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04 20: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Ah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hA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 ==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Ah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Ah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BFAIAA==}}##}}
山东高三摸底联考物理评分细则
13 题:共 8 分。
(1)选 BC得 2分,只选 B或 C得 1分,有错误选项均不得分;
(2)填“滑块通过光电门 1和光电门 2的时间相等”得 2分,其他表达正确同样得分;
d d
(3)①填“ ”、“ ”各得 1分,填写其他均不得分;
t1 t2
d 2 1 1
②填“ [ 2 2 ]”得 2分,其他表达正确同样得分。2L ( t2) ( t1)
14 题:共 6 分。
(1)填“1.800”得 1分,其他结果不得分;
(3)①填“ 1”得 1分,其他结果不得分;
②第一个空填“欧姆调零”得 1分;第二个空填“10.0”或“10”得 1分,其他结果不得分;
(4)电路图正确(分压内接)得 1分,只要有一处错误不得分;
d 2
填“ (U RA )”,得 1分,其他类似正确表达式同样得分。4L I
15 题:第(1)问 5 分,第(2)问 3 分,共 8 分。
(1)光路图如图所示
棱镜为等边三角形,根据对称性可知 r r ,由折射定律可知 i i
由几何关系可知 =( i- r )+( i - r )=2( i- r )(1分)
又因 r + r == -( - A)= A(1分)

解得 r 30 , i 60 (1分)
sin i
由折射定律可得 n (1分)
sin r
代入数据可得 n 3(1分)
(如果直接综合列式,没有分步列式,结果正确,同样给 5分;最后结果错误,按照每个方程 1分给分;
最多不超过 3分;)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Ah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BFAIAA==}}##}}
DE BC L(2) 由几何关系可知 (1分)
2 2
c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v (1分)
n
DE 3L
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t (1分)
v 2c
BC L
(没有列出DE ,但结果正确,同样给 3分;结果错误,每个公式给 1分,最多不超过 2分。)
2 2
16 题:第(1)问 4 分、第(2)问 4 分,共 8 分。
(1)被封闭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稳定时,玻璃管中水银的高度设为 h,所以有
p1(l0 l1)S p2 (l0 h)S (1分)
又因为 p p (1分)1 0
p p gh(1分)2 0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h 25 cm(1分)
(没有列出 p1 p0、p2 p0 gh,但最后结果正确,不扣分;结果错误,按照所列方程给分,最多不
超过 3分;)
(2)当外界气体进入后,以原来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当压强为 p p gl 时,由玻意耳定律可得3 0 2
p1(l0 l )S p l S
(1分)
1 3 3
则进入的气体在压强 p3状态下的气体长度为 l4 l0 l l
(1分)
2 3
m l S
两者质量之比为 进 4 (1分)
m原 l3S
m 58
代入数据解得 进 (1分)
m原 75
(每个方程 1分,最后结果 1分;采用综合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得对应的分数;结果错误,按照所列
方程给分,最多不超过 3分。)
第 17 题:第(1)问 4 分、第(2)问 3 分,第(3)问 7 分,共 14 分。
(1)由μ=0.2-kx得 Ff m g 2 3.75 10
2
0 x ,Ff与 x成线性关系。x=0时,Ff1=2 N,x=20 m时,
Ff2=1.25N,则铜块 P从 O点到 A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L F F 11 f1 f2 L1 m
2
0v0 0 (1分)2 2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Ah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BFAIAA==}}##}}
解得 v0 5 m/s
铜块 P与铜块 Q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0v0 m0v01 m2v1 (1分)
1 m v2 1 10 0 m
2
0v01 m2v
2
2 2 2 1
(1分)
解得 v1 5m/s(1分)
(所有表达式只要不是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均不得对应的方程分。如果没有写 v0 5m/s,而
最后速度计算正确,不扣分;如果最后结果错误,按所列方程式给分;最多不超过 3分;)
