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语文试卷
1.(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看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
qīn shí duàn liàn jié rán tóu xián piě zuǐ
2.(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蜜饯 (xiàn jiàn) 一幢幢 (zhuàng dòng) 转瞬即 (jí jì)逝
勉强 (qiǎng qiáng) 刹 (shà chà)那间 大模 (mó mú)大样
3.(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按要求填空。
(1)“端午节,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句中的逗号可以用 替换。
(2)“鼎”字共 画,第六画笔画名称是 。
(3)读句子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如小桥流水 ②似风拂杨柳 ③如旭日喷薄 ④如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株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4.(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写序号。
接: ①托住, 承受; ②继续; ③替换; ④靠着, 挨近; ⑤迎接; ⑥联接。
(1)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2)听说接上电线,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
(3)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接待外宾。
(4)紧接着神像两边的是两排架子,上面摆满了楦头。
(5)这一次,少年用脑袋稳稳地接住了碗。
(6)这位新来的王老师,接手做了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
5.(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判断。
(1)“座” “魔” “庭” “序”用部首查字法都查“广”部。
(2)“一屋子的书是我的朋友”一句中,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3个。
(3)“诞生” “权威” “书藉” “惊羡”这组词语中没有出现错别字。
(4)“乔奇” “哈克” “贝琪” “班恩”都是《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
(5)“衣冠禽兽”“文质彬彬”“正直高尚”这几个词都可以用来写人。
6.(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初入草原,我们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他画的这幅画夸张而传神,连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7.(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我会读, 我会用。
(1)请用“/”标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正确读法。
(2)王安石《元日》写了春节习俗有放爆竹、 和 。
(3)有同学练字练了几天就放弃,你会用《文心雕龙》的名句“ , ”鼓励他。
(4)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 《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 , 。 ”
(5)古诗句“ , 。”突出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8.(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根据词语提示的信息填空。
(1)0.1克镭 10项奖金 16种奖章 107个荣誉——联想到的人物是
(2)安徒生 大年夜 大火炉 圣诞树 被冻死——联想到的作品是
(3)腊八粥 逛庙会 吃元宵 麦芽糖 放鞭炮——联想到的节日是
(4)插柳恩 写赠言 留合影 联欢会 同学录——联想到的四宇词语是
9.(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根据你的理解,把下面的三字俗语选填在句段中,只写序号。
①千里马 ②百灵鸟 ③井底蛙 ④应声虫 ⑤墙头草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 ;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
10.(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课外书屋。
请将你平时读过的书或文章按类别介绍给大家。(每类至少写两本书或两篇文章。)
革命题材的书:《 》 《 》
外国文学作品:《 》 《 》
我国名著或名人传记:《 》 《 》
(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1.本文选自 的《 》, 他的代表作还有《 》 《 》。
1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千门万户:
痕迹:
1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
它把 比作 和 。我能仿写一句: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
1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运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____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____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体积,____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5.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16.在⑤、⑥自然段的横线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7.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换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18.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9.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20.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 和这样两种精神。
2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 (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22.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哪些人或事 请选一个,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23.(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展了很多次独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其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是什么 你曾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做过哪些事 (最少写两种)请谈谈你喜欢这些活动的理由。
24.(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⑴题目:▲的感觉真好
在生活中,总有些事会轻轻拨动我们的心弦:也许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也许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一刻的感觉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请你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回忆自己某一时刻真实的感受。要求; 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⑵全民阅读时代来临,相信每位同学都读过很多书,因为我们每个人爱好不同,读书方法各异,所以读书的感受也不大一样。请以“我与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侵蚀;锻炼;截然;头衔;撇嘴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侵蚀 qīn shí 逐渐侵害使变坏。从中侵吞(财物)。
锻炼 duàn liàn 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比喻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截然 jié rán 界限分明地。
头衔 tóu xián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撇嘴 piě zuǐ 下唇向前伸,嘴角向下,表示轻视、不以为然或不高兴。
故答案为: 侵蚀;锻炼;截然;头衔;撇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2.【答案】jiàn;zhuàng;jí;qiǎng;chà;mú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蜜饯 mì jiàn 用浓糖浆浸渍果品等。 用蜜或浓糖浆浸制的果品。从前也叫蜜渍、蜜煎。
一幢幢 yī zhuàng zhuàng
转瞬即逝 zhuǎn shùn jí shì 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比喻时间短促。
勉强 miǎn qiǎng 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刹那间 chà nà jiā 形容时间极短,几乎是弹指一瞬间。
大模大样 dà mú dà yàng 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故答案为:jiàn、zhuàng、jí、qiǎng、chà、m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3.【答案】(1)破折号
(2)12;竖折折
(3)④;①;③;②
【知识点】汉字笔画笔顺;句子排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1)“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是对“端午节”的强调,用破折号。
