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任务群学历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任务群学历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5 09:10:36

文档简介

单元进阶规划
任务1 任务1:走进动物城:《小蝌蚪找妈妈》 课时数 第1课时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并联系课文语境正确辨析“教”的不同读音,写好“哪”和“肚”等左右结构的字。 2.能借助句末标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读好人物语气。 学 习 评 价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区分多音字“教”并准确运用。 2.能分角色读好人物对话。 3.借助图片,勾画相关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教教学重难点 圈画表示时间变化,小蝌蚪生长变化等关键语句,借助课后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一找“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完成字词检测单 疏通本课重难点,扫清字词障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课 中 研 学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寻人启事: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步骤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设置情境以“找人”为背景,串联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 评价:正确理解寻人启事的意思,读准课题。
学习任务一:一起认识小蝌蚪 对应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并联系课文语境正确辨析“教”的不同读音。写好“哪”和“肚”等左右结构的字。 步骤1:预习检测,认识外形 师:通过预习,孩子们你们了解到小蝌蚪是什么样子了吗?(指名学生说出描写蝌蚪外貌的句子。) (1)指名读句子。 教师板书: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灰” 引导学生发现:认真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记住这个“灰”字呢 教师讲解:“灰”是一个会意字,从火从手,意思是火灭了成为灰烬,可以用手拿。 过渡:这就是小蝌蚪,它的妈妈究竟是谁呢?让我们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步骤2:自读课文,认读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 预设1:指导读准“露着雪白的肚皮”中“露”的读音,这里读“lù”。 预设2:指导读准多音字“教”。 步骤3:我能认识多音字 (1)自学:
读一读,读好下面的句子。
选一选,这些词语中的“教”应该怎样读?
想一想,当它读不同读音时分别表示什么? ①读句子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 ②选一选 教师 教唱歌 教写字 教画画 教育 (2)互学: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3)展学:指名学生展示 教师小结:jiào原指手持棍棒教导小孩学习,如“教师”。读“jiāo”指传授某种技能。 步骤4:我能读好字和词 1.读准生词。 注意“脑袋”的“袋”这里读成轻声。 2.读准生字。出示单个的生字,你还认识吗?(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意图:在朗读中纠正学生读音。同时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教”,并能准确运用。 评价:1.准确拼读课文的生字。 2.读准“教”的不同读音,并能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教”读音的不同。
学习任务二:我来帮助小蝌蚪 对应目标2:能借助句末标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读好人物语气。 步骤1:理清故事层次 师:生字词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请你用“○”圈出来。 2.从这些小动物的帮助中,小蝌蚪得到了哪些关于它妈妈的信息,请你将有关的句子用“——”勾画出来。 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 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ppt出示鲤鱼和乌龟的话) 原来小蝌蚪得到了这些小动物的帮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老师读小蝌蚪的话,女生读鲤鱼阿姨的话,男生读乌龟说的话。 从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中,小蝌蚪得到了自己妈妈的哪些信息呢?(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大眼睛 绿衣裳) 小蝌蚪在找了鲤鱼阿姨,可她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它找到了乌龟,乌龟也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如果你就是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心情如何呢?(预设:越来越着急) 我们来当当小蝌蚪看看它是怎么问的,注意读好小蝌蚪的着急。 他们看见鲤鱼阿姨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从这两句话中的哪两个词也能看出小蝌蚪特别着急。(预设:迎上去、追上去) (3)提问:“迎”和“追”可以互换位置吗? (出示图片:两个箭头相对,两个箭头相背) 请同学借助图片说说他们的意思。预设:小蝌蚪和鲤鱼阿姨正面对话是迎上去,小蝌蚪在乌龟身体后面,所以是追上去) 原来不仅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蝌蚪能体会到它的心情,还能通过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也能感受到它的着急。 步骤2:分角色朗读 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用上这样的方法同桌合作读一读。 互学: 分配角色,一人当小蝌蚪,一人当鲤鱼阿姨或者乌龟。 想一想、说一说,你就是小蝌蚪或者鲤鱼阿姨、乌龟,说话时你在想什么?心情如何? 你会重读哪些词语?为什么? 一人读小蝌蚪的话,一人读鲤鱼阿姨或者乌龟的话。 展学:展示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价。 评价:字音准确,流利通顺 语气恰当 重读适当的词语
学习任务三:我能当好书法家 对应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并联系课文语境正确辨析“教”的不同读音。写好“哪”和“跳”等左右结构的字。 步骤1:根据字的结构将本篇课文的生字分分类。 说说你的发现:本篇课文大多数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关注“哪”和“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它们有哪些不同呢? (1)看一看: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想想该怎么写。 (2)说一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左窄右宽的字该怎么写。 “哪”:“口”窄,站左边;“那”宽,要舒展。横折钩,勿太长,悬针一竖站稳当。 “跳”:注意“足”与“足”的不同,以及“兆”的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足 ”窄,站左边;“兆”宽,要舒展。竖撇沿中线,撇尖要穿插。 写一写:教师示范写,学生描红后再临写。 评一评,再写一写。 意图: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在一年级已经学过,本单元出现了大量左右结构的字,但它们有所不同,可以让学生归类观察。 评价:1.正确说出“皮”的笔顺。 2.正确说出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宽窄和高矮的不同。
【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文章中找到了小蝌蚪变化的句子,再观察图片进行排序,按顺序讲清楚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在文章中提取信息,和图片进行对照,有理有据按顺序讲清楚一件事的过程。
课 后 拓 学 根据图片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想一想小蝌蚪为什么最终能找到妈妈? 设计意图:对当堂课的故事内容进行回顾,理清故事发展,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 乌龟 大大的脑袋 四条腿 大眼睛 两条后腿 披着碧绿的衣裳 黑灰色的身子 宽嘴巴 绿衣裳 两条前腿 鼓着大大的眼睛 长长的尾巴 尾巴变短 露着雪白的肚皮 尾巴不见了 借助图片按顺序讲故事
作业设计 基础性 导学精要对应课时
拓展性 朗读《蝌蚪》小诗,找出文中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探究性 《余韵悦耳》
特色化 读《守株待兔》的故事。 圈画出表示时间变化和农夫做的事。 根据圈画的内容给图片排序。 4.借助图片和自己勾画的时间变化、农夫做的事的句子,讲一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教学反思
任务1 走进动物城——游哇游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 课时数 2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借助图片观察青蛙的样子,联系生活,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披、鼓、露、甩”的意思,能正确运用运用“披、鼓、露、甩”,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扩充词语库。 2.圈画表示时间变化,小蝌蚪生长变化等关键语句,借助课后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讲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学 习 评 价 认真观察图片,通过朗读、做动作等方式正确理解“披、鼓”等动词的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运用“披、鼓”等动词。 能借助图片、关键语句和动词展开想象,能看图讲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观察青蛙的样子,联系生活,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披、鼓、露、甩”的意思,能正确运用运用“披、鼓、露、甩”。 2.借助图片、关键语句展开想象,能看图讲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找一找课文描写小蝌蚪和小青蛙都用了哪些“动词”,请你把它们圈出来,做做动作。 设计意图:圈出动词做动作,帮助学生感受动词的表达效果。 评价:能完整圈出相应的动词,并能作出相应动作。