(2)滑槽固定,铜块 Q从 B点滑到 C点过程有
1m gL
1
m v 2 1 22 2 2 2 m2v1 (1分)2 2
v2
在 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N m2g m 22 (1分)R
解得 FN 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铜块 Q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50 N(1分)
(所有表达式只要不是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均不得对应的方程分。写出一个方程得 1分,没写
牛顿第三定律,但在答案中指出铜块 Q对轨道的压力为 50N,不扣分。没有用牛顿第三定律,扣 1分;)
(3)①滑槽不固定,则铜块 Q滑过 C点后,再次回到 C点时,滑槽的速度最大
m2v1 m2v3 m1v4 (1分)
1 m v2 12 1 m2v
2 1 2
3 m1v4 1m gL2 2 2 2 2
(1分)
解得 v 5 74 m/s (1分)2
②最终铜块 Q与滑槽达到共同速度一起运动,则
m2v1 (m1 m2)v5 (1分)
1 m v2 12 1 (m1 m
2
2)v5 1m2g x (1分)2 2
解得 x 1.25 m (1分)
铜块 Q到 B点的距离 L 2L2 x 0.55 m (1分)
(所有表达式只要不是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均不得对应的方程分。每个方程 1分,结果 1分)
第 18 题:第(1)问 5 分、第(2)问 7 分,第(3)问 4 分,共 16 分。
{#{QQABKYKkE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Ah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BFAIAA==}}##}}
(1)在第Ⅲ象限的电场中,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 Q点到 x轴的距离为 L,到 y轴的距离为 2 3L
沿 x轴正方向有 2 3L v0t (1分)
vy
沿 y轴正方向有 L t (1分)
2
O v v2 2粒子到达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0 v y (1分)
2 3v
联立解得 v 0 (1分)
3
设速度方向与 x轴方向的夹角为 ,有
v
tan y
v0
解得 30 ,即粒子到达 O点时速度方向与 x轴正成 30°角斜向上(1分)
(每个方程 1分,最后结果 1分,若采用综合列式,或平抛运动的其他规律,如轨迹方程等求解,结果正
确,同样给分,结果错误,表达式正确,按照每个方程 1分给分,最多不超过 3分;)
(2)由(1)问可知粒子从 O点进入第 I象限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从 O点到最远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qEl 1 2m 0 mv (1分)2
l 2mv
2
联立解得 0m (1分)3qE
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再次通过 O点时,速度大小仍为 v,方向与 x轴负方向成 30°角进入磁场,运
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的运动轨迹刚好和磁场下边界相切时,磁场下边界到 x轴的距离最小,由几何关系
得 d r r cos30 (1分)
粒子进入磁场时与 ON的夹角为 135°,由几何关系知,粒子出磁场时,转过的圆心角为 270°,再次从 Q
点进入电场时,做类平抛运动回到 O点。在第 I象限中:
初速度方向: r tan 30 vt1 (1分)
电场力方向: qE ma (1分)
r 1 at 21 (1分)2
4mv 8mv2 8mv2 3
联立解得 t1 0 , r 0 , d 0 (1 ) (1分)qE qE qE 2
{#{QQABKYKkE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hA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BFAIAA==}}##}}
(若列综合算式,或用功能关系求解,最后结果正确,不扣分;结果错误,按照所列方程给分,最多不超
过 5分;)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了四分之三个周期,有
t 3 2 r 6 3 mv02 (1分)4 v qE
粒子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几何知识得
2
PQ r r tan 30 3 8mv (1 ) 0 (1分)
3 qE
t PQ3 ( 3 1)
4mv0 (1分)
v qE
故粒子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经过 O t t t t (4 3 6 3 ) mv点的时间间隔 01 2 3 (1分)qE
(求出 t2给 1分,求出 t3给 2分,最后结果正确得 1分;或者用其他方法求出正确结果同样给分,如用轨
迹长度比速率求时间亦可。)
{#{QQABKYKEkwggqio4QwIIbAACBJh5CLQQw0EoCAQAgQkAJGChALAcQggMOhgQACAFEOIAAQAqgARZNABFAI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