(2)鼎,上下结构,笔画12笔。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3) 小桥流水给人的感觉不是一眼望到底的,可以称之为婉约。
风拂杨柳,指的是风吹拂着杨柳,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触觉上的细腻感觉。
旭日喷薄,形容太阳初升时气势壮盛,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豪放粗犷的景致。
大江东去,出自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豪迈奔放的基调。
第一空形容豪放用“大江东去”,接④,第二空形容婉约用“小桥流水”,接①,第三空形容粗犷用“旭日喷薄”,接③,第四空形容细腻用“风拂杨柳”,接②。
故答案为:(1) 破折号(2)12、竖折折(3)④、①、③、②
【点评】(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2)本题考查汉字常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汉字的拼音、字形、含义、用法、笔画、笔顺等,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4.【答案】(1)②
(2)⑥
(3)⑤
(4)④
(5)①
(6)③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1) 接着写下去,即继续写下去。 接,继续,对应②
(2) 接上电线,即联接上电线。 接,联接,对应⑥
(3) 接待外宾,即迎接外宾。 接,迎接,对应⑤
(4) 紧接着神像两边的是两排架子,即靠着神像两边的是两排架子。 接,靠着, 挨近,对应④
(5) 接住了碗,即托住了碗。 接,托住, 承受,对应①
(6) 接手做了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接,替换,对应③
故答案为:(1) ②
(2) ⑥
(3) ⑤
(4) ④
(5) ①
(6) ③
【点评】(1)——(6)这六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句子语境,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5.【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1) “座”“魔”“庭”“序”这四个字在部首查字法中确实都查“广”部。这是因为这些字的部首都是“广” 。
(2)一(yi)、子(zi)、是(shi),是整体认读音节。
(3)书藉——书籍
(4) 乔奇 :是汤姆的好朋友之一,与汤姆、哈克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
哈克 :全名是哈克贝利·费恩,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要角色,与汤姆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 。
贝琪 :全名是贝琪·撒切尔,是汤姆·索亚的同桌,也是镇上大法官撒切尔先生的女儿。她央求父亲约请同学们到山上野营,结果汤姆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中迷路,最终汤姆凭借勇气和智慧找到了出口 。 班恩 :是汤姆的朋友之一,与汤姆、乔奇一起乘着木筏来到荒无人烟的杰克逊岛,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5)衣冠禽兽,意为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文质彬彬,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人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正直高尚,指一个人诚实、坦率、真实,具备崇高的品德和行为方式。
故答案为:(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正确
【点评】(1)本题考查查字法。查字法包括: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掌握查字法的定义,按要求答题即可。
(2) 本题考查整体认读音节。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母一样(或者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节,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 。 合计16个,分别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4)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成语辨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成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重复啰嗦;用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 正确
B “是否......是”前后不一致,删去“是否”即可。
C “忍俊不禁”和“笑了”重复,删去“忍俊不禁地”或者“地笑了”。
D“随声附和”和“表示赞同”重复,且“随声附和”是贬义词,删去“随声附和”。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7.【答案】(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贴春联;喝屠苏酒
(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4)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理解性默写;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1)例句翻译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日初出”和“及其日中”并列,“沧沧凉凉”和“如探汤”分别形容“日初出”和“及其日中”的感受,这四句前后可断开,即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春风送暖入屠苏,翻译为: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即喝屠苏酒。
总把新桃换旧符,翻译为: 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即贴春联。
(3)(4)(5)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和名著。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虚掷、涧”等字。
故答案为:(1)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贴春联、喝屠苏酒;(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4)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点评】(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2)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4)(5)这三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3)(4)(5)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8.【答案】(1)居里夫人
(2)《卖火柴的小女孩》
(3)春节
(4)毕业赠言
【知识点】其他常识;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她的这一成就不仅让她获得了10项奖金和16种奖章,还赢得了107个名誉头衔。
(2)《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熬制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等,为春节做准备。春节的高潮部分包括除夕夜的团圆饭、守岁、放鞭炮,以及新年的拜年、逛庙会等活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会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这些活动都是春节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插柳恩象征着对友情的寄托和祝福,写赠言和留合影则是为了留下珍贵的记忆,联欢会和同学录更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友情的见证。都和毕业赠言有关。
故答案为:(1) 居里夫人
(2) 《卖火柴的小女孩》
(3) 春节
(4) 毕业赠言
【点评】(1)(2)(3)(4)本题考查组织和分析信息能力。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分析给到的提示信息间的关联性,推理联想到的内容即可。
9.【答案】③;④;⑤;①;②
【知识点】俗语
【解析】【分析】 ①千里马,(名)优良的马。比喻有才干的人。第四空形容有自信了努力成长用“千里马”。
②百灵鸟,被广泛认为是快乐和活泼的象征。第五空形容孩子在友谊的春风下变得很快乐用“百灵鸟”。
③井底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第一空形容目光短浅用“井底蛙”。
④应声虫,比喻那些没有自己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他人的人。第二空形容唯唯诺诺用“应声虫”。
⑤墙头草,比喻善于随情势而改变立场的人。第三空形容左右摇摆用“墙头草”。
故答案为:③、④、⑤、①、②
【点评】本题考查俗语理解。读懂题干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理解俗语含义,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俗语即可。
10.【答案】红岩;闪闪的红星;巴黎圣母院;童年;三国演义;史记
【知识点】外国文学;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闪闪的红星》写的是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以后,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后代的孩子——潘冬子的艰苦历程和斗争生活。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方法,围绕潘冬子和汉奸胡汉三的斗争展开叙述。从1934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前后共15年,潘冬子由一个淳朴、天真的苏区儿童逐步成长为一个自觉的解放军战士。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叙述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故答案为:红岩、闪闪的红星、巴黎圣母院、童年、三国演义、史记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答案】11.朱自清;匆匆;背影;荷塘月色
