4,是金属氧化物,故B对;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CuO、SiO2都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酸,故C、D不对。
4.【解析】选A、B。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C项错误;CuSO4·5H2O是纯净物,氧化钙是氧化物,不是盐,D项错误。
5.【解析】选C。C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是分解反应,而其他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均为化合反应。
6.【解析】选C。纳米碳的粒子直径为1 nm~100 nm。将其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虽然不如溶液稳定,但比浊液稳定,放置较长时间不会聚沉而析出沉淀。
7.【解析】选B。A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在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C项,FeCl3溶液加入到NaOH溶液中得到Fe(OH)3沉淀,不能制得Fe(OH)3胶体;D项,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因此不能用过滤法将胶体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规律方法】关于胶体易混点辨析
(1)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而不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2)Fe(OH) 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而不是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
8.【解析】选A、B。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胶体属于分散系而纳米材料则不是,B项错误;烟尘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胶粒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C项正确;豆浆是液溶胶,雾是气溶胶,都是胶体,D项正确。
9.【解析】选A。二氧化硫是有漂白性的物质,氢氧化钠是易溶性碱,碳酸氢钠是易分解的盐,这些均是物质的性质,所以B、C、D三项均错。
10.【解析】选B。半透膜完好无损,也就说明半透膜袋内的淀粉胶体没有透过半透膜,只是Na+和SO42-透过半透膜而进入烧杯内,因此只要证明烧杯内没有淀粉,就说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11.【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冰和水的成分均为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空气由氧气、氮气等多种成分组成,属于混合物;红磷和白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均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二者中钠、氧组成比不同,属于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化合物;胆矾是CuSO4·5H2O,是由铜、硫、氧、氢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uSO4溶液也由铜、硫、氧、氢四种元素组成,但其是由CuSO4和水组成的混合物;Fe(OH)3胶体是由Fe(OH)3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氧化钙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由(1)可知,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红磷和白磷均由磷元素组成;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均由氧元素和钠元素组成;胆矾和CuSO4溶液均由铜、硫、氧、氢四种元素组成。
(3)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4)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冰融化成水,Fe(OH)3胶体形成Fe(OH)3沉淀均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1)④⑩? ①②⑤⑥ ③⑦⑧⑨?
(2)①和②;⑤和⑥;⑦和⑧;⑨和⑩
(3)①和②;⑤和⑥ (4)B、E
12.【解析】(1)很明显,图中所示的图形是树状分类法。(2)注意复习初中学过的有关酸、碱、盐和氧化物的知识。
答案:(1)B
(2)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H2SO4或
HNO3
NH3·H2O、
Ba(OH)2或KOH
BaSO4、Ba(NO3)2、
KNO3、K2SO4(任写一种)
H2O、NO、NO2、
SO2、SO3、BaO、K2O(任写一种)
(3)BaO+H2SO4====BaSO4 +H2O
(或K2O+H2SO4====K2SO4+H2O,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3.【解析】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的,一定要控制温度和氯化铁溶液的用量。
(2)①淀粉溶液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只要向膜外的烧杯内加碘水不变蓝色,则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
②如果二者完全分离,半透膜袋里不含溴化钠,可以从半透膜袋中取少量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无浅黄色沉淀,则完全分离。
③如果半透膜破损,则膜外烧杯内的液体含有淀粉,可用碘水检验烧杯内的液体是否变蓝色。
答案:红褐 氢氧化铁胶体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胶体内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2)①取少量烧杯内液体,滴加碘水,不变蓝色
②从半透膜袋中取少量液体,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无浅黄色沉淀,则已完全分离
③若用碘水检验出烧杯中的液体含淀粉,则说明半透膜破损
14.【解析】鉴别淀粉和NaCl溶液可选用碘水或AgNO3溶液或利用丁达尔效应。
答案:(1)分别取两种液体少许注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淀粉溶液
(2)分别取两种液体少许注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色的为淀粉溶液,不变蓝的为NaCl溶液
(3)用一束光照射两种液体,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液体为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液体为NaCl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课件35张PPT。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和应用。1.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差异。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分散系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分散系中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初中学过的溶液:分散质分散剂2.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溶液胶体浊液二、胶体的性质、应用及提纯
1.性质和应用
(1)丁达尔效应。
①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
______________。
②成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
形成的。
③用途:丁达尔效应可用于_____与_____的鉴别。光亮的通路溶液胶体(2)聚沉。
①定义:
当向胶体中加入_________等物质时,可溶盐产生的阳离子或
阴离子所带电荷与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中和,从而使胶体微粒
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②聚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与胶体
微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应用:石膏、盐卤点豆腐;明矾净水;黄河三角洲的形成
等。可溶性盐加热或搅拌加入少量电解质(3)电泳。
①定义:在直流电场中,胶体微粒向_____________的电极定向移动的现象。
②原因:胶体分散质微粒细小,具有_______________,能较强地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从而使胶体微粒带电。
③用途:电泳电镀。带相反电荷巨大的比表面积2.胶体的分离提纯方法——渗析
胶体微粒的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利用半透膜将胶体和溶液进行分离。1.分散剂必须是液体吗?
