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现在的学生一提到鲁迅的小说,都很头痛,这是因为现在中学生生活的时代距离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已经比较久远了,鲁迅文章中的语句、感情,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其所在时代的一面旗帜。优秀的文章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警示、一种反思。我们不能因为鲁迅的文章艰深就不让学生去读,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读懂鲁迅的文章,进而理解鲁迅的文章,然后爱上鲁迅的文章,最终读懂鲁迅的那种民族情怀,感受那种民族精神。初步设计是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挖掘多重主题,从而体会鲁迅那深沉的民族责任心。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探讨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了解鲁迅深邃的思想。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自主阅读,获得最初体验,完成两个任务:
1.在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写点评,可以针对小说的各个方面点评,最好是具体的语句。
2.写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先小组内部解决疑问,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问写在纸上交到老师处。收起学生的疑问后,对一些不很典型的问题,笔者在学生的作业纸上做单独的解答;对一些典型的、问得比较多的问题,笔者记录下来,然后用下节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集中解决。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放”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阅读,而不是在老师的问题带领下去阅读。这样,在学生充分阅读、点评、解决了个人疑难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探究一些重点的问题。这就是“收”的过程,下面具体说一下第二、三课时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在欢庆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在我国现代文学的长廊里,也有一个在大年夜热闹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的人,那这个人是谁呢?她又为什么会死去?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祝福》去看一看,同时看看鲁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类比导入营造一种悲剧气氛,设置问题能使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
二、整体感知
从祥林嫂的角度复述故事情节,并按时间顺序提取关键词。
丈夫去世——外逃帮佣——被迫改嫁——丧夫失子——捐献门槛——逐出鲁家——凄然死去
三、鉴赏人物形象
(一)祥林嫂的闪光点
(问题设置: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悲剧。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闪光点呢?)
初到鲁镇:吃苦耐劳、纯朴善良、做工不懈怠、力气不惜、容易知足。
(二)祥林嫂的反抗性
(问题设置:这么善良的祥林嫂,命运却这样坎坷,难道她就不曾反抗过吗?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提到,何谓“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进行斗争的东西”。祥林嫂是否反抗过?)
1.逃出来当佣工,反而满足,有了笑影,白胖了。
2.婚礼中拼死反抗。
3.用“捐门槛”行动来赎去“罪过”。
4.最后提出对鬼神的怀疑。
(问题设置:如何认识祥林嫂的反抗性?)(小组交流)
1.出逃是对不公命运的反抗,来追逐幸福的生活,这种反抗是值得肯定的。
2.“撞”既有对命运被人摆布的激烈反抗,又有对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维护,要全面分析。
3.“捐”是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想通过捐来融入当时的社会,但仍不被接纳,然后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也就是说祥林嫂的反抗是为自己命运不断反抗的过程,但又深陷在封建礼教中不能自拨,是吃人礼教的牺牲品。“生在阶级社会的人,想做一个超阶级的人,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鲁迅《论第三种人》)因此祥林嫂是不可能逃离封建社会的苑囿的,她反抗的结果,无非是逃离了虎口,又掉进了狼窝。这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三)总结祥林嫂形象中点拨主题
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封建礼教吞噬的悲剧形象。
(四)祥林嫂的眼神
(问题设置: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对什么的刻画最能展现其悲剧历程?)
鲁迅先生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写出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变化过程,无疑,眼睛的刻画是最重要的。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祝福》祥林嫂的眼睛描写赏析:
眼睛、眼神
初到鲁镇——顺着眼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捐门槛——分外有神
不让祝福——失神
沦为乞丐时——眼珠间或一轮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
总之,一个眼睛,别样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顽强,到麻木迟钝,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轨迹。它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我们也就见微知著,从她的眼神变化中看到了旧制度一口一口地吞噬善良的劳动妇女,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本质。真可谓“一圈眼神细刻画,写尽人生悲苦命”!
四、学以致用
描写人物眼神写作练习
五、小结
(主题的初步提炼):讲到这里,我们知道鲁迅在这篇文章里既有对祥林嫂这样下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又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这和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题相近,除此之外,鲁迅还传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我们下节课再探讨。
第三课时
一、导入(由上节课所留问题直接导入)
二、鉴赏看客形象
(一)阿毛的故事中的看客形象
(问题设置:由直着眼神过渡到阿毛的故事,鉴赏阿毛的故事。)
阿毛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情节和悬念,但每一次读来都让我们揪心。这可能得益于作者的叙述技巧,也就是一步一步地制造紧张感。作者先写“叫阿毛没有应”,这是紧张感的第一步;然后是“豆子撒了一地”,紧张感又陡然上升;然后是“刺柴上挂着小鞋”,最后才是“五脏被吃空地躺在草窠里”,顺带还加了“小手捏着小篮”这个细节。体会一下吧,他是才三四岁的、很听话的、“我们的”阿毛;再想想吧,作为母亲的祥林嫂内心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问题设置:可是周围的人对阿毛的故事是什么反应呢?)