12.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1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落叶;秋风吹散了;积雪;阳光融化了
14.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悔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不愿白白走这一遭,想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比喻;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主旨情感,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3)1)本题考查比喻句辨识。掌握比喻句的定义,理解本体和喻体,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结合其他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即可。
11.《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朱自清,字佩弦。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出版。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
故答案为:朱自清、匆匆、背影、荷塘月色
12.千门万户 qiān mén wàn hù 形容屋宇深广,也指人家众多。 痕迹 hén jì (名)事物留下的迹印。残存的迹象。
故答案为:①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②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1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即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
仿写注意格式,格式是:过去的日子如XX,被XX了;如XX,被XX了。可以是:过去的日子如落花,被微风吹落了;如露珠,被太阳融化了。
故答案为:①过去的日子;②轻烟;③薄雾;④落叶;⑤秋风吹散了;⑥积雪;⑦阳光融化了
14.感慨时光如飞,自己还没有作什么贡献,担心白白来世上一遭。表达自己虚度光阴的遗憾和悔恨,突出作者要有所作为,不白来人世间一趟的决心。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悔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不愿白白走这一遭,想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答案】15.cì;jí;tī
16.如果;就
17.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18.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19.因为蚂蚁在面临灾难时,能够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用集体的力量逃离火海,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
20.团结协作;自我牺牲。
21.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22.我想起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却有着伟大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让我深受感动。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词语的使用(搭配);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用法。注意掌握关联词语的类型及用法。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注意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使句意畅通、明确。
(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变陈述句,先删去反问词,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句子结尾如果有“吗”“呢”一类的疑问助词,直接删去。问号改为句号。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对应句,分析蚂蚁抱团体现的智慧即可。
(6)本题考查精神特点。从蚂蚁行为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我敬重卑微的对应句即可。
(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文章及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具有同样精神的人物,按要求答题即可。
15.秩序 zhì xù 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山脊 shān jǐ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é 指细小的蚁洞可以使千里堤防溃决。比喻微小的隐患会酿成大的灾难或损失。
故答案为: cì;jí;tī
16.写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和最外一层的牺牲,蚂蚁家族会全军覆灭,假设关系,用“如果......就”。
故答案为: 如果;就
17.反问句变陈述句,删去反问词,问号改为句号,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即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故答案为: 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18.①题干问引发我情感的句子,第二段: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②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仿佛看到了火山燃烧等,是我的联想想象。
故答案为:①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②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19.第三段: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即蚂蚁遇到灾难时是合抱成团,集体出逃,虽然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死,但是避免了全军覆没。可见蚂蚁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
故答案为:因为蚂蚁在面临灾难时,能够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用集体的力量逃离火海,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
20.抱成团,即团结协作。“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死,即自我牺牲。
故答案为: 团结协作;自我牺牲。
21.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即可。
第七段: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这是敬重卑微的理由。
故答案为: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22.本文写蚂蚁遇到火宅时“抱成团”逃离火海,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死,避免了全军覆没。让人想起抗疫战士们,他们勇敢的冲在第一线,就像文中的蚂蚁一样,不惧死亡,他们的无私让我深受感动。
故答案为: 我想起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却有着伟大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让我深受感动。
23.【答案】我最喜欢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是“走进春天”。我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做过的事有: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制作春天的手抄报,参加春天的摄影活动。我喜欢这些活动的理由是: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春天的美景,还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语文综合素养,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即可。如“走进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收集和春天有关古诗文,制作春天为主题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参加春天的摄影活动,参加以春天为主题的舞蹈大赛。通过这些活动,了解春天的独特的美,同时相关古诗文提高了我的古文欣赏能力,让我身心愉悦。
故答案为:我最喜欢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是“走进春天”。我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做过的事有: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制作春天的手抄报,参加春天的摄影活动。我喜欢这些活动的理由是: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春天的美景,还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语文综合素养,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独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分析,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参考例文】(1)
成功的感觉真好
色彩斑斓的中学生活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它像一只盛满音符的匣子,一打开便会飘出一支支动人的歌。而我最喜欢听的是哪一支:获得成功,感觉真好。
事情发生在一个安静的晚上,我看着成堆的作业,像一个勇猛的战士在战场上杀退敌兵。我拿着机关枪扫完了一大群敌兵,再剩一个团的敌军就突围出去了,之说以留在最后,因为它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数学。
我拿起笔翻开草稿本刷刷几下就解决了小兵们,再看后面几员大将——应用题,我还没出征就泄了气。看着一大段的文字说明,附加一个个图案,我傻了眼,二次函数怎么就这么难呢?不过留一题不写没关系,我打着坏主意往后翻了一页——什么?还有一大题?