提示:不一定。分散剂和分散质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常见的胶体体系有哪些?
提示:云、烟、雾、牛奶、豆浆、墨水、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体系中均有胶体。
3.胶体带电吗?
提示:胶粒由于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而带负电荷或正电荷,胶体本身并不带电,是中性的。有的胶体如淀粉胶体,其胶粒也不带电。胶体的性质
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丁达尔效应和电泳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胶体还能发生聚沉,胶体因具有这些性质而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胶体为什么比较稳定?
提示:(1)主要原因是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胶粒相互排斥,胶粒间无法聚集成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2)次要原因是胶粒小,质量轻,布朗运动剧烈,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2.已知鸡蛋清是一种胶体,现有三瓶无色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鸡蛋清溶液,根据已学过的知识鉴别它们。
【思路分析】鉴别物质时应先考虑物理方法,通过观察、闻气味等手段辨识物质,如果采用物理方法不能鉴别,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利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提示:(1)用激光笔照射这三瓶无色溶液,在与光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鸡蛋清溶液;
(2)用小试管分别取2 mL另外两种溶液,分别向里面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SO4溶液,另一种是NaCl溶液,方法不惟一,合理即可。3.除去NaCl溶液或Fe(OH)3胶体中的泥沙采用什么方法?
【精讲点拨】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可以通过如图所示加以记忆(A球代表浊液中分散质微粒,B球代表胶体中的胶粒,C球代表溶液中溶质):(1)浊液既不能透过滤纸也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溶质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2)胶体中的胶粒只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提示:根据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结合滤纸的孔隙大小可知,溶液、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因此除去NaCl溶液或Fe(OH)3胶体中的泥沙时应用过滤的方法。4.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红褐色沉淀又溶解,为什么?
【精讲点拨】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加入盐酸后,盐酸中和了胶粒上的电荷使胶体聚沉,继续滴加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提示: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盐酸,胶体先发生聚沉形成Fe(OH)3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Fe(OH)3沉淀又溶解。1.分散系中的“两个大小”和“两个只有”
(1)关于分散系的“两个大小”比较。
①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②分散系稳定性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2)关于分散质的“两个只有”。
①只有浊液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能透过;
②只有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和胶体不能透过。2.胶体的性质
(1)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2)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3)电泳现象:胶体微粒带电荷(淀粉胶体等除外),胶体微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4)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其方法主要有: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入电解质加入带相反
电荷的胶粒加热或搅拌正负电荷电性中和胶粒间斥
力减小加速胶粒
碰撞速率小
颗
粒
成
为
大
颗
粒
而
凝
聚【典题训练】
(双选)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是纯净物,溶液是混合物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解析】选C、D。A项,胶体和溶液都是分散系,整体呈电中性;B项,胶体和溶液都属于分散系,均为混合物;C项和D项的说法均正确。【变式备选】(双选)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光束通过淀粉溶液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光束通过蔗糖溶液时,则看不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溶液最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很不稳定,放置后很快会生成沉淀【解析】选B、D。A项,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均为澄清、透明、均匀的分散系;B项,溶液中溶质粒子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C项,蔗糖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D项,溶液最稳定,胶体属于介稳体系。【知识拓展】区分胶体和溶液时的注意事项
(1)区分胶体和溶液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来区分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
1 nm的分散系为溶液。
②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
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极其微弱,因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2)下列几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①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
②是否能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一、选择题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 )
A.都是稳定的液体 B.都是透明的液体
C.都是混合物 D.都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C。A项,浊液不稳定,溶液稳定,胶体属于介稳体系;B项,浊液不透明,溶液透明,胶体通常透明;C项,浊液、溶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D项,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2.(双选)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剂是水
B.呈红褐色
C.可完全电离成Fe3+和OH-
D.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可制备Fe(OH)3胶体
【解析】选A、B。A项,分散剂是水;B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C项,Fe(OH)3胶体不能完全电离成Fe3+和OH-;D项,长时间煮沸不能得到Fe(OH)3胶体,而是得到Fe(OH)3沉淀。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体有吸附性