课 中 研 学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借助图片回顾课文 步骤1:复习生字 1.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池塘 脑袋 黑灰色 游哇游 教小鲤鱼捕食 迎上去 阿姨 宽嘴巴 游哇游 乌龟 头顶 披着 游哇游 披着 鼓着 步骤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请你结合板书和图片说说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注意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设计意图:带有生字的四组词语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列的,学生在复习生字的同时,可以复现课文内容。排列图片顺序,既检测了课后习题,又再一次回顾了课文内容。经过两次唤起,突出教学重点,也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评价:1.正确拼读。 2.正确排序
学习任务一:跟着小蝌蚪学动作 对应目标1:借助图片观察青蛙的样子,联系生活,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披、鼓、露、甩”的意思,能正确运用运用“披、鼓、露、甩”,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扩充词语库。 步骤1:借助图片理解动词,感受动词的表达效果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青蛙,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样子吗? 2.出示课文中的话。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对比学生的描述,找到课文中用上了“披着、露着、鼓着”。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用上这些词语来形容小青蛙的样子呢? 自学:(1)借助图片,想一想这些动词的意思。 (2)根据你想的意思做做动作。 互学:边做动作边说这些动词的意思。 展学:一人做动作,一人说意思。 全班一起边读句子,边做动作,感受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师提问:用上这些用词,让你感受到了这只小青蛙怎么样呢?(可爱,让我准确知道了青蛙的样子) 教师小结:“披着”是衣服覆盖在肩背上,“鼓着”是“凸起”的意思,符合青蛙的特点。用上动词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青蛙的可爱。 3.选词填空,再试着说一句话。 披 穿 鼓 步骤2:联系生活,运用动词 1.照着样子,说一说 步骤3:扩充我的“词语库”。 体会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设计意图:再次借助图片,结合图上青蛙的外貌特点,感受作者动词使用的巧妙。同时基于学情,让学生先说短语,再说句子,在词和句之间架起桥梁,减缓坡度。降低难度。 评价:1.正确说出“披、鼓”等动词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说出带有这些动词的句子。
学习任务二:跟着小蝌蚪讲故事 对应目标2:圈画表示时间变化,小蝌蚪生长变化等关键语句,借助课后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讲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过渡:手指板书,小蝌蚪在得到了这些动物的帮助,最终找到了妈妈。 步骤1:读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们什么时候会蹦蹦跳跳的? 2.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手指小蝌蚪的样子和青蛙的样子)可是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完全不同,为什么它就能确定这就是它的妈妈呢? 师小结: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最后也长成了青蛙的样子。 步骤2: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1.提出要求: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教师相机板书) 2.学生朗读第2~6自然段写时间的句子。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自学: 排一排:根据图片,按照顺序给它们排序。 说一说:借助图片,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互学: 借助图片,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展学:小组派代表汇报。 小结:看来小蝌蚪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一步一步成长为了青蛙的样子,的的确确这就是它的妈妈。 教师总结并板书:我们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小蝌蚪变化的句子,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就能按顺序清楚地讲出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啦。(板书:按顺序) 步骤3:用上动词展开想象,讲故事 1.孩子们,你们成功的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它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找妈妈的故事,可是它却犯了难,你能帮帮它讲好这个故事吗? 2.自学:借助图片和提示,试着讲好故事。 3.互学:同桌之间借助图片和提示,根据评价标准,试着讲好故事。 4.小组上台展学。 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故事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既能有顺序的讲出故事,有能用上动词,让故事更生动。 评价:能用上表示时间变化和小蝌蚪变化的句子,有顺序的讲出故事。(2)根据板书展开想象讲出小蝌蚪问询“鲤鱼和乌龟的”对话(3)抓住特点用上动词,讲出故事 设计意图:将第2~6自然段放在一起教学,旨在突出整体性,便于梳理文中关于时间、小蝌蚪样子变化的句子,帮助学生借助这些信息和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突出教学重点。 评价:1.能正确提取表示时间变化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关键语句。 2.根据提取的信息正确的给图片排序。 根据图片和板书有序地讲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学习任务三:我能当好书法家 步骤1:练写“顶、眼、晴、肚、孩” “顶、眼、晴、肚、孩” 1.引导交流:认真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2.指导书写“孩”字。 (1)教师范写“孩”字,提醒:注意间架结构,左窄右宽;“子”末笔横变提,斜度大。 (2)学生描红一个,写后和前面的字比一比。 (3)学生再练写。教师提醒:注意写完一个比一个,再写时要注意写得更好。 3.学生自主练写“顶、眼、晴、肚、跳”。 (1)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参照“孩”字的书写要点,分别说说这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依次描红“顶、眼、睛、肚、跳”,然后再分别写一个字,教师巡视并相机给予指导。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练写“顶、眼、睛、肚、跳”,写完后先自己看看有没有进步,再同桌互相评价,比一比谁写得好。 设计意图:巩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提醒学生如何注意间架结构。 评价:1.正确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 2.梳理这些字书写时的要点。
【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观察图片抓住“披着、鼓着、露着”这些动词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小青蛙的可爱,也知道了青蛙的样子。用上这些动词就能说出小青蛙的特点,让我们讲故事时更加生动。
课 后 拓 学 “蹬、跳、蹦”这三个动词出现在文章中的哪里呢?它们能换顺序吗?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回文感受文章中作者动词的使用的精准。 评价:结合图片,发挥想象,思考小青蛙行动时的样子,说出不能换的理由。
板书设计 1.小蝌蚪找妈妈 四条腿、宽嘴巴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作业设计 基础性 1.请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语文书第4页课后题,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以及读一读,记一记词语。 3.《导学精要》对应课时。
拓展性 说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貌,用上课文中的“披、鼓、甩、露”等动词。
探究性 《余韵悦耳》
特色化 读《守株待兔》的故事,圈画文中表示兔子或者农夫动作的词语。 用上这些词语,再结合上一次讲的内容,将故事讲得更生动。
教学反思任务2 我当小导游——《有趣的动物》《识字加油站》 课时数 1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查资料,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 2.能安静倾听别人讲话,听清楚、听明白别人讲话等内容。 3.在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在别人表达结束后能运用“您好,请问”等礼貌用语,礼貌性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进行补充。 4.学习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词,读读认认并分类,同时联系生活来准备自己的旅行包。 5.在家人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采访等方式搜集并整理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小名片,并在课堂上与小伙伴们分享。 学 习 评 价 评价标准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安静倾听别人讲话,听清楚、听明白别人讲话等内容。 礼貌性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进行补充
教教学重难点 1.能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 2.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3.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通过查资料的办法,了解三种以上的动物特点。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深入了解它的特点。
课 中 研 学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动物森林,出发! 1. 放映动物图片,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 动物真有趣,小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挡一挡动物小导游,来介绍有趣的动物吧! 2.出发之前,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听。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有趣的动物) 课件展示几种有趣的动物,引起学生交际的兴趣。
