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测试(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测试(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4 19: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2.史载“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周人灭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理论。这一变化
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础 B.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 D.标志着人文精神已经成熟
3.13世纪初的《大宪章》中规定:“除战时与余等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道与旱道,出入英格兰,或在英格兰全境逗留或耽搁以经营商业。”这一规定
A.推动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建立 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启蒙思想 D.适当照顾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4.《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
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
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
5.由下表可知,晚清时期( )
地域 时间 施政措施
陕甘地区 同治五年 陕甘总督左宗棠令州县校官定期宣讲法律,并刊发《圣谕十六条》及《附律易解》给各地回民
上海 同治十一年 县令叶廷眷对民众易于触犯的诱拐妇女、私宰耕牛、开场聚赌等案例制定为乡约七条,进行刊刻颁行
贵州、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 光绪末年、宣统元年 清廷令各州县定讲乡约之法,通过口头或歌谣、图画结合的形式进行法律宣讲
A.法律宣传受到重视 B.颁行《钦定宪法大纲》
C.宣传乡约教化民众 D.民众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6.小李在玖伍文化城的古籍类书架上看到一本《圣谕广训》。该著作导读介绍:《圣谕广训》是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出版的官修典籍,清时期的国教。训谕世人守法和应有的德行、道理。源于清圣祖仁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世宗宪皇帝继位后加以推衍解释。清政府在各地推行宣讲,并定为考试内容。小李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本书全面提高了乡民道德水平 B.表明儒学伦理开始与法律合流
C.体现了法律与教化结合的特点 D.理学开始在基层得到普及
7.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
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 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
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 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
8.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之间的法律进行了清理,宣布过去所制定和批准的134件法律中,有111件失效,继续有效或需要修改有效的法律23件。同时,制定了新的法律。这一举措
A.完善了全国人大的职能 B.促进了国家民主法制建设
C.推动了宪法的与时俱进 D.开创了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9.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
A.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B.表明北洋时期官僚机构膨胀
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 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
10.《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律
A.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 D.法律至上和因地制宜原则相结合
11.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说明该法律体系( )
A.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 B.属于大陆法系
C.以成文法为主要渊源 D.法官地位突出
12.教会法本来只是神权法,而非世俗意义上的国家法。但到10—14世纪时,教会法逐渐演变成一种超越国界和干预世俗的、带有综合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法律体系。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
A.罗马法的发展和传播 B.天主教会势力的膨胀
C.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D.宗教改革的逐步展开
13.明代法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给予权势家族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14.《唐律疏议·名例中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主要反映出( )
A.唐律开启了以礼人刑 B.唐朝注重礼法并用
C.唐律对“仁政”的践行 D.唐朝统治慎刑恤狱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面历史照片,该照片直接可用于研究( )
A.20世纪80年代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B.三线建设时期的劳模精神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 D.20世纪90年代的文明创建活动
16.明太祖编订《大诰》,宣布“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建文帝时下诏,官民犯罪一律“依《大明律》科断”,废除《大诰》。明成祖即位后为打击异己,恢复《大诰》,不久后又废止。《大诰》的兴废变化( )
A.印证了皇权高于一切 B.说明了法治观念牢固
C.体现了中央集权重要 D.反映了社会进步趋势
17.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李忠迁丹阳(今安徽宣城)太守,……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李忠的这一举措
A.有利于汉朝太学规模的扩大 B.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C.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 D.标志着汉代私塾教育的兴起
18.“罗马”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随着疆域的不断变化,罗马法律灵活务实地随之调整。图中所示的历史时期,罗马法律的特点是
A.尚未成文,贵族可以随意曲解 B.开始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C.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D.“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形成
19.下列有关罗马人的法律,只限于法律观念层面的是
A.自然法
B.公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万民法
20.1628年,英国议会向查理一世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保障英国人民的各种权利。还特别强调这种要求的依据来自国王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1272—1307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这表明英国( )
A.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传统 B.议会与国王的矛盾不可调和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末五代十国,法制非常混乱,极不统一,枉杀滥断现象极为严重。宋初限制地方藩镇专杀之权,由中央最终裁定重大案件。命窦仪等人对前朝法律敕令进行增删修订,统一刊印,颁行天下。 对一般民事犯罪、私贩专卖品等案件,量刑上有所宽松,不像五代十国那样苛酷。对官吏、将士(除边将外)中的贪赃枉法、违纪谋逆者,处罚严厉,动辄腰斩弃市。宋太祖还搜求图书典籍,并多次到国子监视察,对学官和生员加以赏赐。他亲自撰文赞颂孔子、颜渊,在孔子庙实行一品官的礼仪以示尊崇。他公开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劝诫宰相和武将们读书。 在他的倡导下,唐末五代以来形成的重武轻文局面初步得到扭转,文臣治国、重文抑武政策趋向初显端倪。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政治军事卷》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初年法制和文教建设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法制和文教建设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分析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民主的发展,农民要求实现政治民主的愿望越发迫切。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率先在全国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委员会体制开始萌芽,其直接使命是解决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家庭经营农户的重新组织问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强调,要发展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应加强基层民主,切实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1998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成员可连选连任。从1988年至2003年初,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村委会换届选举。迄今,村民自治制度走过了萌芽、创立和法制化三个历史阶段。其制度设计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调规范的选举程序,强调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组织和议事、决策制度建设,而且程序越来越严格,违法纠正日益加强。
——摘编自仝志辉《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民自治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A
6.C
7.A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B
15.A
16.A
17.C
18.C
19.A
20.A
21.(1)主要内容:增删修订前朝法律;量刑有区别;搜求图书典籍;重视国子监教育;尊崇儒学;劝诫读书等。
(2)意义:有利于法制统一;量刑有据,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维护统治;推动了重文轻武局面的形成;提高了官员素质等。
22.(1)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2)价值: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23.(1)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
视(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农民民主参政意识
的提高。
(2)特点:民主化导向,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注重程序规范和民主监督;不断完
善,法制化特征日益明显。
意义: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激发了广大村民的政治热情;推动了农村的民主制度
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农村的基本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