B.将FeCl3稀溶液溶于冷水即可制得Fe(OH)3胶体
C.胶体的分散质颗粒可以透过滤纸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解析】选B。胶体分散质微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微粒直径小于滤纸的孔隙,能透过滤纸;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浊液最大(大于100 nm),溶液最小(小于1 nm),A、C、D项正确;制备Fe(OH)3胶体应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B项错误。4.下列各种物质中,常用渗析方法分离的是( )
A.CaCO3和Na2CO3溶液
B.NaCl和KNO3
C.油和水
D.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析】选D。渗析方法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选B。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D项是胶体的聚沉。二、非选择题
6.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____色,得到的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用激光笔照射该液体,从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了Fe(OH)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2)加入(NH4)2SO4溶液,(NH4)2SO4电离出的离子会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胶体聚沉;(3)向Fe(OH)3胶体中加H2SO4,除聚沉外,Fe(OH)3又可与H2SO4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加H2SO4后,胶体先沉淀,后溶解。答案:红褐 Fe(OH)3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1)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2)形成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NH4)2SO4电离出的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Fe(OH)3胶体聚沉
(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2SO4电离产生的离子使Fe(OH)3胶体聚沉后,电离出的H+又与Fe(OH)3沉淀发生中和反应使其溶解
(4)渗析课件53张PPT。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一、分散系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
2.组成
(1)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2)分散剂: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混合物3.分类
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以下三类:
完成下列连线:
【微点拨】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二、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__________。1~100 nm2.性质光亮的通路 散射胶体和溶液定向移动 沉淀酸、碱、盐加热搅拌【自我小测】
1.思考辨析:
(1)判断一种分散系是不是溶液,可通过观察宏观特征是否透明、均匀。
( )
分析:×。胶体也是较均匀、相对稳定的透明体系,外观与溶液无明显
区别。(2)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 )
分析:√。胶体、溶液、浊液三者的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3)氢氧化铁胶体能够发生电泳,所以氢氧化铁胶体带电。( )
分析:×。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是由于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电而非胶体带电。
(4)江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
分析:√。江河入海口的三角洲是由于土壤中的胶体遇到海水(盐溶液)发生聚沉引起的。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稀硫酸是溶液,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有尘埃的空气和墨水均是胶体。3.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最好方法是 ( )
A.电泳 B.观察 C.稀释 D.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D。鉴别胶体和溶液最好、最直观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4.除去蛋清中混有的少量Cl-的方法是 ( )
A.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B.过滤
C.电泳 D.渗析
【解析】选D。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却能透过半透膜,因此除去胶体中的Cl-应采用渗析的方法。5.(LK必修1·P39改编)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 )
A.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形成白色沉淀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中,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浑浊
【解析】选C。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当将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时,看到光亮通路的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一、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典题探究】(2015·衡水高一检测)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和溶液均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3点:
(1)胶体和溶液均是电中性的混合物。
(2)注意胶体和溶液均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解析】选C。溶液、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胶体微粒吸附带电荷离子,故A错误;胶体和溶液在加入电解质后均有可能产生沉淀,故B错误;胶体微粒是带电荷的,彼此之间存在斥力,所以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故C正确;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归纳总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性质的比较【点拨】(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是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2)通过丁达尔效应这种物理变化,还可以说明溶液和胶体这两种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拓展深化】胶体的性质及主要应用
1.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2.电泳现象: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带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利用此性质可验证胶粒带的正、负电荷。3.聚沉:
(2)应用:明矾与铁盐的净水,盐卤点豆腐,三角洲的形成。【补偿训练】1.(2015·莆田高一检测)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
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