我深吸一口气准备出全力PK这两个将军,众所周知,摆在最后面的往往是最难的。我拿着笔在草稿本上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数字,算了一遍又一遍,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却连一丝头绪都没抓到,我看着老弱体虚的时钟都已经爬到了11的区域了,又揉揉疲劳的双眼,哎,算了吧!反正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没做好。不,不行,难道你承认自己的智商比别人的智商低吗?我看着对我耀武扬威的两位将军嘲笑的眼光使劲摇了摇头。
对了,勾股定理,我灵光一闪,终于摸索到了出口,一瞬间,喜悦,激动,百感交集,看着仅剩的一道题,我嫣然一笑,越战越勇,终于全胜而归,原来获得成功是那样快乐。
虽然其他人可能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这些兵将,但我却为我小小的胜利而高兴不已,只要用心做,就能成功,感觉成功的喜悦。
(2)
读书使我快乐
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洒落,泡一壶香茗,在丝丝缕缕的清新中轻轻地让书面舒展,轻抚上面的文字,让一个个跳动的音韵把我导向各处的“恩许之地”,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就在我的心中飘散开来。
“读书就好比隐身串门”,杨绛如是说。阅读的确让我走到了不少人的家中。我与岳飞握着双手,一同喊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我轻拍着伤痛欲绝的柳永,和他一同走过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才在西域边塞见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又在青旗之下“笑沽梨花酒”。我与五湖四海的友人畅谈心声,共同举杯欢笑。渐渐地,我醉倒在了诗山词水之中,开始慢慢地与书化而为一,正是沉醉不知归路。
既是不知归,也就不必归去,在阅读里进行一番探险,别有一般风味。辛巴达带领我拜谒了所罗门的神殿,绕过巨蟒盘桓的山谷,穿过巨鲸出没的世界尽头;凡尔纳却又把我装在潜水艇中航行了两万里带到了神秘岛;在康桥的柔波中,我看到了忧郁的小王子正在拼命地追问着问题。我从无数巨人的胯下走过,无数的小人又从我胯下走过。呵,多么奇妙的旅程。阅读把神奇与惊喜一一领到我身边,让我和他们结伴而行。
走着走着,一位名叫知识的老者也加入了我们的队列。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光芒透过我的眼睛,仿佛点亮了心中的明灯。我了解到壮丽的巨塔也会倾斜,不败的钢铁也会沉没;有人为了一个圆用身体挡住了利刃,也有人为了一袋铜币而将生命钉在了十字架上。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滑翔。思想的速度一被放开,就连光也跑得没有它快;但是阅读与书籍就像一个最完美的黑洞,总能把思维引向它,在它里面积蓄着,准备一次最壮丽的爆发。八千里路的云与月,全部在阅读中走进了我心灵的深处。
蓦然抬首,阳光依然微笑着迎面而来,我轻轻地抚摸着书上那一个个小蝌蚪,那一个个美妙的小精灵,在袅袅茶香中回味着阅读的经历,让享受与我合二为一。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的感觉真好,半命题作文注意先补题,如自信、努力、成功、奋斗等,强调补充的内容对我们人生的积极意义和引导作用。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自信,才有勇气踏出第一步,才能获得成功;微笑面对人生的起伏,才能笑到最后;努力奋斗,永不言弃,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自己进入初中以来,语文成绩明显下滑,又着急又困惑,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有薄弱点很正常。我平缓心情,认真梳理考卷上的知识点,规划练习题,最终提高了成绩,在这次考试失利的事情上我渐渐懂得了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意义。
第四,结构。写记叙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积极面对考试失利,努力学习最终提高成绩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
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努力奋斗取得胜利的感觉真好。 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2)话题作文注意先审题。围绕“我与读书”展开描述。审题时,应思考我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在书中我获得了哪些感悟,对我的人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我在读书中必然带入前人感官,感悟前人的一生,从前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读书让我获得很多,我很快乐。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选材构思时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个角度,明确“我与读书”的内涵,如读书让我收获前人经验,获得成长;读书让我积累更多好词好句,提高我的写作能力和阅读审美能力。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具有某种特性的“我与读书”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对“我与读书”的认知和感悟。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读书让我获得快乐。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半命题作文写作能力。要求根据给到的导语去补足题目,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确定立意,立意通常来讲可以分为几大主题,比如读书(读书对我的影响)、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对我的影响)、成长(什么激励了我努力成长),围绕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最好是自身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知的材料。不要临时去编,平时要准备好几类常用的素材,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可以是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手法。初中以记叙文为主,注意写人一定要有描写,不要凑字数,注意首尾呼应,点题,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要拟定作文标题。审题时注意话题关键词,这个词的词性,以及这个词对应的写作对象。写作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世界里的。注意这个关键词和我密切相关,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与某人、某物难忘的过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1 / 1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语文试卷
1.(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看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
qīn shí duàn liàn jié rán tóu xián piě zuǐ
【答案】侵蚀;锻炼;截然;头衔;撇嘴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侵蚀 qīn shí 逐渐侵害使变坏。从中侵吞(财物)。
锻炼 duàn liàn 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比喻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截然 jié rán 界限分明地。
头衔 tóu xián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撇嘴 piě zuǐ 下唇向前伸,嘴角向下,表示轻视、不以为然或不高兴。
故答案为: 侵蚀;锻炼;截然;头衔;撇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2.(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蜜饯 (xiàn jiàn) 一幢幢 (zhuàng dòng) 转瞬即 (jí jì)逝
勉强 (qiǎng qiáng) 刹 (shà chà)那间 大模 (mó mú)大样
【答案】jiàn;zhuàng;jí;qiǎng;chà;mú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蜜饯 mì jiàn 用浓糖浆浸渍果品等。 用蜜或浓糖浆浸制的果品。从前也叫蜜渍、蜜煎。
一幢幢 yī zhuàng zhuàng
转瞬即逝 zhuǎn shùn jí shì 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比喻时间短促。
勉强 miǎn qiǎng 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刹那间 chà nà jiā 形容时间极短,几乎是弹指一瞬间。
大模大样 dà mú dà yàng 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故答案为:jiàn、zhuàng、jí、qiǎng、chà、m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3.(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按要求填空。
(1)“端午节,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句中的逗号可以用 替换。
(2)“鼎”字共 画,第六画笔画名称是 。
