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课程单元:第三单元《常见的材料》
授课课题:第9课《纸》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纸的种类、了解纸的基本制作过程及主要原料;掌握纸的基本特性和用途;能够识别并简单描述不同种类纸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实践寻找答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纸这一传统材料的兴趣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成果、珍惜资源的意识;通过了解纸的循环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情境创设:教师手持一本书和一张纸巾,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两样东西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使用了纸这种材料,从而自然引入课题《纸》。
师:大家看,这本书和这张纸巾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对了,它们都是纸做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关于纸的秘密吧!
(二)新知探索(约20分钟)
1. 纸的种类与特性
- 活动一:“纸的展览会”——教师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纸样(如复印纸、餐巾纸、报纸、卡纸等),让学生分组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每种纸的颜色、厚度、手感等特性。
师生对话示例:
- 师:大家看看这张纸,它和我们平时写字用的纸有什么不同?
- 生:它很厚,摸起来硬硬的,像是卡纸。
- 师:很好,卡纸确实比一般的复印纸要厚且硬。那么,你们再摸摸这张纸,感觉怎么样?
- 生:这张纸很软,一揉就皱了,像是餐巾纸。
2. 纸的制作过程
- 通过图片、动画或简短的视频介绍纸的基本制作过程,包括砍伐树木、去皮破碎、蒸煮漂白、造纸机造纸、切割包装等步骤。
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其实,纸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很多步骤。首先,我们要从大自然中选取树木作为原料……(简述制作过程)
3. 纸的原料与环境
- 讨论纸的原料主要是树木,引导学生思考大量造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做到节约用纸、保护森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纸是用什么做的吗?对,是树木。那么,如果我们不停地砍树造纸,会发生什么呢?
(三)深入探究(约15分钟)
实验活动:“纸的力量”——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纸的不同折叠方式对其承重能力的影响。如比较平放、对折、卷曲等不同状态下纸的承重能力。
师:别看纸薄薄的,其实它也有很大的力量哦!现在,请大家拿起一张A4纸,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看看纸在不同形状下能承受多少重量。
(四)创意表达(约10分钟)
活动:“纸的变奏曲”——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不同类型的纸制作手工作品,如折纸、剪纸、纸贴画等,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过程。
(五)习题设计(约15分钟)
1. 填空题
- 纸的主要原料之一是_____。
- 纸的基本制作过程中,_____是将木材转化为纸浆的关键步骤。
2. 选择题
- 下列哪种纸最适合用来画画?( )
A. 餐巾纸 B. 复印纸 C. 报纸 D. 卫生纸
- 下列哪个不是纸的优点?( )
A. 可回收 B. 易燃 C. 可书写 D. 轻便
3. 简答题
- 描述一种你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品,并说明它的用途。
-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你认为我们可以怎样做到节约用纸?请提出至少三条建议。
(六)总结提升(约5分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纸的种类和特性,还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节约用纸、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珍惜每一张纸,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情感升华: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纸的历史小故事或环保人物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七)课后作业与拓展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并尝试用家中的废纸制作一件手工作品,记录下制作过程和感受。
2. 调查家人一周内使用的纸张数量,并估算一个家庭一年大约需要多少纸张。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一个家庭节约用纸的具体方案。
拓展活动:
1. “纸的循环利用”小课题研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课题研究,每组选择一个与纸的循环利用相关的主题(如废纸回收、再生纸制作、纸制品的环保设计等),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采访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并撰写研究报告或制作展示板报。
2. “无纸化生活体验日”:在学校的某一天设定为“无纸化生活体验日”,鼓励学生在这一天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纸张,如使用电子教材、在线完成作业、电子签名等,体验无纸化生活的便利与环保意义,并撰写体验日记或心得分享。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纸》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操作和创意表达等环节,学生不仅直观地认识了纸的种类和特性,还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过程与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调查等方式,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纸的原料、制作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通过组织节约用纸的活动和拓展研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愿意从自身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实验活动环节,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可能不够规范或准确,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可以提前进行实验操作示范,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完成实验并得出准确的结论。此外,在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的安排上,我也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确保作业的难度适中且具有挑战性,拓展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