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与胶体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解析】选B。铜是一种单质,A不正确;由信息“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可知,纳米铜性质更活泼,B正确;纳米铜和普通铜一样均是由铜原子组成,所以成分相同,C不正确;纳米铜由于与空气极易发生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D不正确。2.(2015·江阴高一检测)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 )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B.胶体粒子带电荷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C.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就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 nm。二、胶体的净化方法
思考探究:
将氯化钠与淀粉的混合溶液置于半透膜制作的渗析
袋中,放入流动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即可分离。
如图所示:
据此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上述操作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如何净化和提纯胶体?【归纳总结】
过滤与渗析的区别【典题训练】(2015·宁波高一检测)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淀粉溶液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2)碘使淀粉变蓝色。【解析】选B。因淀粉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则只要袋子不破损,淀粉就不会出来,加入碘水就不变蓝。【补偿训练】1.(2015·惠州高一检测)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
【解析】选D。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的方法就是渗析。2.(2015·石家庄高一检测)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2)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
(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 和 的方法除去。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解析】(1)CaCO3微粒不溶于水,则过滤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2)离子可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则用渗析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3)乙醇与食盐的沸点不同,则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蒸馏法;(4)过滤可除去泥沙,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过滤后蒸发滤液得到NaCl;(5)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则利用加热分解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答案:(1)过滤 (2)渗析 (3)蒸馏 (4)过滤 蒸发 (5)加热分解【备选要点】胶体所带电荷的判断方法
胶体本身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绝大多数在溶液中会吸附某些离子而形成胶粒带上相应的电荷。判断胶粒所带电荷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方法一:依据规律判断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方法二:依据两种胶体混合时的现象判断
带两种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会相互凝聚,而带同种电荷的胶粒相遇互不凝聚,故据此可判定胶粒所带电荷。
方法三:依据胶体粒子产生电泳现象判断
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均能产生电泳现象,规律为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向阴极(即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极)移动,带负电荷胶粒向阳极(即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一极)移动,可据此判定胶粒所带电荷。方法四:依据遇电解质溶液凝聚效果判断
由于电解质溶液存在带正、负电荷的离子,胶粒与其异电荷离子相遇可发生电性中和从而产生凝聚,故可据此推断胶粒所带电荷。【对点训练】
1.(双选)某胶体遇盐卤(氯化镁)或石膏水易产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硫酸钠溶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粒直径在10-9~10-7m
B.遇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铁胶体,可产生凝聚
C.胶体微粒带有正电荷
D.钠离子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钙离子和镁离子【解析】选B、D。由题意知:MgCl2、CaSO4使该胶体凝聚的效果比NaCl、Na2SO4好,显然是因阳离子不同引起的,故该胶粒带负电荷,可推知B、D正确。2.(2015·宿迁高一检测)胶体微粒往往通过吸附可以带有电荷,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土壤胶体微粒也带负电荷;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微粒带正电荷,如氧化铁、氢氧化铁等。请解答以下两题:
(1)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么作物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 。
①碳酸氢铵 ②硝酸铵 ③硫酸铵 ④氯化铵(2)在陶瓷工业上常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
是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为10-9~10-7m,然后插入
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 ,负极聚集 ,
理由是 。【解析】(1)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会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四种化
肥中,只有硝酸铵中阴离子含有氮元素,同种电荷相斥,土壤胶体不会
吸收 ,从而流失部分氮元素,故NH4NO3肥效最差。
(2)在混合胶体中,陶土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氧化铁粒子带正电荷,通
直流电后,分别向正、负两极移动。
答案:(1)② (2)陶土 氧化铁 因胶体中,陶土和氧化铁胶粒分别带
负电荷和正电荷,接通直流电源后,分别向正极和负极移动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实验的改进对于上述改进实验的说明:白线圈是自制电阻丝加热器,具体的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是
(1)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6 mL蒸馏水,再用胶头滴管向该试管中加入5~7滴饱和FeCl3溶液;
(2)将该试管放入自制的观察仪中加热至试管内溶液刚好沸腾(图2);
(3)待试管稍冷却后,取出该试管轻轻振荡摇匀便制得本实验所需的Fe(OH)3胶体(图3)。【合作探究】
分析上述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套装置,根据两者实验步骤的不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提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根据装置甲和装置乙,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能不能将氢氧化钠加入FeCl3溶液中制取?