(3)读句子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如小桥流水 ②似风拂杨柳 ③如旭日喷薄 ④如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株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答案】(1)破折号
(2)12;竖折折
(3)④;①;③;②
【知识点】汉字笔画笔顺;句子排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1)“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是对“端午节”的强调,用破折号。
(2)鼎,上下结构,笔画12笔。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3) 小桥流水给人的感觉不是一眼望到底的,可以称之为婉约。
风拂杨柳,指的是风吹拂着杨柳,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触觉上的细腻感觉。
旭日喷薄,形容太阳初升时气势壮盛,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豪放粗犷的景致。
大江东去,出自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豪迈奔放的基调。
第一空形容豪放用“大江东去”,接④,第二空形容婉约用“小桥流水”,接①,第三空形容粗犷用“旭日喷薄”,接③,第四空形容细腻用“风拂杨柳”,接②。
故答案为:(1) 破折号(2)12、竖折折(3)④、①、③、②
【点评】(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2)本题考查汉字常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汉字的拼音、字形、含义、用法、笔画、笔顺等,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4.(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写序号。
接: ①托住, 承受; ②继续; ③替换; ④靠着, 挨近; ⑤迎接; ⑥联接。
(1)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2)听说接上电线,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
(3)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接待外宾。
(4)紧接着神像两边的是两排架子,上面摆满了楦头。
(5)这一次,少年用脑袋稳稳地接住了碗。
(6)这位新来的王老师,接手做了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
【答案】(1)②
(2)⑥
(3)⑤
(4)④
(5)①
(6)③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1) 接着写下去,即继续写下去。 接,继续,对应②
(2) 接上电线,即联接上电线。 接,联接,对应⑥
(3) 接待外宾,即迎接外宾。 接,迎接,对应⑤
(4) 紧接着神像两边的是两排架子,即靠着神像两边的是两排架子。 接,靠着, 挨近,对应④
(5) 接住了碗,即托住了碗。 接,托住, 承受,对应①
(6) 接手做了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接,替换,对应③
故答案为:(1) ②
(2) ⑥
(3) ⑤
(4) ④
(5) ①
(6) ③
【点评】(1)——(6)这六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句子语境,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5.(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判断。
(1)“座” “魔” “庭” “序”用部首查字法都查“广”部。
(2)“一屋子的书是我的朋友”一句中,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3个。
(3)“诞生” “权威” “书藉” “惊羡”这组词语中没有出现错别字。
(4)“乔奇” “哈克” “贝琪” “班恩”都是《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
(5)“衣冠禽兽”“文质彬彬”“正直高尚”这几个词都可以用来写人。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1) “座”“魔”“庭”“序”这四个字在部首查字法中确实都查“广”部。这是因为这些字的部首都是“广” 。
(2)一(yi)、子(zi)、是(shi),是整体认读音节。
(3)书藉——书籍
(4) 乔奇 :是汤姆的好朋友之一,与汤姆、哈克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
哈克 :全名是哈克贝利·费恩,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要角色,与汤姆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 。
贝琪 :全名是贝琪·撒切尔,是汤姆·索亚的同桌,也是镇上大法官撒切尔先生的女儿。她央求父亲约请同学们到山上野营,结果汤姆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中迷路,最终汤姆凭借勇气和智慧找到了出口 。 班恩 :是汤姆的朋友之一,与汤姆、乔奇一起乘着木筏来到荒无人烟的杰克逊岛,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5)衣冠禽兽,意为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文质彬彬,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人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正直高尚,指一个人诚实、坦率、真实,具备崇高的品德和行为方式。
故答案为:(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正确
【点评】(1)本题考查查字法。查字法包括: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掌握查字法的定义,按要求答题即可。
(2) 本题考查整体认读音节。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母一样(或者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节,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 。 合计16个,分别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4)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成语辨识。日常注意积累,掌握成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6.(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初入草原,我们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他画的这幅画夸张而传神,连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答案】A
【知识点】重复啰嗦;用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 正确
B “是否......是”前后不一致,删去“是否”即可。
C “忍俊不禁”和“笑了”重复,删去“忍俊不禁地”或者“地笑了”。
D“随声附和”和“表示赞同”重复,且“随声附和”是贬义词,删去“随声附和”。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7.(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我会读, 我会用。
(1)请用“/”标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正确读法。
(2)王安石《元日》写了春节习俗有放爆竹、 和 。
(3)有同学练字练了几天就放弃,你会用《文心雕龙》的名句“ , ”鼓励他。
(4)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 《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 , 。 ”
(5)古诗句“ , 。”突出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答案】(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贴春联;喝屠苏酒
(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4)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理解性默写;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1)例句翻译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日初出”和“及其日中”并列,“沧沧凉凉”和“如探汤”分别形容“日初出”和“及其日中”的感受,这四句前后可断开,即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2)春风送暖入屠苏,翻译为: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即喝屠苏酒。
总把新桃换旧符,翻译为: 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即贴春联。
(3)(4)(5)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和名著。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虚掷、涧”等字。