学习任务一:说说有趣的小动物 对应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查资料,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 步骤1:范例引导,明确交际要求。 1.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有趣在哪里,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小组同学听,听的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2.再次出示放映动物图片,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从动物“有趣”的角度来介绍,可以是:特殊的外形(如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特殊的习性(鹦鹉会说话)、独特的功能(萤火虫能发出亮光)等。 3.口语交际要求: (1)说话者吐字要清楚。 (2)听讲者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4.打开思路,准备动物“有趣”素材。 接下来学生确定自己交际的内容,选准有趣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想一想,准备的内容怎么讲能够表达得更清楚。 这是为正式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有话可说,知道应该怎么去说。 评价标准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名称说话吐字清楚能介绍两个及以上有趣的地方
步骤2:示范介绍,礼貌提问或补充。 对应目标2:能安静倾听别人讲话,听清楚、听明白别人讲话等内容。 过渡:下边是小狮子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了,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就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都能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1.说一说小狮子从几方面介绍了自己? 名字 样子 特点 习性 2.自己练说: 如果让你介绍萤火虫,你打算介绍它的哪些特点,先说什么,自己练一练。 3.教师出示补充材料: 出示材料:萤火虫六条长腿的末端长着锋利的“小刀”——其实是六个小钩。这小钩可以“倒立”!还可以充当武器,来刺伤对方。这些“小刀”,等同于它的牙齿。上面有一些小“手”,当萤火虫攀爬时,这些小“手”就会张开带它去想去的地方。 4.展示交流: 萤火虫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萤火虫。我长着一对长触角,尖尖的小脑袋,小黑珍珠般的眼睛嵌在脑袋两边。我会发光,发光的地方在屁股那儿呢。我有六条长腿,末端长着锋利的“小刀”——其实是六个小钩。这小钩可是我的宝贝呢:可以“倒立”!不过,我可不喜欢这样。它还可以充当武器,来刺伤对方。有了这些“小刀”,我是吃嘛嘛香,因为它等同于我的牙齿。上面有一些小“手”,当我变成攀爬者时,这些小“手”就会张开带我去想去的地方。 思考:萤火虫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步骤3:人人参与,自主评价 对应目标3:在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在别人表达结束后能运用“您好,请问”等礼貌用语,礼貌性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进行补充。 导学评价单: “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评价单我能讲清楚 共( )有趣在哪讲清楚 吐字清楚,音量适中我会提问 共( )微笑注视,态度好。“请”在前,“谢”在后。不明白,问清楚。肯定他人,再补充。 来给 涂色:能做到 ;有时能做到,偶尔做不到 ;做不到,还需努力 。
1.小组合作介绍。 可在2人小组内进行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做到吐字清楚,不啰嗦,倾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性地提问或补充。 (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2.小组推荐介绍。 展学,小组汇报。 先出示交际的内容,再补充材料,让学生抓住“有趣”二字去说。学会要抓住动物突出的特点去说。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了说和听的能力。 评价标准能说出小狮子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能说出萤火虫的样子、特点和习性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习任务二:当当小导游 对应目标4:学习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词,读读认认并分类,同时联系生活来准备自己的旅行包。 小小的池塘里,有穿着红衣的鲤鱼妈妈,有四条腿的乌龟。那青青的山岭中、绿绿的森林里,又有哪些有趣的动物呢 小导游们,我们一起出发去看一看吧! 步骤1:看看小蝌蚪的旅行包。 小蝌蚪又要出行啦,鼓着大眼睛的青蛙妈妈帮他精心准备了一个旅行包,我们一起去看看旅行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吧。 示例: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帐篷 指南针 (1) 图文结合读一读。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由认读;然后让学生互读互评;最后学当小老师,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认读生字的。 (2)联系生活说一说。 旅行包里为什么要放上这些物品 (3)准备我的旅行包。 除了以上这些物品,你还想带上什么呢 说说理由。 步骤2:开始小动物见面会 对应目标5:在家人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采访等方式搜集并整理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小名片,并在课堂上与小伙伴们分享。 (1)准备:在家人的帮助下,搜集整理小动物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注意发现动物的“有趣”,并制作动物小名片。 (2)小动物见面会。 我会想:播放小青蛙或某个小动物介绍自己的录音,同学们认真倾听后想一想,再说一说。 我会说:同学们互相介绍“有趣”的小动物,吐字要清晰,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还可以借助图片来有条理地讲述。 我会听:小伙伴介绍的时候,要学会微笑着注视对方,专心倾听,如果有想法,可以提问或补充。 小动物介绍结束后,将动物小名片布置在“有趣的动物”展板上,供大家课后继续阅读学习。 采用评价单的方式,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孩子们能清楚根据评价标准给他人打星,同时也能根据评价标准反观自己的表现。 评价标准我能讲清楚我会提问认真倾听
【归纳总结】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表扬一下自己。其他的小朋友还没有看过我们的表演,我们回去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
课 后 拓 学 1.介绍有趣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 )、( )、( )和( )说说。 2.你认为萤火虫最有趣的地方是( )。 3.本次说话的要求是:( )、( )
板书设计 有趣的动物 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查资料了解一种有趣的动物,给家人介绍一下。
拓展性 尝试用文字记录要点,把动物有趣的地方说得清楚流畅。
探究性 余韵悦耳相关内容
特色化 绘制一幅动物介绍卡,有能力的同学辅助文字介绍:动物有趣在哪里。
教学反思单元进阶规划
任务6 逛逛植物园——乘着风儿去远方《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时数 1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她、娃、识、知、如”等6个字。 结合插图与关键词,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到三种植物妈妈的传播方式,初步理清课文内容。 学 习 评 价 能熟练地认读生字,流畅地朗读课文。能够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教学重难点 1.在语境中准确识记多音字“为、得” 学生通过对比、换词的方式能积累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乘着、挂住、炸开”的意思,感受种子传播的画面感。 辨析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不同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上传视频 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
课 中 研 学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 想知道答案吗?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1)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2)植物妈妈的办法可以用来干什么?    (3)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利用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乐意阅读的欲望。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思考走进课堂。 【评价】积极思考发言
