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5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04 18:4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A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北京世园会百蔬园展示了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27个品种的羽衣甘蓝。羽衣甘蓝,别称“叶牡丹”,整个植株形如牡丹,色彩丰富,为游客带来颜色层次分明的蔬菜园艺视觉体验。这体现了( )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数量的多样性
2.“油菜花父子”——沈克泉和沈昌健利用野生油菜与本地油菜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油菜品种,造福当地百姓。这种培育方法利用了(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将盐碱地变为良田,一直是人们的梦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改良的海水稻已在一些海滨地区被广泛种植。海水稻的培育是利用了( )
A.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4.你喝过中药吗?植物中的金银花、鱼腥草、桑叶等,动物中的蝉、蟾蜍、蜈蚣等都可以入药,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科研价值
5.下面有关基因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热带雨林
C.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
D.为了丰富我国基因库,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6.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野生动植物,这体现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 )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市场价值
7.《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 B.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不得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污染,乱砍乱伐等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B.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C.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9.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0.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物种的适应性太弱
B.外来物种捕食了大量的本地物种
C.生物入侵后没有天敌,其繁殖后代数量过多
D.外来物种改变了原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1.2022年7月21日,在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主要以鱼类为食,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繁殖季节会游到上游岩石或鹅卵石较多的河段产卵。下列人类活动中,与长江白鲟灭绝无关的是( )
A.在长江中挖沙采石 B.实行禁渔期政策
C.修建各种水利工程 D.过往船舶排污
12.2022年7月更新的物种红色名录,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这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警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物种丰富,鲟鱼灭绝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13.分析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森林可以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B.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是森林被破坏
C.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的措施
14.下列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物种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
B.建立种质库,保护遗传资源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丰富食物来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栖息环境
15.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濒危动物迁地保护 B.大量引进外来生物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颁布保护生物的法律法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8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填空:
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湿地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是众多植物和动物(以水禽为主)的乐园,仅在我国就记录到湿地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请回答:
(1)上述文字描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__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_____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
17. (12分)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很多城市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
资料二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水禽为主。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1121种,野生动物1066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鸨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等34种。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丰富。资料中画线内容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多样性。
(2)黑鹳、大鸨属于鸟类,其身体呈_______型,体表被覆_______,前肢特化为翼,这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这体现了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3)保护黑鹳、大鸨等生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
(4)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会怎么做?____________。
18. (10分)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指的是_______的多样性;B指的是______的多样性;C指的是_______的多样性。
(2)明明一家人假期期间喜欢到各处去旅游,如到坝上草原去避暑、到白洋淀看荷花、到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看秋叶,这些旅游胜地体现出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建立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19. (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生态系统。
材料二:我国已知生物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 13.39 14.25 5.97 7.08 17.53 22 26.7 ≥10
材料三: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
(1)材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的多样性。
(2)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的多样性。
(3)材料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的多样性。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它包括陆地、[_________]和[_________]生态系统等。
20.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如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并且因树荫遮蔽地面的程度大大降低,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材料二:乱捕滥杀、乱砍滥伐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使我国生物多样性明显受到威胁。例如,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竟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材料三: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例如,一种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1)材料一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有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对生物资源___________开发和利用。
(3)材料三说明由于__________的入侵或引种到______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4)为了减少物种的丧失,可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2019北京世园会百蔬园展示了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27个品种的羽衣甘蓝。这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故选:A。
2.答案:A
解析:A.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沈克泉和沈昌健利用野生油菜与本地油菜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油菜品种,油菜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这种培育方法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B错误。
C.环境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C错误。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等,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无机环境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故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C不符合题意。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因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海水稻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D.直接价值包括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美学价值等,动物中的蝉、蟾蜍、蜈蚣等都可以入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A正确,D错误。
B.间接价值是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如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B错误。
C.潜在价值是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C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正确。
B、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应该是热带雨林,正确。
C、物种丰富。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在全世界现存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我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正确。
D、引进一些外来物种容易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物入侵现象,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题干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C正确;
D、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属于迁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D、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并不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不同的生物种类拥有不同的基因组合,这些基因组合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在宏观上的表现,B正确。C.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因此,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错误。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生物入侵就是指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导致其大量繁殖,从而破坏当地生态平衡,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1.答案:B
解析:ACD、在长江中挖沙采石、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过往船舶排污都会破坏长江白鲟的栖息环境,加速了其灭绝的进程。
B、实行禁渔期政策,有利于长江白鲟的生存和繁殖,与长江白鲟灭绝无关。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3.答案:B
解析:A.森林可以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是鸟类等野生动物居住的家园,A正确。
B.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B错误。
C.乱砍滥伐使鸟类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鸟类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其种类越来越少,所以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地打击非法猎杀、贩卖濒危物种的犯罪行为,从而保护这些物种的种群数量。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A不符合题意。B.建立种质库(基因库)来保存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保护濒危物种常用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存在很大的生态风险。外来物种可能适应能力强,没有天敌控制,从而大量繁殖,与本地物种争夺生存空间、食物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此外,外来物种还可能携带病原体,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在保护濒危物种时,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作为食物来源,C符合题意。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环境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进行保护和管理,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濒危物种的干扰和破坏,为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同时,自然保护区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和生态教育的场所,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迁地保护,A正确。B.引进外来生物,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生物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C正确。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正确。故选B。
16.答案:(1)物种;生态系统(顺序可换)
(2)遗传(或者基因)
(3)生物圈
解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述文字中的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人工湿地等体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植物2760种、湿地动物1500种左右(其中大约水禽250种、淡水鱼500种)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2)基因(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决定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7.答案:(1)物种
(2)流线;羽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宣传爱护动植物
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资料中画线内容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2)黑鹳、大鸨属于鸟类,其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这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这体现了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就地保护是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黑鹳、大鸨等生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4)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宣传爱护动植物。
18.答案:(1)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
(2)生物种类
(3)自然保护区
解析:(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因此,品种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由图可知,A指的是物种多样性;B指的是遗传(或基因)多样性;C指的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19.答案:(1)生态系统
(2)物种/生物种类
(3)遗传/基因
(4)生物圈;湿地/海洋/森林/农田/城市/淡水(合理即可);湿地/海洋/森林/农田/城市/淡水(合理即可)
解析:(1)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表格表述了大量的生物种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3)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材料三中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4)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20.答案:(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乱捕滥杀;乱砍滥伐;掠夺式
(3)外来物种;缺少天敌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合理即可)
解析:(1)材料一说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人类乱捕滥杀、乱砍滥伐以及对生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
(3)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会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4)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人类对生物资源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等均会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为减少物种的丧失,我们应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