提示:不能。若将氢氧化钠加入FeCl3溶液产生的是Fe(OH)3沉淀,而非Fe(OH)3胶体。(2)装置乙中实验改进装置用小试管和装置甲中用烧杯比较,有什么优点?
提示:装置甲中用烧杯作反应容器,容积大,所需蒸馏水用量较多,而装置乙用小试管作反应容器,药品用量少,大大缩短加热所需时间(35秒钟左右),提高课堂效率。
(3)装置乙与装置甲相比,乙中加热方式有什么好处?
提示:乙中加热方式更加安全,且乙中试管受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反应时间短。(4)如何验证装置乙中实验取得了成功?
提示:在图(3)观察仪中增加对FeCl3溶液和CuSO4
溶液的观察(如右图),结果此两种溶液均观察不
到丁达尔效应,说明实验过程中制得了Fe(OH)3胶
体,也证明了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探究总结】
1.装置乙与装置甲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点:
(1)用小试管作反应容器,药品用量少,大大缩短加热所需时间(35秒钟左右),提高课堂效率;
(2)将溶液先混合,再放入我们自制的观察仪中加热,简化操作步骤,受热均匀,安全,成功率达100%;(3)成功研制了丁达尔效应观察仪,且创新观察方法,增强实验效果;
(4)增加两组对比实验,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2.常见胶体的制备方法
(1)物理方法。
①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微粒直径为1~100 nm的细粉,然后加入分散剂中混合均匀。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等。(2)化学方法。
①Fe(OH)3胶体:向沸腾的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
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②AgI胶体:在不断振荡下,向KI稀溶液中滴加稀AgNO3溶液,可制得浅
黄色的AgI胶体。反应方程式为AgNO3+KI====AgI(胶体)+KNO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5·海口高一检测)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解析】选D。纳米级镊子的臂长7 nm正好位于1~100 nm,所以与之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胶体。
2.(2015·滨州高一检测)“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 ②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是胶体
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解析】选B。纳米碳的直径是1~100 nm,所以纳米碳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能透过滤纸,胶体是一种均一、稳定的分散系,静置后不会产生黑色沉淀。
3.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
X
Y
Z
A
酸
化合物
纯净物
B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解析】选B。酸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金属单质属于单质,单质又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的范畴,故D正确。
【补偿训练】(2015·淮北高一检测)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酸性氧化物
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
【解析】选B。氧化物包含在化合物中,A不正确;化合物包含酸性氧化物,B正确;溶液和胶体均属于分散系,二者是并列关系,C不正确;溶液包含在分散系中,D不正确。
4.(2015·武汉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径介于10-9~10-7m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有电荷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D.Fe(OH)3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下图的方法制备Fe(OH)3胶体
【解析】选C。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不单指胶体粒子,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
100 nm;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胶体区分溶液和浊液特有的现象是丁达尔效应;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氢氧化钠中得到氢氧化铁沉淀而得不到胶体,胶体一般通过水解得到,如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当中。
5.(双选)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一种液体,首先发生聚沉而产生沉淀,继续加入则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 )
A.硅酸溶胶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硫酸
D.0.5 mol·L-1NaOH溶液
【解析】选B、C。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若加入的电解质能与沉淀反应,则沉淀会溶解。
【互动探究】若将题干中的“Fe(OH)3胶体”变成“硅酸溶胶”,答案又将选什么?