学习任务一:和植物宝宝一起认生字 对应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在语境中准确识记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她、娃、识、知、如”等6个字。 步骤1:预习检测,认识外形  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读完的同学请把笔收好,有的同学圈出了不认识的字,那我们同桌合作学习学会它,先来看看学习建议: a教一教:同桌互相帮助,借助拼音教一教不认识的字。 b拼一拼:同桌俩人拼读一遍认字表中的生字。 听清要求了吗?好,开始吧。  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步骤2:合作学习,认识多音字 1.你们合作得真好!现在请大家轻轻把书合好!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认字表中有两个蓝色的字,它们是多音字,为有哪两个读音?(wéi wèi)你能把这个多音字送回到句子中你能读准确吗? ①(先让学生找到句子,在出示课文句子)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②因为(wéi wèi))认识了许多字,所以能阅读流畅。 在这句话中还有个多音字,你们发现了吗?你能读对他们吗? 自学:“得”有几个读音?(de dé和děi ) 互学:这三个读音你都读对了吗?能把这个多音字送回到句子中你能读准确吗? ①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děi de dé)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②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děi de dé)不到它。 ③小明跑(děi de dé)得真快呀! 展学: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别这几个读音的。 2.字音读准确了,课文中的词语你们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带读? 植物 告别 四海为家 翅膀 旅行 田野 乘着 纷纷 出发 苍耳 铠甲 皮毛 炸开 观察 粗心 准备 降落伞 豌豆荚 6.刚才几组词同学们认读得真好!看你们读得这么好,小猴子准备用桃子款待你们,我们一起帮它摘桃子吧! 7.还有一些字宝宝很淘气,藏在了这些植物的后面,我们快把它们请出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提高“我会读”的自信心。【评价】正确拼读、识记生字、课文 【设计意图】辨析多音字,现在让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再给出为字另外的读音。辨析“得”字则让孩子们利用三学进项讨论,并要说出自己市怎么区分着三个读音的。 【评价】能正确辨析 能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小老师带读识记词语 【评价】能认真跟读,读准确
学习任务二:和植物一起旅行 对应目标2:结合插图与关键词,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步骤1:随文识字,词语宝宝我会读 1.带回课文中,出示以下句子读一读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2.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出示“更”字,理解意思,识字生字。 回顾旧知理解更: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雨点儿》 3.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辨别同音字“它、她、他” ①下课了,同学们跑向操场,( )们有的跳绳,有的 踢球,还有的踢毽子。 ②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③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 )。 步骤2:观察图片,传播种子有妙招 自学:仔细观察图片,圈一圈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种子,连一连它们种子的特点。 2.互学,根据图片和提示,同桌自己相互说一说。 导说小助手:结合课文,我会说:“__________种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它靠__________来传播种子。” 3.展学,下面的同学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步骤3:总结传播方式 蒲公英、苍耳、豌豆的传播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三种动物传播的画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小老师带读识记词语 【评价】能认真跟读,读准确 【设计意图】在文中中识记词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在句子和不同语境中理解同音字,能填空分辨词语。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大致写了什么。做重要的知道植物妈妈的再哪方面有办法,明确传播种子 【评价】积极思考,举手发言
学习任务三:我是小小书法家 对应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在语境中准确识记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她、娃、识、知、如”等6个字。 1、指导书写生字“法、她、娃、识、知、如”。 分析生字,都是左右结构,有什么不一样。 “法、她、娃、识”左窄右宽,知、如左右同宽 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展示评价,再练习 【设计意图】对比左右结构中的不同点 【评价】 坐姿标准 占格正确 笔顺正确 间架结构美观
【归纳总结】在本课中主要在积累词语,识字生字,认识汉字还是二年级的重要内容,但是着重于随文识字,借助课文理解词语,学生自主识字。然后对卡尔维诺有一个整体把握和感知,为第二课时的动词学习做准备。
课 后 拓 学 找到课外其他左右结构的字,观察他们的特点。 积累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动词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乘着 传播方式 苍耳——挂住 豌豆——炸开
作业设计 基础性 导学精要对应第课时
拓展性 雅韵童声
探究性 余韵悦耳
特色化 利用课文当中的“乘着、挂住、炸开”形容其他相关的事物,写成一首小诗
教学反思
任务1 《植物妈妈有办法》——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第2课时) 课时数 1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9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通过对比、换词的方式能积累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理解“乘着、挂住、炸开”的意思,感受种子传播的画面感。 3、仿照课文句式,运用动词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 习 评 价 准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词语架设植物妈妈+通过什么方式(借助谁的力量)+帮助孩子怎样出去(找准动词)”表达结构,并能够根据这样的结构背诵课文。学生通过对比、换词的方式能积累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乘着、挂住、炸开”的意思,感受种子传播的画面感。 可以仿照课文句式运用上准确的动词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对比、换词的方式能积累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乘着、挂住、炸开”的意思,感受种子传播的画面感。 2.学生借助图片提取信息,找准植物传播方式,架设植物妈妈+通过什么方式(借助谁的力量)+帮助孩子怎样出去(找准动词)”并能够根据这样的结构背诵课文。 3.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句式,运用动词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回顾旧知,做一做所学的词语 卡片
课 中 研 学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复习生字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词语,再来读读这些美丽的词语吧!(PPT出示学生读词。) 回顾“得、为”多音字用法 请你选出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①作为(wéi wèi)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②她跑得( de dé和děi )多快呀! ③同学有困难我们得( de dé和děi )帮助他。 ④爸爸妈妈为了(wéi wèi)我们生活得更好再努力地工作。 ⑤好好学习我们就会获得( de dé和děi )知识。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记忆 【评价】 能准确、快速地找到读音。
学习任务一:和植物一起旅行 对应目标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通过对比、换词的方式能积累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理解“乘着、挂住、炸开”的意思,感受种子传播的画面感。 步骤1:植物动作我理解 1.结合图片,理解“乘着、挂住、炸开”的含义 看来,我们的植物们要准备出发了。请大家自读课文第2、3、4小节,看看分别写了哪几种植物要去旅行,用笔画出来。 2.老师在黑板上贴蒲公英、苍耳和豌豆的图片。 现在,我们来看看植物妈妈们是怎么做的吧! 步骤2:植物旅行我来说 1.自学: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4小节,在文中进行勾画,①三位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 ②它们的孩子们分别是怎么离开? 互学:出示课文中三幅图片,小小组成员仔细观察: ①号说一说“乘着风”“挂住”和“炸开”是什么意思,②号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乘着风?“挂住”可以换成“勾住”、“拽住”吗?豆荚“炸开”可以换成豆荚“裂开”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评价】 流畅、自信表达。 【设计意图】朗读是体会文章的重要办法,已经在一年级声测中学过读出疑问语气,这里再做巩固 【评价】读好疑问语气 【设计意图】利用插图理解蒲公英,根据降落伞的作用理解蒲公英妈妈的爱 【
学习任务二:植物的歌儿我会唱 对应目标2: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9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我们对三种植物的传播方式已经非常了解,(出示三段课文内容,)对比三段我们发现开头都是什么? 生答:植物妈妈 2、没错植物妈妈怎么样呢?对的,帮助孩子出发,首先我们要找到式“哪位植物妈妈” 3、我们有发现了三种植物的传播方式一样吗?生答:不一样。他们传播的方式不一样,分别是“被风吹出去,被动物带出去,被太阳晒开”我们可以总结为“通过什么方式”其实就是借助了谁的力量。 4、最后,我们体会了“乘着、挂住、炸开”三个动词,我们可以总结为“孩子怎样出去”在这里我们是找准的“动词”,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地最重要的内容。 5、请你试着用“植物妈妈+通过什么方式(借助谁的力量)+帮助孩子怎样出去(找准动词)”说一说每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6、老师相信你对课文已经非常了解了,可以尝试着背一背。想着我们刚刚总结地关键信息,能更加帮助我们背诵哦! 学习任务三:仿照课文说一说 对应目标3:仿照课文句式,运用动词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步骤1: 自学:观察图片,说说它们的种子是什么? 步骤2: 互学:仿照课文,同桌之间说一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导说小助手:柳树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毛茸茸的外套。只要____________,孩子们就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妈妈的办法更妙,她让孩子____________。 3.展学。 【设计意图】 。 通过总结,发现“植物妈妈+通过什么方式(借助谁的力量)+帮助孩子怎样出去(找准动词)”来梳理课文,从而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运用表达说话 【评价】能积极思考,发言 6、【设计意图】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仿照课文句式,运用动词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要进行动词的选择,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会用动词,知道动词的准确性,
