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自然灾害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自然灾害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4 20:54:09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自然灾害
重点地图练识图填图 直击重点
一、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①台风(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②干旱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
③洪涝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
④寒潮路径由北向南。
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
(2)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部。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基础达标练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B)
A.台风登陆,大量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B.一辆大货车刹车失灵,撞向人群,造成多人伤亡
C.突降暴雪,把农贸市场的房屋压塌
D.一夜暴雨后,停在地下车库的轿车被水浸泡,无法正常行驶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右图为我国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景观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属于 (D)
A.海洋灾害 B.气象灾害
C.水文灾害 D.地质灾害
3.根据我国地形和降水分布特点推测,此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A.横断山区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024·六盘水期末)2023年最强台风“杜苏芮”以强台风级别登陆我国沿海地区。完成4、5题。
4.台风登陆后沿海地区常常伴随 (A)
A.狂风暴雨 B.漫天黄沙
C.霜冻大风 D.地震海啸
5.台风来临时,可行的防护措施是 (A)
A.在家中关好门窗备好食物和水
B.在高楼上打开窗户向邻居呼救
C.行驶中将车开到空旷地带躲避
D.在街上原地不动等待台风过去
  (2023·铜仁期中)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灾害损失严重,完成6、7题。
6.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东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7.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C)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C.洪水来袭时,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D.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素养提升练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2023·六盘水期中)读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8~10题。
8.与沙尘暴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的是 (D)
A.地震 B.滑坡
C.森林火灾 D.寒潮
9.根据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沙尘暴涉及的地形区有 (B)
①青藏高原 ②塔里木盆地
③内蒙古高原 ④黄土高原
⑤东北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黄河干流受沙尘暴、强沙尘暴影响的河段是(A)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上游、中游河段
  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旱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
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12.我国西部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主要原因是(B)
A.终年湿润
B.人口稀疏、城镇较少
C.气温年较差大
D.工农业发达,城镇密集
13.下图为侵入中国的某次寒潮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寒潮路径①经过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写出两个) :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2)寒潮对经过地区天气的影响是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3)除了寒潮,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还有(写出两种):台风、干旱(或者洪涝)。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多发地区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北/南),寒潮导致气温变化最大,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有春季和秋季(不能只答春季或者秋季)。
(5)2023年1月13日,贵州启动寒潮Ⅲ级应急响应。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使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供电、通信、交通和工农业生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大风、降温天气引发疾病。(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第四节 自然灾害
重点地图练识图填图 直击重点
一、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① (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 地区。
②干旱主要发生在 地区。
③洪涝主要发生在 地区。
④ 路径由北向南。
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 。
(2)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 部。
原因: 。
基础达标练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台风登陆,大量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B.一辆大货车刹车失灵,撞向人群,造成多人伤亡
C.突降暴雪,把农贸市场的房屋压塌
D.一夜暴雨后,停在地下车库的轿车被水浸泡,无法正常行驶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右图为我国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景观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属于 ( )
A.海洋灾害 B.气象灾害
C.水文灾害 D.地质灾害
3.根据我国地形和降水分布特点推测,此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横断山区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024·六盘水期末)2023年最强台风“杜苏芮”以强台风级别登陆我国沿海地区。完成4、5题。
4.台风登陆后沿海地区常常伴随 ( )
A.狂风暴雨 B.漫天黄沙
C.霜冻大风 D.地震海啸
5.台风来临时,可行的防护措施是 ( )
A.在家中关好门窗备好食物和水
B.在高楼上打开窗户向邻居呼救
C.行驶中将车开到空旷地带躲避
D.在街上原地不动等待台风过去
  (2023·铜仁期中)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灾害损失严重,完成6、7题。
6.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干旱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东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地区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7.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C.洪水来袭时,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D.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素养提升练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2023·六盘水期中)读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8~10题。
8.与沙尘暴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的是 ( )
A.地震 B.滑坡
C.森林火灾 D.寒潮
9.根据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沙尘暴涉及的地形区有 ( )
①青藏高原 ②塔里木盆地
③内蒙古高原 ④黄土高原
⑤东北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黄河干流受沙尘暴、强沙尘暴影响的河段是(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上游、中游河段
  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旱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
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12.我国西部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终年湿润
B.人口稀疏、城镇较少
C.气温年较差大
D.工农业发达,城镇密集
13.下图为侵入中国的某次寒潮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寒潮路径①经过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写出两个) : 、 。
(2)寒潮对经过地区天气的影响是 。
(3)除了寒潮,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还有(写出两种): 。
(4)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多发地区是秦岭—淮河一线以 (北/南),寒潮导致气温变化最大,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有 。
(5)2023年1月13日,贵州启动寒潮Ⅲ级应急响应。请说说寒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