故答案为:(1)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贴春联、喝屠苏酒;(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4)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点评】(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2)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4)(5)这三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3)(4)(5)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8.(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根据词语提示的信息填空。
(1)0.1克镭 10项奖金 16种奖章 107个荣誉——联想到的人物是
(2)安徒生 大年夜 大火炉 圣诞树 被冻死——联想到的作品是
(3)腊八粥 逛庙会 吃元宵 麦芽糖 放鞭炮——联想到的节日是
(4)插柳恩 写赠言 留合影 联欢会 同学录——联想到的四宇词语是
【答案】(1)居里夫人
(2)《卖火柴的小女孩》
(3)春节
(4)毕业赠言
【知识点】其他常识;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1)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她的这一成就不仅让她获得了10项奖金和16种奖章,还赢得了107个名誉头衔。
(2)《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熬制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等,为春节做准备。春节的高潮部分包括除夕夜的团圆饭、守岁、放鞭炮,以及新年的拜年、逛庙会等活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会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这些活动都是春节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插柳恩象征着对友情的寄托和祝福,写赠言和留合影则是为了留下珍贵的记忆,联欢会和同学录更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友情的见证。都和毕业赠言有关。
故答案为:(1) 居里夫人
(2) 《卖火柴的小女孩》
(3) 春节
(4) 毕业赠言
【点评】(1)(2)(3)(4)本题考查组织和分析信息能力。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分析给到的提示信息间的关联性,推理联想到的内容即可。
9.(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根据你的理解,把下面的三字俗语选填在句段中,只写序号。
①千里马 ②百灵鸟 ③井底蛙 ④应声虫 ⑤墙头草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 ;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
【答案】③;④;⑤;①;②
【知识点】俗语
【解析】【分析】 ①千里马,(名)优良的马。比喻有才干的人。第四空形容有自信了努力成长用“千里马”。
②百灵鸟,被广泛认为是快乐和活泼的象征。第五空形容孩子在友谊的春风下变得很快乐用“百灵鸟”。
③井底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第一空形容目光短浅用“井底蛙”。
④应声虫,比喻那些没有自己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他人的人。第二空形容唯唯诺诺用“应声虫”。
⑤墙头草,比喻善于随情势而改变立场的人。第三空形容左右摇摆用“墙头草”。
故答案为:③、④、⑤、①、②
【点评】本题考查俗语理解。读懂题干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理解俗语含义,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俗语即可。
10.(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课外书屋。
请将你平时读过的书或文章按类别介绍给大家。(每类至少写两本书或两篇文章。)
革命题材的书:《 》 《 》
外国文学作品:《 》 《 》
我国名著或名人传记:《 》 《 》
【答案】红岩;闪闪的红星;巴黎圣母院;童年;三国演义;史记
【知识点】外国文学;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闪闪的红星》写的是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以后,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后代的孩子——潘冬子的艰苦历程和斗争生活。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方法,围绕潘冬子和汉奸胡汉三的斗争展开叙述。从1934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前后共15年,潘冬子由一个淳朴、天真的苏区儿童逐步成长为一个自觉的解放军战士。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叙述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故答案为:红岩、闪闪的红星、巴黎圣母院、童年、三国演义、史记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1.本文选自 的《 》, 他的代表作还有《 》 《 》。
1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千门万户:
痕迹:
1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
它把 比作 和 。我能仿写一句: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
1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11.朱自清;匆匆;背影;荷塘月色
12.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1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过去的日子;轻烟;薄雾;落叶;秋风吹散了;积雪;阳光融化了
14.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悔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不愿白白走这一遭,想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比喻;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人物的绰号及主要情节等内容,同时掌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主旨情感,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3)1)本题考查比喻句辨识。掌握比喻句的定义,理解本体和喻体,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结合其他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即可。
11.《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朱自清,字佩弦。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出版。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
故答案为:朱自清、匆匆、背影、荷塘月色
12.千门万户 qiān mén wàn hù 形容屋宇深广,也指人家众多。 痕迹 hén jì (名)事物留下的迹印。残存的迹象。
故答案为:①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②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1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即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
仿写注意格式,格式是:过去的日子如XX,被XX了;如XX,被XX了。可以是:过去的日子如落花,被微风吹落了;如露珠,被太阳融化了。
故答案为:①过去的日子;②轻烟;③薄雾;④落叶;⑤秋风吹散了;⑥积雪;⑦阳光融化了
14.感慨时光如飞,自己还没有作什么贡献,担心白白来世上一遭。表达自己虚度光阴的遗憾和悔恨,突出作者要有所作为,不白来人世间一趟的决心。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悔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不愿白白走这一遭,想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运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____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____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体积,____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5.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16.在⑤、⑥自然段的横线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7.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换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18.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9.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20.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 和这样两种精神。
