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5 09: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第二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2道小题,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8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愿望)
B.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幻想)
C.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奇迹)
D.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秘密)
2.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
A.“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这句话把豌豆比作囚犯,说明了最后一粒豌豆进入了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得不到阳光和自由。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是用反问的手法说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C.“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句话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形象地写出了蝙蝠耳朵和嘴被封住后,飞行时的混乱状态。
D.“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这句是排比句的使用,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蝴蝶的弱小,也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和着急。
3.阅读时,积极提出问题有很多好处,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能让我们的阅读更加主动,保持一种较为专注的阅读状态。
B.能让我们对课文的思考更深入,理解更加全面。
C.能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
D.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只要)有人告诉我蝴蝶的家在哪里,我(就)不着急了。
D.科学(如果)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5.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20世纪的新事物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B.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C.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
D.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彩虹。
6.馆内文创店售卖的书签上面有句话,意思是:想成为有智慧和才能的人,就要勤于学习,善于提问。这句话可能是什么 (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7.下面加点字和“白天明亮,夜间黑暗”的“暗”意思相同的是( )。
A.屋子里灯光暗淡。 B.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暗。
C.明人不做暗事。 D.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
8.“其他昆虫,如螳螂、蜻蜓、蜗牛,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呢 ”结合《蝴蝶的家》一文,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 )
A.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来的 B.从写法上提出来的
C.从得到启示的角度提出来的 D.从创作目的提出来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第9~13小题,第9小题9分,第10小题14分,第11小题4分,第12小题9分,第13小题4分;共40分)
9.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第五粒豌豆( )落到了裂缝里,( )它顽强地生长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
(3)科学( )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明,( )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14分)
我是热心小太阳,谁有困难我来帮!同桌洋洋很聪明,但不爱学习,我用:“智能士, , ”来劝告他;同学妙妙想制作书签,我贴心地帮她抄写名句:“ ,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朋友乐乐在学习上有了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向老师请教,我悄悄地在小纸条上写了:“
, ?”送给他……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
(4)雨点密集地喧嚷着。( )
12.语句训练。(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本题共9分)
(1)我们靠什么实现中国梦呢 靠的是弘扬中国精神。(照样子,写句子)
(2)科学家为科技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让人感动。(改为反问句)
体会下面这组例句在表达上的不同,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①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②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我许下一个愿望,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伤害和分离。
13.根据句子意思,写出四字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
(1)使刮风下雨,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
(2)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 )
(3)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
(4)形容纵横杂乱。( )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7~23小题,共24分)
(一)课内阅读,完成第17~19小题。(本题共6分)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4.“‘千里眼’‘顺风耳’在现实中是指什么 ”读选段,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 ( )(3分)
A.针对课文内容 B.针对课文的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D.针对创作目的
15.下列关于画“ ”的句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3分)
A.将20世纪的成就比作一夜间绽放的梨花,显示出变化之快。
B.将20世纪的成就比作无数梨花,说明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
C.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更有说服力。
D.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的辉煌成就,使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0~23小题。(本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昆虫学家和蝴蝶
①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有一位昆虫学家与他的战友们被困在列宁格勒。
②一天,这位昆虫学家看到营地不远处的树枝上停着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反复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法起飞。经验丰富的昆虫学家看出了其中的隐情:它一定是受伤了。
③昆虫学家轻轻地将蝴蝶从树枝上拿下来,带回营地,小心翼翼地给它上了药。两天后,蝴蝶康复了。昆虫学家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回了大自然。
④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
⑤昆虫学家和他的战友们发现,一夜之间,他们的营地前停满了蝴蝶,花花绿绿的蝴蝶在阳光下扑闪着美丽的翅膀,分外耀眼。
