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核心素养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概述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史实 (2)正确认识两汉对匈奴的战争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概述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史实 (4)总结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5)概括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史实 (6)归纳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特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2.汉朝
(1)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2)在北面, 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特别提醒】对两汉与匈奴的战争的正确认识:匈奴南下进攻西汉,目的是掠夺财富。匈奴杀掠无度,给边境地区人民带来灾难,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匈奴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两汉政府同其进行战争,客观上有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保护汉族的先进文明,属于正义的战争。匈奴族、汉族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的一员,双方战争不能用侵略战争、反侵略战争的观点看待。
(3)在西面,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汉朝设西域都护府。
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中央机构: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民族朝见事宜;鸿胪寺则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地方管理
(1)隋朝: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隋朝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
(2)唐朝: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朝声威远扬,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特别提醒】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作用
1 有利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友好相处,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稳定了边疆的局势。
2 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3 文成公主入藏,把中原地区的耕作技术、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促进了西藏社会的发展。
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不同政策。
(2)蒙古统治者任用大量色目人做官,进入中原,促进了民族交流。 元朝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3)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2.明朝
(1)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2)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
(3)明朝也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明朝还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羁縻政策。
①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②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
(5)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蒙古族的合作。
【特别提醒】元朝设的宣政院和清朝设的理藩院都是管理少数民族和宗教事务的机构,但其职能是不一致的。元朝的宣政院实际上还直接掌管西藏地区,而清朝的理藩院没有辖地。
(2)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
(3)清朝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 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特别提醒】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清朝对西藏的统治加强。因为其他政策都是用藏人统治,而这项措施是中央派大臣进入西藏,且它是西藏的最高权力机关。
(4)在西南,清朝政府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代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汉朝称日本为“倭国”。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特别提醒】西汉时期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的原因:经济、政治中心在北方;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对西域的管辖控制保障了交通的畅通;此时造船业不够发达,指南针尚未应用于航海。
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
3.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以及泉州到南海的航路。
4.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5.清朝
(1)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2)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贸易。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在觐见乾隆帝的礼仪上,英国使团与清朝政府发生争执。清朝政府不愿就英方建议作任何谈判,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特别提醒】清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进行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推行闭关政策。,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闭关政策虽对外国侵略有一定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伍于世界。
1.简述汉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提示:(1)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2)在北面, 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攻打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北匈奴被迫西迁。
(3)在西面,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在羌人生活的区域设护羌校尉;在氐人活动地区设武都、陇西、阴平三郡,置十三氐道;在西南设牂牁郡,管辖西南诸夷。
(4)在东北,汉朝设护乌桓校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
(5)在南方,汉朝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攻灭南越,重新设置郡县管理。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2.简述汉朝时期加强对外交往的史实。
提示:(1)陆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汉朝称日本为“倭国”。 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3.简述隋唐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提示:(1)中央机构: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地方管理:东突厥接受隋朝管辖,遣使入朝;西突厥与隋朝也保持密切关系。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隋朝加强了与流求(今中国台湾)的接触。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4.简述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提示: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唐灭西突厥之后,与西面的大食国发生冲突。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
5.简述两宋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提示: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以及泉州到南海的航路。
6.简述元明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提示:(1)元朝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屿和琉球(今中国台湾)。
(2)明朝管理各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修筑明长城,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羁縻政策。敕封西藏宗教领袖“法王”“国师”等称号,对藏族地区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7.简述清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提示: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蒙古族的合作,通过军事斗争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通过扶持黄教,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 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藏区事务。在西南,清朝政府沿袭土官制度,但也进行“改土归流”。
8.简述清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提示: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拒绝了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1.正确看待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近代史上的反侵略战争性质完全不同。它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性质,但有进步与倒退、正义与非正义之区别。战争是暂时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四种主要形式
民族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而和平形态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我国古代和平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2)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澶渊之盟。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3)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
(4)通贡: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向中原王朝求贡。
3.历代中央政权加强对西部、西南地区管辖的史实及其成功的经验
(1)加强对西部管辖:秦朝,夺回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西域与内地联系加强。唐太宗设都督府管理东突厥地区,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清朝设伊犁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将军。
(2)加强对西南地区管辖:西汉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唐朝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在今云南设行省,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3)成功经验:政治上设立相关行政机构,加强管理;经济上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与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行民族平等,各民族和睦发展;军事上加强对边境的保护和对分裂势力的镇压等。
4.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宗藩外交
(1)含义:宗藩关系基于中国古代的华夷国际秩序,具体内容为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朝贡;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
(2)特点: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
①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
②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
③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1.《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下列哪个事件与此记载有关( )
A.打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建长城
2.《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战争阻断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3.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 )
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
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理藩院 B.中书省C.宣政院 D.行中书省
5.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修筑长城,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
6.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体现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