2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 (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22.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哪些人或事 请选一个,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答案】15.cì;jí;tī
16.如果;就
17.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18.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19.因为蚂蚁在面临灾难时,能够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用集体的力量逃离火海,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
20.团结协作;自我牺牲。
21.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22.我想起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却有着伟大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让我深受感动。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词语的使用(搭配);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用法。注意掌握关联词语的类型及用法。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注意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使句意畅通、明确。
(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变陈述句,先删去反问词,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句子结尾如果有“吗”“呢”一类的疑问助词,直接删去。问号改为句号。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对应句,分析蚂蚁抱团体现的智慧即可。
(6)本题考查精神特点。从蚂蚁行为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我敬重卑微的对应句即可。
(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文章及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具有同样精神的人物,按要求答题即可。
15.秩序 zhì xù 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山脊 shān jǐ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é 指细小的蚁洞可以使千里堤防溃决。比喻微小的隐患会酿成大的灾难或损失。
故答案为: cì;jí;tī
16.写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和最外一层的牺牲,蚂蚁家族会全军覆灭,假设关系,用“如果......就”。
故答案为: 如果;就
17.反问句变陈述句,删去反问词,问号改为句号,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即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故答案为: 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18.①题干问引发我情感的句子,第二段: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②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仿佛看到了火山燃烧等,是我的联想想象。
故答案为:①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②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19.第三段: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即蚂蚁遇到灾难时是合抱成团,集体出逃,虽然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死,但是避免了全军覆没。可见蚂蚁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
故答案为:因为蚂蚁在面临灾难时,能够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用集体的力量逃离火海,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
20.抱成团,即团结协作。“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死,即自我牺牲。
故答案为: 团结协作;自我牺牲。
21.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即可。
第七段: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这是敬重卑微的理由。
故答案为: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22.本文写蚂蚁遇到火宅时“抱成团”逃离火海,最外一层的蚂蚁被烧死,避免了全军覆没。让人想起抗疫战士们,他们勇敢的冲在第一线,就像文中的蚂蚁一样,不惧死亡,他们的无私让我深受感动。
故答案为: 我想起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却有着伟大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让我深受感动。
23.(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展了很多次独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其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是什么 你曾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做过哪些事 (最少写两种)请谈谈你喜欢这些活动的理由。
【答案】我最喜欢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是“走进春天”。我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做过的事有: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制作春天的手抄报,参加春天的摄影活动。我喜欢这些活动的理由是: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春天的美景,还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语文综合素养,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即可。如“走进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收集和春天有关古诗文,制作春天为主题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参加春天的摄影活动,参加以春天为主题的舞蹈大赛。通过这些活动,了解春天的独特的美,同时相关古诗文提高了我的古文欣赏能力,让我身心愉悦。
故答案为:我最喜欢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是“走进春天”。我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做过的事有: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制作春天的手抄报,参加春天的摄影活动。我喜欢这些活动的理由是: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欣赏到了春天的美景,还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语文综合素养,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读懂题目要求,分析现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独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分析,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4.(2022七上·阳新开学考)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⑴题目:▲的感觉真好
在生活中,总有些事会轻轻拨动我们的心弦:也许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也许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一刻的感觉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请你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回忆自己某一时刻真实的感受。要求; 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⑵全民阅读时代来临,相信每位同学都读过很多书,因为我们每个人爱好不同,读书方法各异,所以读书的感受也不大一样。请以“我与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答案】【参考例文】(1)
成功的感觉真好
色彩斑斓的中学生活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它像一只盛满音符的匣子,一打开便会飘出一支支动人的歌。而我最喜欢听的是哪一支:获得成功,感觉真好。
事情发生在一个安静的晚上,我看着成堆的作业,像一个勇猛的战士在战场上杀退敌兵。我拿着机关枪扫完了一大群敌兵,再剩一个团的敌军就突围出去了,之说以留在最后,因为它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数学。
我拿起笔翻开草稿本刷刷几下就解决了小兵们,再看后面几员大将——应用题,我还没出征就泄了气。看着一大段的文字说明,附加一个个图案,我傻了眼,二次函数怎么就这么难呢?不过留一题不写没关系,我打着坏主意往后翻了一页——什么?还有一大题?