⑥昆虫学家研究昆虫多年,还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他将目光停留在了蝴蝶的翅膀上,突然他灵机一动: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不正是最好的“防护服”吗?昆虫学家激动极了。他想出了用几种颜色装扮军事基地的方法,给军事基地穿上了一件大大的“花衣裳”。因此,德军在飞机上看到的只是一片花草蝴蝶的海洋。尽管德军费尽心机,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然平安无事,这为他们赢得最后的胜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⑦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16.蝴蝶“反复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法起飞”,这是因为( )。
A.蝴蝶的翅膀沾水了。 B.蝴蝶飞累了。
C.蝴蝶受伤了。 D.蝴蝶很伤心。
17.第④段,“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中的“奇迹”指的是( )。
A.蝴蝶的伤好了。
B.那只受伤的蝴蝶又回来了。
C.营地前停满了蝴蝶,美丽壮观。
D.昆虫学家把蝴蝶放回了大自然。
18.第⑥段中,“昆虫学家激动极了”,这是因为( )。
A.军事基地平安无事。
B.蝴蝶来报恩了。
C.他发现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正是最好的“防护服”。
D.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19.军事基地平安无事,是因为( )。
A.军事基地建在海上。
B.战士们都穿着迷彩服。
C.昆虫学家巧妙地利用色彩骗过了德军。
D.战士们与德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把德军都给消灭了。
20.从文中看,“迷彩服”的设计启发来自于( )。
A.蝴蝶翅膀的色彩 B.花草树木的色彩
C.海洋的颜色 D.鲜艳的衣服
21.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一只蝴蝶带来成千上万只蝴蝶,它们在军事基地上空飞舞,用自己的翅膀保护了军事基地。
B.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昆虫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蝴蝶。
C.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昆虫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蝴蝶,并由此受到启发。
D.昆虫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蝴蝶,之后他们的营地前停满了蝴蝶,昆虫学家受这些蝴蝶翅膀色彩的启发,利用色彩保护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
四、习作。(本大题第22小题,共20分)
22.题目:同学们,如果把自己的班级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 想一想,你的同学和哪些动物比较像 什么地方像 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 请选出两三个你认为最有特点的同学写一写。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注意事项:请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第二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2道小题,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8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D )。
A.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愿望)
B.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幻想)
C.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奇迹)
D.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秘密)
2.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 B )。
A.“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这句话把豌豆比作囚犯,说明了最后一粒豌豆进入了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得不到阳光和自由。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是用反问的手法说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C.“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句话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形象地写出了蝙蝠耳朵和嘴被封住后,飞行时的混乱状态。
D.“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这句是排比句的使用,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蝴蝶的弱小,也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和着急。
3.阅读时,积极提出问题有很多好处,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C)。
A.能让我们的阅读更加主动,保持一种较为专注的阅读状态。
B.能让我们对课文的思考更深入,理解更加全面。
C.能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
D.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只要)有人告诉我蝴蝶的家在哪里,我(就)不着急了。
D.科学(如果)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5.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B )。
例:20世纪的新事物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B.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C.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
D.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彩虹。
6.馆内文创店售卖的书签上面有句话,意思是:想成为有智慧和才能的人,就要勤于学习,善于提问。这句话可能是什么 ( D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7.下面加点字和“白天明亮,夜间黑暗”的“暗”意思相同的是( A )。
A.屋子里灯光暗淡。 B.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暗。
C.明人不做暗事。 D.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
8.“其他昆虫,如螳螂、蜻蜓、蜗牛,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呢 ”结合《蝴蝶的家》一文,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C)
A.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来的 B.从写法上提出来的
C.从得到启示的角度提出来的 D.从创作目的提出来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第9~13小题,第9小题9分,第10小题14分,第11小题4分,第12小题9分,第13小题4分;共40分)
9.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不是 )眼睛,( 而是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第五粒豌豆( 虽然 )落到了裂缝里,( 但是 )它顽强地生长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
(3)科学( 不仅 )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明,( 而且 )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14分)
我是热心小太阳,谁有困难我来帮!同桌洋洋很聪明,但不爱学习,我用:“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 不问不知 ”来劝告他;同学妙妙想制作书签,我贴心地帮她抄写名句:“ 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朋友乐乐在学习上有了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向老师请教,我悄悄地在小纸条上写了:“ 人非生而知之者 , 孰能无惑 ?”送给他……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设问 )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引用 )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反问 )
(4)雨点密集地喧嚷着。( 拟人 )
12.语句训练。(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本题共9分)
(1)我们靠什么实现中国梦呢 靠的是弘扬中国精神。(照样子,写句子)
我们要怎样才能进步呢?要勤学好问,吃苦耐劳。
(2)科学家为科技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让人感动。(改为反问句)
科学家为科技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难道不让人感动吗?
