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3比热容(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3.3比热容(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04 19: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热容
【学情分析】
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并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
比热容概念是通过科学探究方式建立的,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重视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初步具有整体观点。建立了比热容的概念后,更要重视其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本节的习题大多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热量的计算为主。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如何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
(2)理解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3)会应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2.科学思维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科学探究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新课导入】
师: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的温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沙漠地区比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大?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新课讲解】
一、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活动: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
猜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探究问题: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
设计实验: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谁的加热时间长。
探究实验:每4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首先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使温度升高8℃。
汇总并交流实验数据:
(这一环节教师对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并找出几组较为合理的数据写到黑板上)
实验结果比较:(由学生总结比较实验结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比较1、2与3、4可得:相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比较1、3与2、4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学生讨论总结:物质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比热容
1、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 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c水 = 4.2×103 J/(kg·℃)
物理意义:1 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学生查看比热容表格,查找煤油、砂石、铜等物质的比热容,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物理意义。
【实践应用、思维拓展】(引入新的问题,学生讨论并解释,最后由教师给出答案)
1、农民育秧时,傍晚要给秧苗灌满水,到了白天要把水放掉,这对秧苗的生长有什么好处?
2、海滨附近,在中午时风经常由海面吹向陆地,到了晚间,风又常常由陆地吹向海洋,这是为什么?
3、城市中心为什么会出现“热岛效应”这一奇怪现象?怎样才能改善这一状况?
三、热量的计算
1.推导公式。
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以及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就可以计算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例1.2千克的水,使它的温度由20℃升高到100℃,水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可知,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4.2×103焦耳的热量。那么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应是4.2×103焦/(千克·℃)×2千克。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100℃-20℃=80℃时,吸的热量是4.2×103焦(千克·℃)×2千克×80℃=6.72×105焦耳。
所以,计算热量的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焦/(千克·℃)作单位;m表示质量,用千克作单位;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摄氏度作单位;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
如果物体的温度下降,放出的热量Q吸=cm(t-t0), t-t0表示下降的温度。
例2.质量是10千克的冰,温度由-20℃升高到0℃,冰吸收多少热量?
根据公式Q吸=cm(t-t0)得
Q = 2.1×103焦/(千克·℃)×10千克×[0-(-20)]℃
= 4.2×105焦耳。
【比热容的实际意义】
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课后思考】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与比热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你知道该怎样解决吗?
一、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什么条件有关呢?
1.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热量越多。
2.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多。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还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越大,热量越多。
3.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一块铁放在火上烧很快就非常烫了。而对水加热,经过很长时间,水才微微发热。也就是说,铁比水容易热(即吸收的热量少)。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设计此课时,从大家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