【第3学程】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复习上一节课生字的写法 对比“法、脚”,教学“毛、更、它”注意更的笔顺,第六笔是竖撇穿通。脚是左中右结构,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练习书写,进行展评 【评价】 坐姿标准 占格正确 笔顺正确 间架结构美观
【归纳总结】第二课时主要对于动词的学习和把握,学生找到动词,通过插图感受与动词的画面感,通过对比换词理解动词的准确性。有能力的学生在对动词进行运用,准确选择动词。通过课文的归纳进行背诵。
课 后 拓 学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拓展性
探究性
特色化 寻找课文中的三种植物,并用视频形式记录下他们的传播种子的方式(蒲公英除了风吹,我们可以用嘴巴吹,苍耳的传播可以挂在人的人类的身上传播。在生活中体会“乘着、挂住、炸开” 准确性。
教学反思任务6 逛逛植物园——梅花 课时数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学 习 评 价 能够了解左右结构生字的构字规律。 能够大致理解《梅花》的意思,积累并背诵。 能够借助拼音读故事,明白故事中的奥秘,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教教学重难点 1.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在导读视频中了解左右结构的生字有时候左窄右宽,有时候左宽右窄。 左右结构的生字的写法是学生的已知内容,学生应在课前巩固。
课 中 研 学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节课秋游的经历带给我很多快乐!拥有知识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多方便。这节课,我继续踏上学习之旅。 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任务一:小水滴剧场——讲讲小企鹅的故事 对应目标1: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生字。通过之前的单元导读视频,我们发现本单元很多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1.看提示 写好左右结构的生字要注意什么呢? (1)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 别”。 2.小朋友,观察上面的生字的部件,说说左右结构的生字什么时候左窄右宽,什么时候左宽右窄? 自学:说一说上面生字的组成部分,想一想,生字的哪个部件比较窄? 互学:与同桌讨论说一说你的发现。 展学:选一名学生说一说你的发现。 3.如何写好左窄右宽这些字,除了宽窄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4.评一评。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已经写过这些生字了,请你给同桌评一评。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宽窄一星、高低一星、穿插一星。 (2)没有写好的请修改。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请以观察到左右结构的生字“作 都 法 别”的差别,但是难点在于学生不知道部首在生字中会产生变形,缩小自己这样的规律。学生明白这样的规律后,学会书写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生字会更加规范。】 1.学生能够观察到有的生字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法”,有的左宽右窄,如“都 别”。 2.学生主动探讨左右结构生字的构字规律。 3.学生能够根据宽窄、高低、穿插规律写好左右结构的生字。
学习任务二:逛逛植物园——背一背《梅花》 对应目标2:背诵积累古诗《梅花》。 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忍不住称赞,就如同你们称赞认真的小朋友写的生字。宋代诗人王安石也为我们送来了《梅花》,请你们试着读一读。 出示《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拼拼读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凌、墙”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数”和“枝”。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听老师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是写哪个季节的,你能借助图画大致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诗意: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男声女声比赛读。请小朋友们试着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梅花再怎样的情况下开放的呢? 师总结:在这么寒冷的冬天,梅花依然能够热烈地绽放,还传出了阵阵芳香。诗人赞美了梅花的不害怕严寒的高尚品格。 看图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味,品读梅花的美丽与香气。借助感官和想想,把学生带入古诗的画面中,品味梅花不怕严寒的高尚品格。 能够大致理解《梅花》的 意思。 能够熟读并背诵。
【归纳总结】 原来读故事这么有趣,它藏着大自然的许多秘密,小朋友们课下也可以多阅读,增长自然知识,就不会遇到小企鹅和狮子这样的麻烦啦!
课 后 拓 学 读一读老师推荐的《科学小故事》,尝试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板书设计 梅花 美丽 香气 不畏严寒
作业设计 基础性 1.背诵《梅花》
拓展性 2.读一读老师推荐的《科学小故事》,尝试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探究性 《余韵悦耳》
特色化 开展科学科学小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知道的科学小知识最多。
教学反思单元进阶规划
任务3 探索水世界——小水滴变变变《我是什么》 园地《字词句运用》 课时数 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认识“晒、极、傍、越、滴”等5个生字,写好“极、傍”等7个左右结构的字,能通过画出左右分区的方法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并将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左右结构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事物本身的特点,辨析“落、飘、打”等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并能再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事物特点准确使用“落、打、飘”。 3.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用横线勾划第一、二自然段有变化的关键信息联系图片理解“云、雨、雪”的不同状态及来源。 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 习 评 价 能准确的认读生字,能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要求写的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事物本身的特点,辨析“落、飘、打”等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并能正确运用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横线勾划第一、二自然段有变化的关键信息,联系课文插图,说清楚“我是什么”能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知道汽、云、雨等是水的不同状态。
教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事物本身的特点,辨析“落、飘、打”等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并能再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事物特点准确使用“落、打、飘”。 2.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用横线勾划第一、二自然段有变化的关键信息联系图片理解“云、雨、雪”的不同状态及来源。 。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1.学生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分好自然段。 2.完成生字词检测任务单。 3.画一画文中不同时候的“我” 评价标准能标出自然段,熟读课文,读通课文。能完成任务单,字词大部分过关。 能画出文中不同状态的“我”
课 中 研 学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上课,师生问好 师:(表扬学习用具准备好了的同学) 同学们坐得可真端正,老师想用一个视频来奖励大家,我们一起看看吧! 老师播放有关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动画视频。 2.(视频看完)这就是我们厉害的孙大圣—— 生: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师导入新课: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神奇本领,真厉害呀!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课里藏着一位“魔术师”,它也很会变呢!它到底是谁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是什么 3.师板书课题“我是什么”,学生举起右手一起书空。 指名让学生读题目,边读边思考思考∶本课的题目与以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试着读一读前一课或者后一课的题目?以及如果把“我”换一换,读一读,这应该是怎样的语气?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的题目中提出了问题,在句子中后面一般跟的是问号,所以我们读的时候需要带有疑问语气。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回答得很完整 4.师指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读课题。 那让我们带着疑问语气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的题目 师生齐读“我是什么” 5. 再读题目,教师引导∶那“我”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生比较熟悉课文内容,表示回去有预习能读准生字字音