体会下面这组例句在表达上的不同,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①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②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我许下一个愿望,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伤害和分离。
我许下一个愿望,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伤害,也没有分离。
13.根据句子意思,写出四字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
(1)使刮风下雨,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呼风唤雨)
(2)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 出乎意料 )
(3)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腾云驾雾 )
(4)形容纵横杂乱。( 横七竖八 )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7~23小题,共24分)
(一)课内阅读,完成第17~19小题。(本题共6分)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4.“‘千里眼’‘顺风耳’在现实中是指什么 ”读选段,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 ( C )(3分)
A.针对课文内容 B.针对课文的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D.针对创作目的
15.下列关于画“ ”的句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3分)
A.将20世纪的成就比作一夜间绽放的梨花,显示出变化之快。
B.将20世纪的成就比作无数梨花,说明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
C.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更有说服力。
D.用诗句来形容20世纪的辉煌成就,使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形象。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0~23小题。(本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昆虫学家和蝴蝶
①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有一位昆虫学家与他的战友们被困在列宁格勒。
②一天,这位昆虫学家看到营地不远处的树枝上停着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反复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法起飞。经验丰富的昆虫学家看出了其中的隐情:它一定是受伤了。
③昆虫学家轻轻地将蝴蝶从树枝上拿下来,带回营地,小心翼翼地给它上了药。两天后,蝴蝶康复了。昆虫学家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回了大自然。
④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
⑤昆虫学家和他的战友们发现,一夜之间,他们的营地前停满了蝴蝶,花花绿绿的蝴蝶在阳光下扑闪着美丽的翅膀,分外耀眼。
⑥昆虫学家研究昆虫多年,还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他将目光停留在了蝴蝶的翅膀上,突然他灵机一动: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不正是最好的“防护服”吗?昆虫学家激动极了。他想出了用几种颜色装扮军事基地的方法,给军事基地穿上了一件大大的“花衣裳”。因此,德军在飞机上看到的只是一片花草蝴蝶的海洋。尽管德军费尽心机,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然平安无事,这为他们赢得最后的胜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⑦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16.蝴蝶“反复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法起飞”,这是因为( C )。
A.蝴蝶的翅膀沾水了。 B.蝴蝶飞累了。
C.蝴蝶受伤了。 D.蝴蝶很伤心。
17.第④段,“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中的“奇迹”指的是( C )。
A.蝴蝶的伤好了。
B.那只受伤的蝴蝶又回来了。
C.营地前停满了蝴蝶,美丽壮观。
D.昆虫学家把蝴蝶放回了大自然。
18.第⑥段中,“昆虫学家激动极了”,这是因为( C )。
A.军事基地平安无事。
B.蝴蝶来报恩了。
C.他发现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正是最好的“防护服”。
D.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19.军事基地平安无事,是因为( C )。
A.军事基地建在海上。
B.战士们都穿着迷彩服。
C.昆虫学家巧妙地利用色彩骗过了德军。
D.战士们与德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把德军都给消灭了。
20.从文中看,“迷彩服”的设计启发来自于( A )。
A.蝴蝶翅膀的色彩 B.花草树木的色彩
C.海洋的颜色 D.鲜艳的衣服
21.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D )。
A.一只蝴蝶带来成千上万只蝴蝶,它们在军事基地上空飞舞,用自己的翅膀保护了军事基地。
B.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昆虫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蝴蝶。
C.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昆虫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蝴蝶,并由此受到启发。
D.昆虫学家救了一只受伤的蝴蝶,之后他们的营地前停满了蝴蝶,昆虫学家受这些蝴蝶翅膀色彩的启发,利用色彩保护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
四、习作。(本大题第22小题,共20分)
22.题目:同学们,如果把自己的班级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呢 想一想,你的同学和哪些动物比较像 什么地方像 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 请选出两三个你认为最有特点的同学写一写。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注意事项:请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