提示:选D。向硅酸胶体中加入0.5 mol·L-1NaOH溶液时,由于NaOH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所以会使硅酸溶胶发生聚沉而沉淀,然后硅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沉淀溶解。
6.(2015·深圳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氯化铁溶液呈电中性,氢氧化铁胶体带有电荷
C.纳米材料的微粒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D.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
【解析】选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A不正确;胶体和溶液一样均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B不正确;纳米材料分散到相应的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纳米材料不是胶体,C不正确;氯化铁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可以使血液胶体发生聚沉,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2015·苏州高一检测)从一种澄清的Fe(OH)3胶体中取出四份,每份5 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标号。向1号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加(NH4)2SO4溶液,将3号试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将4号试管留作对比试样。观察各试管内的现象:1号、2号、3号试管内都出现了红褐色的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2号试管内的红褐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 。
(2)若向3号试管内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
(3)若向4号试管内慢慢滴加稀硫酸溶液,并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硫酸过量为止。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 。
【解析】(1)Fe(OH)3胶体中滴加Na2SO4或(NH4)2SO4溶液会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
(2)加热胶体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加入稀硫酸后沉淀溶解,形成棕黄色澄清溶液。
(3)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先聚沉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后来该沉淀又溶解,溶液变澄清。
答案:(1)Fe(OH)3
(2)红褐色沉淀溶解,形成了棕黄色的澄清液体
(3)先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后来该沉淀又溶解,溶液变澄清
【易错提醒】理解胶体性质时的注意事项
(1)胶体、溶液、浊液都呈电中性,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可能带正电或负电,不能说胶体带电。
(2)胶体性质相对稳定,浊液不稳定。
(3)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透过滤纸。溶液中的分散质可透过滤纸和半透膜,浊液中的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4)制备胶体时不能搅拌,否则可能会使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8.(10分)(2015·衡水高一检测)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怎样检验制得的物质是胶体??
。
(4)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
,
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
(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做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
(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解析】(1)FeCl3在冷水中水解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Cl3溶液遇浓NaCl溶液不反应,不会形成胶体。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3)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4)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6)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答案:(1)B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4)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5)B (6)A
【方法规律】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1)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来区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7~10-9m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0-9m的分散系为溶液。
(2)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极其微弱,因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2015·保定高一检测)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解析】选D。悬浊液不稳定,静置分层,故A不符合;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分层,故B不符合;胶体,较稳定,故C不符合;溶液是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故D符合。
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渗析法分离的是 ( )
A.NaCl和水 B.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
C.乙醇和水 D.碳酸钙和NaCl固体混合物
【解析】选B。渗析法适用于分离胶体和溶液,故B符合题意;NaCl和水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碳酸钙和NaCl固体混合物可采用溶于水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3.(双选)(2015·北大附属中学高一检测)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泥水混合物 B.豆浆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
【解析】选A、C。泥水混合物是悬浊液,蔗糖是溶液,均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
4.(2015·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胶体是纯净物
B.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不带电荷
D.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μm
【解析】选C。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是混合物,故A项错误;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胶体、溶液、浊液,故三者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B项错误;某些胶体粒子为多分子聚集体,在形成过程中会包裹某些带电离子,故使胶体粒子带某种电荷,但胶体体系不带电,故C项正确;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即10-3~10-1μm,故D项错误。
5.下列叙述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
A.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来沉淀逐渐溶解并消失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观察到一束光线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
【解析】选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是胶体的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故A不符合;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时,观察到一束光线,与胶体性质有关,故B不符合;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是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故C符合;胶体具有电泳性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与胶体性质有关,故D不符合。
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分散系里只能有一种分散质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都是均一、透明的
D.丁达尔效应可以分离溶液和胶体
(2)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分散系分为各种类型,例如根据分散质
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
的分散系叫作胶体,胶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作为
剂。
【解析】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即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大多数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但不能分离溶液与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生活中可作净水剂。
答案:(1)B (2)粒子直径大小 1~100 nm 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