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单元质检卷(B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2.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原、无垠的荒漠、神秘的湿地等,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3.“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药物都源自野生动、植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这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B.药用价值、直接价值
C.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D.潜在价值、间接价值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C.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5.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2023 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旨在倡导人们关爱野生动植物、加强物种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三个维度
C.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一切生物资源
D.毁林造田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7.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8.如图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下列对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
B.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C.环境污染也是导致生物多样减少的原因
D.外来物种入侵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无影响,不用考虑这一影响因素
9.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B.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等
10.2021年,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北迁,沿路的农田和设施受损。为缓解“人象冲突”,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大象建“食堂”,栖息地修复,为群众购买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等。下列做法你赞同的是( )
①保护野生象体现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②保护野生象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其栖息地
③保护野生动物就是要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④保护野生动物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基因多样性
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
C.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
12.野生金丝猴、朱鹮、银杉、珙桐等是我国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 )
A.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
B.将其移入动物园或植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C.建立它们的种质库
D.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13.白海豚与港珠澳大桥同框(下图),超级工程如巨龙飞跨,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嬉戏……记者幸运地邂逅10余头中华白海豚。“港珠澳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成功兑现,这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 B.建立种质库
C.就地保护 D.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1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主要指它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D.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生物种类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 (12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资料二:各地携手保护多样性,并取得成效。今年春天,在数量庞大的迁飞鸟儿中,天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鹳、震旦鸦雀等不少“稀客”光临北京。它们的出现,也成了首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
资料三:截至2020年10月8日,美国加州山火已经燃烧了近两个月,烧毁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大片土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近1.6万平方公里(将近北京市面积),已有53000多人流离失所。
(1)我们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资料二中体现了_________的多样性。
(3)加州山火烧毁了近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直接破坏了_________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被破坏会导致其他两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你能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2分)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 小麦是河南第一大农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省育成有“豫麦13”“郑麦9023”“矮抗58”等多个品种。其中,“郑麦9023”连续6年推广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并出口到新西兰,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突破”。
资料二 河南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蕨类植物有255种,裸子植物75种,被子植物4143种,包括中国特有植物66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有红豆杉、银杏、银缕梅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有金钱松、香果树等。
资料三 河南森林面积达604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14%;湿地总面积94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8%,湿地保护率达50.4%。其中,湿地类型丰富,囊括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四大类。
(1)资料一中小麦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资料二体现了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将资料二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两类:红豆杉、银杏和金钱松归为裸子植物,银缕梅和香果树归为被子植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三体现了河南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人人有责。
18. (11分)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地球上生物繁多,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生活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生活在海洋、有的生活在空中……
资料二:人类目前所认识和利用的生物资源只是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还有待开发。
资料三: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1)资料一能够说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由资料二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__价值;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节器”,这是因为森林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3)分析资料三,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场所是建立____________。
19. (10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反复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勉励大家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资料二:《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6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
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周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的最主要的威胁来自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
(1)长江流域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主,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_____多样性的丧失。
(2)水生动物在长江流域里繁衍了数万年,而近几十年来数量却迅速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_____(答一条)。当长江流域水质变得越来越差,人们过度捕捞时,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鳍豚等濒危物种灭绝,这必然会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对此,你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
(3)资料二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_____“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
(4)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______(请举一例)。
20.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人类目前所认识和利用的生物资源只是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还有待开发,这些生物在提取新药、改良生物品种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2% 17% 20%
材料三: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____价值。
(2)分析材料二可知,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动物园中圈养起来,但是这样做会导致藏羚羊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_____________(填“不可取”或“可取”)。
(5)请你提出两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共分16部,其中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表明动植物的种类很多。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符合题意。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含营养物质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解析: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雨量,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B。
3.答案:C
解析:“许多药物都源自野生动、植物”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答案:B
解析: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斑头雁、棕头鸥,C错误。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正确。
6.答案:B
解析: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C错误。
D.毁林造田会破坏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正确。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结合题图可知,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63%,A正确。
B.结合题图可知,鸟类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60%、偷猎占20%、外来物种入侵12%、其他原因占8%,表明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占60%,B正确。
C.为环境污染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它们的繁殖和生存。因此,环境污染也是导致生物多样减少的原因,C正确。
D.外来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因此,外来物种入侵对哺乳动物和鸟类会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A错误。
B.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B错误。
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威胁生物的多样性。而外来物种的合理引进能丰富我国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加强法制教育等,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①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野生象体现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正确。
②保护野生象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其栖息环境,正确。
③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物就是要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错误。
④保护野生动物要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确。
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就是基因多样性,A正确。
B.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B正确。
C.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称作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因此,屠呦呦用黄花蒿提取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2020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3.答案:C
解析:A.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不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A不符合题意。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减少人为干扰。又叫就地保护。因此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符合题意。
D.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都是很好的保护措施,但不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可排除,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所以遗传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就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C错误。
D.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D正确。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正确。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16.答案:(1)建立自然保护区
(2)生物种类
(3)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不捕杀鸟类,不破坏环境,植树造林等
解析:(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资料二中,数量庞大的迁飞鸟儿中,天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鹳、震旦鸦雀等不少“稀客”光临北京,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加州山火烧毁了近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直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被破坏会导致其他两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不捕杀鸟类,不破坏环境,植树造林等,通过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
17.答案:(1)基因
(2)生物种类;基因的多样性;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3)生态系统
解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所以资料一中小麦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了基因(或遗传)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可知,在河南植物资源中,蕨类植物有255种,裸子植物75种,被子植物4143种,包括中国特有植物66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这体现了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红豆杉、银杏和金钱松属于裸子植物,其种子裸露着,外层没有果皮包被;银缕梅和香果树属于被子植物,其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因此可以将资料二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两类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3)根据资料三可知,在河南省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体现了河南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答案:(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潜在;间接
(3)栖息地丧失;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解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材料一能够说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由材料二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节器”,这是因为森林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由上表材料三可知,栖息地丧失分别占哺乳类和鸟类丧失原因的32%和60%,故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场所是自然保护区。
19.答案:(1)基因
(2)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合理即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变差;建立自然保护区
(4)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合理即可)
解析:(1)长江流域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主,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2)水生动物在长江流域里繁衍了数万年,而近几十年来数量却迅速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据题图可知,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变差。“伞护效应”体现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等。
20.答案:(1)潜在
(2)栖息地丧失
(3)下降
(4)不可取
(5)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②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者(合理即可)
解析:(1)由“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还有待开发,这些生物在提取新药改良生物品种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
(2)由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栖息地丧失。
(3)把藏羚羊引入动物园中圈养起来,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会导致藏羚羊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
(4)消灭藏羚羊的天敌,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这种做法不可取。
(5)保护藏羚羊的建议: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②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