学习任务一:和小水滴一起学字 对应目标1:认识“晒、极、傍、越、滴”等5个生字,写好“极、傍”等7个左右结构的字,能通过画出左右分区的方法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并将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左右结构的字。 步骤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课文一边拼读本课生字的音节,把生字多读几遍。(可以遮住拼音,检验自己对生字的掌握) 步骤2:游戏分组识字 引导: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小水滴想把他最喜欢吃的桃子送给大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这些桃子里藏着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 (1)出示第一组生词“水滴、小溪、海洋、淹没”。 老师想请刚刚交流得最认真的小朋友来读 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你们发现这组词语中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大部分都有三点水,词语连起来读都与水有关。 教师讲解:这些词都和水有关。我们在上学期字源识字中也学到过“三点水” 一滴滴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就成了——(生)小溪, 小溪汇聚成——河流,流向广阔的海洋。 “水滴、小溪、海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 谁知道“淹没”是什么意思? 生:(大水漫过,盖过) 开火车认读词语。 (2)出示第二组词语 “太阳一晒、奔跑、冲毁、猜猜”。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请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 思考:这一组词语又与什么有关? 学生交流:都与动作有关。 (这个问题较难,可从“奔跑、冲毁”引导学生猜) 学生试试边做动作边读,开火车再次认读。 (可以配上与词语相对应的动图,便于学生更好理解他们的词性,猜字可与——背、写 这些字联系起来理解它是动词) (3)(出示第三组词语“极小、傍晚、越来越低、坏事、房屋”。 这些词语暂时不能归类,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吧!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师出示词语,看,这些词语从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识吗? 开火车读,指生读,男女生读,配上动作读。 课件出示: 云 雨 冰雹 雪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3.动动脑。 师: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呢? 我们给每一组词语起个题目,“我 ”,由此想开。 预设生: “我会变”“我的家”“我的活动”“我的脾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识字,在拓展中应用,目标指向语言的构建,提升识字的教学价值,同时这样的教学环节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能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情境准确的理解难懂的字词能较为准确说出课题的意思能自由通顺的朗读全文能给生字找朋友,并说一句完整的话
学习任务二:猜猜“我”是谁? 对应目标2: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用横线勾划第一、二自然段有变化的关键信息联系图片理解“云、雨、雪”的不同状态及来源。 步骤1:找找我是谁 我是什么 我就变成汽。 人们叫我“云” 人们叫我“雨” 人们叫我“冰雹” 人们叫我“雪” 刚刚学的生字朋友们跑到句子中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上面几句话) 师:我有那么多的名字,那“我”到底是什么呢? (1)边读边想:课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我”都能变成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回答) 互学:同桌间可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答案,你在文中哪里找到的。待会儿请小组上来展示。 1号同学回答“我是什么” 2号同学回答“我能变成什么” ,从文中哪里找到的。 (生相互交流,师走动了解大家的交流情况) 展学:小组上台展示:1号同学:“我”就是水, 2号同学:“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师相机板书)我是从文中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和整个第二自然段找到的。 师:水有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同桌说说水是怎么变化的。——(生自由读课文,与同桌交流水的变化) 步骤2:看看我会变 课件出示: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3)学习变成“云”的部分。 ①课件出示描写云的句子和对应的图片,细细地品读。 ②认识“极”:认读“极小极小”,仿照说词。 指导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其表示程度加深的意思。 ③观察“云”的图片,教师引读,引导学生体会“云”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 教师引读:有时候……有时候……早晨和傍晚…… ④借助熟字“旁”,认识“傍”。 先出示熟字“旁”,再出示“傍”,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傍”。 出示日落至天黑时段的图片,了解“傍晚”对应的时间段。 ⑤“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指生答,或者他们一起回答 课件出示: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⑥比较句子: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有时候我是白云,有时候我是黑云……”,你们更喜欢哪一句? 学:不好,换了之后句子不生动,课文中的原句把云当作人来写,人才会穿衣服,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课文内容更加生动! ⑦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美的小姑娘吧!(课件出示白云、乌云、朝霞、晚霞)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云?(白云)那穿黑衣服的呢?(乌云)早晨把红袍披在身上的叫什么?(朝霞)晚上把红袍披在身上的又叫什么?(晚霞) 这么美丽的小姑娘你们喜欢吗?(生:喜欢)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它的喜爱吧!(可以带配乐读) 学生自由读,齐读,教师指名读。 学习任务三:跟着小水滴“动”起来 对应目标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事物本身的特点,辨析“落、飘、打”等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并能再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事物特点准确使用“落、打、飘”。 步骤1:小水滴的变化我来读 (1)师:“我在空中越升越高”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呢?——(生:是第一自然段由水汽变成的云) 飘浮在空中的云不仅漂亮,还会变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练习说话,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是云,我会变成( 雨 )、( 冰雹 )和( 雪 )。 (2)师: “雨、冰雹、雪”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雨是小水滴,冰雹是小硬球,雪是小花朵) 谁能根据它们的样子到黑板上画一画?(指名在黑板上画一画) 步骤2:重点词语我体会 1.同学们,它们从天而降的样子一样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重点理解“落、打、飘”) 课件出示: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都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为什么有的用“落”、有的用“打”、有的用“飘”呢? 自学:根据思考提示,完成连线。 互学:小小组相互讨论,做好展学准备。 步骤3:联系生活我来说 1.课件出示: 山谷中总是弥漫着——( 雾 )。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层——( 霜 )。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 彩虹 )。 夏天的早晨,荷叶上会有——( 露珠 )。 冬天很冷,河水会结——( 冰 )。 2.水娃娃这么可爱,如果你是水,你喜欢变成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 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字词和文段的形象理解,使学习事半功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学既要依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假如你是水,你喜欢变成什么?引出学生对云、雨、雪、霜等的喜爱,能够很好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 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能在文中准确的找到吃水人和挖井人的对应句子能认识并理解词语能说出两种以上认字记字方法
学习任务四:我是小小书法家。 对应目标1:认识“晒、极、傍、越、滴”等5个生字,写好“极、傍”等7个左右结构的字,能通过画出左右分区的方法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并将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左右结构的字。 步骤1:书写汉字,评价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左右结构的字: 极、傍、海、洋、作、坏、给。 指导观察,归纳特点: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示范书写“海”,边示范边讲解:“每”的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的竖向左下稍斜再折向右,第四笔横折钩的横短,折向下时稍向左斜再出钩,竖折和横折钩围起来呈上窄下宽,第九笔横左右出头。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展评。 4.指导写好其他左右结构的字,选取部分学生的书写成果进行展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识记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 能认真的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形能观察到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能准确的说出生字笔顺,找出关键笔画能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
【归纳总结】
课 后 拓 学 1. 再找一找其他左右结构的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水除了文中的这些状态,还有什么其他的形态吗?