1.当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时,鲁镇人一改鄙薄和嘲笑的态度竟然“陪出许多眼泪”,有的还“特意寻来听”,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
2.当大家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再不见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人们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痛”;一听到就“立即打断她的话”。
3.伤疤的故事被柳妈传开来,“鲁镇人又发生了新的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呢?”“唉可惜,白撞了一下。”
(表现出鲁镇人对“故事”的兴趣和对“人”的漠然,对祥林嫂,他们不会有真正的同情,他们只是像看戏一样“欣赏”着她的悲惨遭遇;而一旦这出“悲剧”被看得厌倦了,失去了“新鲜”的意义,就立刻被他们厌弃,正如鲁迅在文中所说的“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而鲁镇人在无意识中充当着祥林嫂悲剧人生的“鉴赏者”,即“看客”。)
(二)看客与祥林嫂之死的关系
明确:“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陈旧的玩物”,这是鲁迅对祥林嫂存在价值的最好概括。对“看客”而言,祥林嫂唯一的存在价值就是充当“玩物”,而当她被“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失去了“玩物”的价值时,她就被鲁镇社会“弃在尘芥堆中”,孤独地死去了。可以说,“看客”麻木和冷漠地抛弃了祥林嫂并残忍地杀死了她。
(问题设置:着重分析看客柳妈与祥林嫂的死的关系)
明确:柳妈是鲁迅着意塑造的“看客”中的典型。柳妈的迷信言论,给将死的祥林嫂最后背上一层沉重的精神负担。从她“恐怖的神色”、第二天两眼“围着大黑圈”可见,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怎样恐惧的折磨。一直到捐门槛后仍不允许参与祭祀劳动时的“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做灰黑”,和临死前对灵魂有无的三问,更可见封建迷信对这将死之人的折磨。可以说,正是柳妈的愚昧,无意识地充当了封建迷信的刽子手,给了祥林嫂致命一击,最终把她杀死了。
(三)拓展看客形象
1.“幻灯片事件”以及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话“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2.《孔乙己》中的“看客”形象
(四)总结看客形象
明确:“看客”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具有普遍意义,它可以成为我们阅读鲁迅作品的切入点。“看客”就是鲁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的“庸众”,他们表面愚昧、麻木,实质上却精明、残忍,形成一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将无辜不幸的人推进死地;同时他们在鉴赏别人的痛苦中,排遣着自己的痛苦,得以“暂且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他们是最不觉悟的人群,是社会变革的主要阻力。他们身上,有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奴役的影子,鲁迅在多篇文章中塑造这一形象,并揭示其实质,就是要揭示出旧中国国民的“国民性”,从而寻求中国变革的出路。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路上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三、鉴赏“我”的形象
(问题导入:看客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
(一)从“我”的角度复述故事情节
“我”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时间跨度三天。第一天:“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事件:回鲁镇。
第二天:“第二天我起得很迟。”
事件:与四叔话不投机;拜亲访友,单调乏味。
第三天:“第三天也照样。”事件:回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忐忑不安;(傍晚)惊闻噩耗,负疚;(入夜)渐渐舒畅,回忆祥林嫂生平;(夜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
(二)总结“我”的形象特征
1.“决计要走”表现出“我”与故乡的气氛和故乡的人之间有了一种莫名的距离感,隐隐的压抑感和无聊感,从而巧妙又婉转地显示了“我”是一个不同世俗和有见识的人。
2.“说不清”解剖出了“我”的巧滑和不负责任,想躲避现实的矛盾心理。
3.敷衍之后“我”的内疚和不安。
四、主题的深化总结
1.对下层劳动妇女的同情。
2.控诉吃人的封建礼教。
3.批判国民“看客”的劣根性。
4.新型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
五、结语
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抒发了对穷人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而《祝福》因为有“看客”和“我”的出现,拓宽深化了《祝福》的意义世界,使之不仅仅成为一个苦难故事,同时构建了一个新型知识者的自我反思主题;不仅涉及到现代知识分子与“吃人”文化、人间苦难、时代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涉及到知识分子自我生命的沉沦虚无与价值创造问题。前者堪称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命题,后者则意味着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所以,鲁迅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是反映了其此时期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在积极奋斗,正如他在《彷徨》前面的题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