我深吸一口气准备出全力PK这两个将军,众所周知,摆在最后面的往往是最难的。我拿着笔在草稿本上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数字,算了一遍又一遍,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却连一丝头绪都没抓到,我看着老弱体虚的时钟都已经爬到了11的区域了,又揉揉疲劳的双眼,哎,算了吧!反正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没做好。不,不行,难道你承认自己的智商比别人的智商低吗?我看着对我耀武扬威的两位将军嘲笑的眼光使劲摇了摇头。
对了,勾股定理,我灵光一闪,终于摸索到了出口,一瞬间,喜悦,激动,百感交集,看着仅剩的一道题,我嫣然一笑,越战越勇,终于全胜而归,原来获得成功是那样快乐。
虽然其他人可能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这些兵将,但我却为我小小的胜利而高兴不已,只要用心做,就能成功,感觉成功的喜悦。
(2)
读书使我快乐
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洒落,泡一壶香茗,在丝丝缕缕的清新中轻轻地让书面舒展,轻抚上面的文字,让一个个跳动的音韵把我导向各处的“恩许之地”,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就在我的心中飘散开来。
“读书就好比隐身串门”,杨绛如是说。阅读的确让我走到了不少人的家中。我与岳飞握着双手,一同喊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我轻拍着伤痛欲绝的柳永,和他一同走过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才在西域边塞见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又在青旗之下“笑沽梨花酒”。我与五湖四海的友人畅谈心声,共同举杯欢笑。渐渐地,我醉倒在了诗山词水之中,开始慢慢地与书化而为一,正是沉醉不知归路。
既是不知归,也就不必归去,在阅读里进行一番探险,别有一般风味。辛巴达带领我拜谒了所罗门的神殿,绕过巨蟒盘桓的山谷,穿过巨鲸出没的世界尽头;凡尔纳却又把我装在潜水艇中航行了两万里带到了神秘岛;在康桥的柔波中,我看到了忧郁的小王子正在拼命地追问着问题。我从无数巨人的胯下走过,无数的小人又从我胯下走过。呵,多么奇妙的旅程。阅读把神奇与惊喜一一领到我身边,让我和他们结伴而行。
走着走着,一位名叫知识的老者也加入了我们的队列。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光芒透过我的眼睛,仿佛点亮了心中的明灯。我了解到壮丽的巨塔也会倾斜,不败的钢铁也会沉没;有人为了一个圆用身体挡住了利刃,也有人为了一袋铜币而将生命钉在了十字架上。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滑翔。思想的速度一被放开,就连光也跑得没有它快;但是阅读与书籍就像一个最完美的黑洞,总能把思维引向它,在它里面积蓄着,准备一次最壮丽的爆发。八千里路的云与月,全部在阅读中走进了我心灵的深处。
蓦然抬首,阳光依然微笑着迎面而来,我轻轻地抚摸着书上那一个个小蝌蚪,那一个个美妙的小精灵,在袅袅茶香中回味着阅读的经历,让享受与我合二为一。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的感觉真好,半命题作文注意先补题,如自信、努力、成功、奋斗等,强调补充的内容对我们人生的积极意义和引导作用。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自信,才有勇气踏出第一步,才能获得成功;微笑面对人生的起伏,才能笑到最后;努力奋斗,永不言弃,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自己进入初中以来,语文成绩明显下滑,又着急又困惑,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有薄弱点很正常。我平缓心情,认真梳理考卷上的知识点,规划练习题,最终提高了成绩,在这次考试失利的事情上我渐渐懂得了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意义。
第四,结构。写记叙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积极面对考试失利,努力学习最终提高成绩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
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努力奋斗取得胜利的感觉真好。 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2)话题作文注意先审题。围绕“我与读书”展开描述。审题时,应思考我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在书中我获得了哪些感悟,对我的人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我在读书中必然带入前人感官,感悟前人的一生,从前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读书让我获得很多,我很快乐。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选材构思时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个角度,明确“我与读书”的内涵,如读书让我收获前人经验,获得成长;读书让我积累更多好词好句,提高我的写作能力和阅读审美能力。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具有某种特性的“我与读书”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对“我与读书”的认知和感悟。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读书让我获得快乐。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半命题作文写作能力。要求根据给到的导语去补足题目,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确定立意,立意通常来讲可以分为几大主题,比如读书(读书对我的影响)、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对我的影响)、成长(什么激励了我努力成长),围绕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最好是自身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知的材料。不要临时去编,平时要准备好几类常用的素材,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可以是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手法。初中以记叙文为主,注意写人一定要有描写,不要凑字数,注意首尾呼应,点题,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要拟定作文标题。审题时注意话题关键词,这个词的词性,以及这个词对应的写作对象。写作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世界里的。注意这个关键词和我密切相关,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与某人、某物难忘的过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