板书设计 2. 我是什么
作业设计 基础性 导学精要——“我是什么”基础部分
拓展性 雅韵童声——
探究性 余韵悦耳——
特色化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课堂中理解并初步掌握文本的知识点,这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重新构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任务2 《我是什么》 课时数 第2课时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联系生活认识“溪、奔、洋、坏、淹、冲、毁、屋、猜”9个生字,在语境中通过具体语境体会并读准多音字 “没”,会写“变、带、片”3个字。 2.通过阅读课后词语,能初步感受动宾短语,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水的用途,尝试仿照说一两个类似的词语,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通过思维导图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学 习 评 价 能借助拼音、联系生活准确的认识生字和偏旁,会写要求写的字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语境中通过具体语境体会并读准多音字 “没”。能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知道文中的水的有着不同作用。能联系生活或者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把词语与生活情境建立联系,运用固定句式说句子
教教学重难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读准多音字“没” 2.能了解水的不同作用 3.观察生活中水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课 中 研 学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借助图片回顾课文 步骤1:借助图片,回顾复习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学习“我是什么”,“我能做什么呢?” 这里有几位小伙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谁能帮帮他们说说? 1.出示水汽、云、雨、冰雹和雪的图片,学生借助图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生1:我是水汽,无数的我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我就变成了云。) (生2:我是云,我有许多漂亮的衣服,当我在空中越来越高,温度太低时,我就变成了无数雨点。) 2.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水的变化,尝试着用边提问边读书的方法去阅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是什么》,我们一定会对水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借用井口,吸引兴趣,与课题也相关 能准确的认读词语 能借助关键词复述水的变化过程。
学习任务一:和小水滴一起学字 对应目标1:借助拼音、联系生活认识“溪、奔、洋、坏、淹、冲、毁、屋、猜”9个生字,在语境中通过具体语境体会并读准多音字 “没”,会写“变、带、片”3个字。 步骤1:运用合适的语气读好第三自然段 过渡:水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它平时生活在哪里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吧。注意在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去把握自己阅读的语气。 (1)指名读,学生交流读的感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预设生:睡觉的时候很安静,如果声音大了,会吵醒它的,所以要读得轻。 散步的时候很悠闲,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儿。 师小结: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关注到了不同词语的意思,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语气。 (2)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读好第3自然段。 步骤2:认读生字 ①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②出示相关的图片,结合图片,带着感受读。 教师指名读,学生分组读,齐读。 (3)结合字源识字认识“奔”: 师:“奔”字最下面的竖撇和竖,就像人跑动时的双腿。 结合字义,你们来为“奔”字找找朋友。 预设生:奔跑! 飞奔!狂奔…… 师小结:都有用力跑,拔腿就跑、有点着急的意思 那让我们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来读一读句子 (4)练习朗读句子,进一步感受语气、语速。 生先自己练习读,然后同桌互相读,互相学习;全部齐读 步骤3:指导背诵 师:①现在有几个调皮的词语藏起来了,你还能读得那么好吗? 课件出示: 平常我在池子里________,在小溪里________,在江河里________,在海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边填空边背诵) ②现在,藏起来的部分更多了,你还记得怎么读吗? 课件出示: 平常我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 ③出示图片,看图背诵第3自然段。 步骤4:结合园地一字词句运用,进行句式练习 1.请你们想一想“有时候……有时候……”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第一个句子是是用“……有时候……有时候……”表示“不同的时间”。 2.师:水孩子的脾气在不同的时间里有不同的表现。你有没有什么比较奇怪的地方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 我的爱好很奇怪,有时候喜欢跳舞,有时候喜欢跑步。 我的妈妈很奇怪,有时候很温柔,有时候很暴躁。 除了奇怪的时候,你还会填下面的句子吗? ①放学回家以后, 有时候 , 有时候 。 ②天上的云朵各种各样, 有时候 , 有时候 。 3.请同学们观察第第二句写了什么? 预设:第二句写了水孩子在“不同的地点”做了不同的事 。 你都喜欢在那些地方做哪些事情呢?请你说一说。 我在教室里写字,在图书馆里看书,在操场上跑步,在游泳池里游泳。 4.你还知道这些事物(出示图片)喜欢在哪里做什么吗? 小鸟在窝里睡觉,在枝头唱歌,在空中飞翔,在草地上找虫子吃。 学习任务二:说说“我”的用途 对应任务2:通过阅读课后词语,能初步感受动宾短语,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水的用途,尝试仿照说一两个类似的词语,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过渡:同学们优美的朗读让我觉得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它还有一点儿小脾气呢! 步骤1:找找“我”的脾气 1.请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用横线勾画出“我的脾气” 2.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 (生: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3.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呢!你能找到吗? (生:温和—暴躁) 4.“我”什么时候很“温和”?温和的时候会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暴躁的“我”又会干什么?(请用波浪线勾画出) 小结:原来水既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 (课件出示资料) 课件出示: 某国家在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人数达十六万六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竟高达二十二万五千人。 步骤2:说说“我”的用途 1.(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认读词语:淹没、冲毁。 同学们,了解了水的脾气后,你想对它说点儿什么呢?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3.师:读一读上面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前面一个词语都是动词,后面的词语都是表示前面动作指向的对象。 4.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说:用上刚刚学到的四字词语,联系洪水来临时的情景,用上“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练习说话。 生:有时候我很好,我能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有时候我很坏,我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读一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知道人们是怎样管理水的吗? 交流:人们都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管理水? (出示课件)修建水坝,排洪,蓄水,发电;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资源。 (6)谈话小结。 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面对世界上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想说什么呢? (节约用水)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滴水,争做节水小卫士吧!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进行语言训练,既可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激起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能在不同环境用语气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大致背诵第三自然段能仿照课文句式练习说话,初步感受动宾短语能知道水对人们生活的不同作用
设计意图: 认识“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的句子,并会联系生活用仿照这种句式说句子。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能够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了解两个句子分别描述的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或者不同地点的怎么样或者做什么。 会用会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的句式说句子。 【设计意图】每节语文课上,都要适当地找准语言训练点来练一练。我选择本课的语言训练点是“在……在……在……在……”“有时候……有时候……”。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理解语言。同时,我采取了由易到难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让学生尽快掌握。
