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达标练习-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选段描写的是( )
A.保和殿 B.太和殿 C.中和殿
2.选段第一、二句话围绕 由 向 ,再向 依次介绍;第三句话围绕 ,介绍了 、 、 。
3.梁枋间彩画有哪些形态的龙?
4.太和殿为什么雕刻着这么多“龙”的图案呢( )
A.因为古时候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龙。
B.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课外阅读拓展。
未知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5.生命的构成元素有 、 、 、 、 、 等,它们来自于“ ”后元素的演化。
6.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
7.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
8.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②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课外阅读拓展。
童年的春节(节选)
冰心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9.“恋恋不舍”的意思是 ,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10.“我”屋墙上挂的是“ ”,上面的人物是“ ”,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 ”,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 ”。
1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作者家乡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热闹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什么“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滚铁环—致童年》,完成习题。
滚铁环——致童年(节选)
王小明
制作铁环,看起来简单,但是要把它制作成一个标准的圆环并不容易。也许是年龄小的缘故,我往往倒腾了老半天还是一个畸形的圆环。拿着它试着在地上滚,铁环左摇右摆、忽高忽低,样子很别扭,很难操纵。这个时候,我就蹲在地上,小声抽泣着。难受于自己的铁环不如人家的圆滑。大人看见了,就伸出援助之手,三两下就把铁环弄圆滑了。我便欢欢天喜地地找伙伴们玩去了。
由于做铁环的铁丝不够粗,玩着玩着,磕磕碰碰以后,铁环又成了畸形的圆圈。铁环滚起来又左右摇摆,忽高忽低,就像一个醉汉,你拉他往左边走,他偏往右闪去。这个铁环成了我的心病。
我多想跟耍赖聪一样,拥有一个黑而发亮,又十分厚重的铁环。耍赖聪有这样的铁环缘于他二伯是个电焊工。拥有这样的铁环是我当时的最大愿望,当一名电焊工成了我当时最大的理想。这样的铁环滚起来很有气势,一路“嗖嗖”的,像坦克一样威猛开去。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飞机中的战斗机。最终,我还是把自己的愿望埋藏在心底了,前后用过的几个铁环都是用锈迹斑斑的废铁丝做成的。
有一次,几个伙伴拿着铁锤敲一根废弃的电线杆,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裹在钢筋上的水泥敲掉。中午饭大家轮着回家吃,每个人都是扒拉几下饭,就匆匆赶回“工地”。战利品就是每人分得一两根细长的钢丝。分到的钢丝大概可以做两套铁环吧。应该不会再多了,因为那根电线杆本身就很瘦小。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么瘦小的电线杆了。
学会滚铁环以后,我们更多的是组织比赛。比赛办法非常简单,从平地的这头滚到平地的那一头,看谁最先到达。人多的时候,我们就进行接力赛。当时,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滚铁环,无论男女。接力赛前先要进行“黑白配”。“黑白配”往往要花掉一些时间,八人十人的要达到同样的“黑和白”并不容易。现在想想,当时不采取更简单的方法组织比赛。也许“黑白配”本身就是一项好玩的游戏吧。接力比赛开始了,场地上响起加油声、呐喊声,既紧张又刺激。我们像球类比赛一样,采用五局三胜制或七局四胜制。比赛往往比得欢烟袅袅,日落西沉,大人们各自喊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才善罢甘休。
13.第1自然段中,“我”“小声抽泣着”的原因是什么?( )
A.自己的铁环不如人家的圆滑。 B.自己制作铁环的技术不好
C.看到别人的铁环好而妒忌。 D.看到铁环又成了崎形的圆圈
14.大人为什么“三两下就把铁环弄圆滑了”,下列说法合适的是哪一项?( )
A.大人在敷衍“我们”小孩子。
B.铁环本来就比较圆,很容易把它弄得更圆滑,
C.大人的力气大,很容易弄圆滑。
D.大人学过电焊,不费什么力气就弄圆滑了。
15.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战利品”具体是指什么?( )
A.废弃的电线杆 B.两套钢丝做的铁环
C.自制的畸形圆环 D.一两根细长的钢丝
16.根据阅读任务,说说你的阅读方法。
阅读任务:“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的阅读方法:先 再找到相关内容,把 词语找出来:难受→
→ →
17.有人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两次细致地写了畸形的圆环左右摇摆难以操纵,这样写很啰嗦,你同意吗?请联系文本信息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开发太空资源宝库
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而且,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高远的位置、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也就是说,高远的位置也是一种资源。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我们利用位置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这种奇特的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以及细胞、蛋白质晶体的培养与生长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千米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含有10000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
另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太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胞的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40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太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8.文章第2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 种可利用的重要太空资源,分别是: 、空间微重力环境、 、高真空环境。根据这一内容,文中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互换位置会更合理。
19.如果我们想了解微重力环境对人类的帮助,可以重点阅读文章第 自然段,由这一段内容可知微重力环境对人类从事 是十分有利的。
2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义的是( )(多选)
A.研究表明太空资源是一座等待人类开发的富矿。
B.太空资源是指存在于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铁、硅等矿物质。
C.人类利用太空资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D.外层空间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1.文章第5自然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现代文阅读
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
①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他们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②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后来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荒凉寂寞,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③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来,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④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这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⑤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22.快速浏览文章,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把提纲补充完整。
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 推测火星有生命: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火星上水的来源: 给火星带来了最初的水
水潜藏在 中
火星上存不住水:火星对物体的 小,存不住水
火星之谜: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
23.如果你对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很感兴趣,你可以在快速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跳读到第 段和第 段,然后细致阅读。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得出结论: 。
24.为了弄清火星上存不住水的原因,我们可以选择的阅读方法是( )
A.运用提取关键信息法阅读第④段。
B.可快速浏览第④段。
C.阅读第④⑤段后查找资料。
D.运用信息归纳法阅读第②~⑤段。
25.如果你对火星之谜感兴趣,你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方台;正中;上;两旁;殿顶;盘龙;圆珠;宝座
3.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4.B
【答案】5.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6.原始地壳的出现
7.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8.列数字;列数字、举例子
【答案】9.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不舍
10.走马灯;三英战吕布;金鱼灯;白兔灯
11.元宵之夜,街上店铺的花灯都点起来了,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昼,观灯的人络绎不绝,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景象。
12.因为年过完了,要投入到学习中了。
【答案】13.A
14.C
15.D
16.快速读全文;描写心理活动;欢天喜地;羡慕;紧张又刺激
17.不同意。这两处写畸形的圆环左右摇摆难以操纵的句子,突出表现了“我”的铁环不如人家的铁环圆滑的特点。与下文耍赖聪拥有一个黑而发亮,又十分厚重的铁环形成对比,从而引出“我”渴望拥有一个圆滑的铁环的情感。
【答案】18.4;高远的位置;强宇宙粒子射线;5;6
19.4;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培养与生长
20.B;C
21.列数字;作比较;突出强调真空环境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答案】22.彗星和陨石风暴;矿物;吸引力小;可能有生命
23.①;⑥;火星目前并没有发现生命的存在
24.A
25.找与火星有关的资料仔细阅读,或就这样的问题与老师或家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