学习任务三:讲讲“我”的故事 对应目标3:通过思维导图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步骤1:读课文,找一找“我”变成了什么? 步骤2:借助思维导图,讲一讲我的故事。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在拓展中应用,既有利于理解课文,又有利于语言的构建。 能初步理解“拟人”的写法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其他东西
学习任务四:我是小小书法家 对应目标1:借助拼音、联系生活认识“溪、奔、洋、坏、淹、冲、毁、屋、猜”9个生字,在语境中通过具体语境体会并读准多音字 “没”,会写“变、带、片”3个字。 1.出示生字:变、带、片。 2.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特点,交流:这三个字分别是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独体字。 3.教师范写,规范笔顺,并提示这三个字的书写要领。 (1)变:一点一横后,先中间后两边,第四笔书写时不带钩。下面的“又”要写在横中线的下侧。 (2)带:中间的秃宝盖最长。“巾”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片:第一笔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侧,第二笔短竖在竖中线的右侧,比竖撇起笔稍高,第三笔横接上竖后再向右写出,横折起笔稍向上斜并在短竖的正下方垂直向下折。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结合具体的书写情况进行展评。 观察清楚生字占格与关键笔 能认识生字的结构,按笔顺规范书写 在范写基础下,能正确美观规范的临摹,并有端正的坐姿
【归纳总结】《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进行,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描述自然界中水的种种变化、形态以及与人类的利害关系,让读者像猜谜语一样去寻求答案,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
课 后 拓 学 了解关于人类怎么“管理”水的知识 拓展阅读——绘本《一滴水的旅行》。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水 汽 云 雨、冰雹、雪 温和(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作业设计 基础性 导学精要——该课剩余部分
拓展性 雅韵童声——
探究性 余韵悦耳
特色化 拓展阅读——绘本《一滴水的旅行》。
教学反思任务5 探索水世界——小水滴剧场《企鹅寄冰》《快乐读书吧》 课时数 1
学 习 目 标 课课时目标 阅读《企鹅寄冰》,思考“冰为什么变成水,后来水又为什么变成冰”。 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了解教材提供的童话故事中的一本。 3.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4.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乐于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学 习 评 价 评价标准了解一本教材提供的童话故事。能初步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能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情节
教教学重难点 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乐于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学历设计 (教师活动:呈现情景、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示范点拨、评价激励) (学生活动:围绕情景展开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围绕任务合作探究) 意图及评价
学 习 过 程 课前 探 学 找一找自己的故事书,看看封面书是什么,与家人说一说你的发现。读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讲给家人听。
课 中 研 学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自然有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在有趣的故事中,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主题图,帮助学生回忆这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引出这节课—读读童话故事。
学习任务一:小水滴剧场——讲讲小企鹅的故事 对应目标1:阅读《企鹅寄冰》,思考“冰为什么变成水,后来水又为什么变成冰”。 步骤1.迁移阅读《企鹅寄冰》,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水的变化。 步骤2.自主阅读短文并思考: (1)狮子为什么要让企鹅给他寄冰 (2)企鹅为什么糊涂了 (3)借助《我是什么》课文插图和《企鹅寄冰》中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水的变化。 学习任务二:读读童话故事 对应目标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1.(课件出示书名) 《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 《独孤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 《一只想飞的猫》 看到这些书名,你想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奇遇吗?先猜猜看,再打开童话故事书,我们一起读一读。 2.选择《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看到这本书的名字,首先你要看看什么?你会猜想到什么呢? 同桌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1:每次拿到一本新的书,我都要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比如《一只想飞的猫》封面很漂亮,作者是陈伯吹。在书名的下面有一只张开前爪看向蝴蝶的猫,我猜想它一定想抓蝴蝶。 学生2:我觉得不是想抓蝴蝶,从封面的插图中我感觉这只猫是想学蝴蝶飞翔?因为书名是:一只想飞的猫嘛。 学生3:老师,我想了解一下作者,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师:好,陈伯吹,笔名夏雷。著名儿童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出版家,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这本书,还有很多著名儿童作品。 3.《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 《独孤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 这几本书的封面 ,谁来说一下这几本书的封面,找找作者和书名? 指名回答。 4. 我们还继续看《一只想飞的猫》,我们都知道猫能跑、跳、喜欢上树爬墙,但他真不会飞,他想飞,愿望能实现吗?我们一起读片段。课件出示片段。 (课件出示) “我是猫!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只耗子!----你算得什么,你是公鸡?像吗?冒牌东西!”猫在乱窜中回头来狠狠地回嘴。他做错了事,从来不肯虚心承认。 葡萄兄弟们吓得发抖,有的脸色发青,有的脸色发紫。“幸亏咱们爬上了架子。这个野孩子多么可怕呀!” 等猫闯出这个花圃,两只蝴蝶已经飞得不知去向。 猫睁圆了眼睛,喘着气。望着天空。天空蓝澄澄的,连一片白云也没有。 “要是我能够飞-----”他失望,又懊恼,垂头丧气地走在银杏树旁,也不照理停一下,溜达一下,在树干上抓几下,磨一磨爪子。 5. (课件出示)读了这个片段,你能说说这是一只什么的猫吗?(作品讲了一只喜欢自吹自擂的猫,他厌恶劳动、顽皮无礼,不切实际地一心想飞而最终摔了跟头的故事,充满了喜剧效果。) 6.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自学:读熟练这个片段。 互学:同桌借助导说小助手互相交流。 导说小助手:作者讲了一只( )的猫,读完我感觉到( )。 展学:戴上动物头套分角色演一演,把自己读到的画面表现出来。 7.过渡:我们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片段,怎么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建议。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这样的话,一本书读下来,思路有轨迹,读书有收获。(课件出示) 书名作者页码读懂了待解决
7. (课件出示)一本书读完了,你还会怎么做? 指名回答。 学生: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从不把书弄脏,书是我的好朋友,我要爱护它。 学生:我也是,我都会放回我的小书柜。 设计意图:阅读一本书前对封面有个了解很必要,一个是对作者有个简单的认识,二是通过书名可以让学生想象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评价标准流利朗读故事能介绍故事书的作者能从封面中找到作者、书名等信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就是通过阅读,让学生自主发现这本书描述的内容,从中明白一个道理。读书卡的设置更有利于学生读好书。也对学生进行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的教育。 评价标准能准确填写读书表格能和同桌交流读完书后该怎么做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学习任务三:设计我的读书单 完成读书单,再看看还有各种各样的读书单,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 对应目标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乐于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外,还有很多故事也都很有趣,你也可以制作一个读书单去读一读其他的童话故事,希望同学们也像今天一样和伙伴们或家人分享你的读书心得,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归纳总结】“快乐读书吧”是搭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桥梁。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为“读书真快乐”,旨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为“读读童谣和儿歌”,本期“快乐读书吧”的主题为“读读童话故事”由此可见,“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是按照文类进行整体设计安排的。而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第四条“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课 后 拓 学 课后选一本其他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与家人一起交流你能从封面获得什么信息,边想象边读故事,然后讲给家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 封面 作者 书名 想象故事 收好书
作业设计 基础性 认一认家里的故事书封面,给家人介绍一下作者、书名
拓展性 读一个童话故事,然后讲给家人听
探究性 余韵悦耳相关内容
特色化 制作一张读书卡,包含封面信息和读完的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