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分布特点和成因;
3、通过我国在防灾减灾中获得的成就,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技能。
什么是自然灾害?
1、自然变异(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
2、灾情(造成资源、财产、人员伤亡等破坏)
概念辨析
合作
以下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吗?为什么?
2019年江西旱灾致42.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撒哈拉沙漠常年干旱高温
自然常态,没有造成危害
自然异变,造成危害
气
象
灾
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干旱
洪涝
寒潮
台风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地
质
灾
害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请给下列现象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人为灾害
概念辨析
结合课本56-57页,试着归纳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
分布广
频次高
干旱
洪涝
台风
泥石流、滑坡、地震
华北
地区
长江中
下游平原
东南沿
海地区
中西部地区,集中在西南山区
危害大
课内探究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完成教材58活动题。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干旱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华北地区
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人口多,用水量大,易发干旱。
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灾害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洪涝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多;长江中下游支流众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围湖造田。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台风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寒潮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外都有可能出现寒潮。
冬半年,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课本54页右下角)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地震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东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中西部山区
地形坡度大,雨季长,多暴雨。
“祸不单行”
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等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如何科学地防灾减灾?
1、监测和预报
2、建设防灾工程
3、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统筹救灾人员安排
身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
4、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泥石流
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地震
有序撤离、科学避险
背诵内容:
(1)自然灾害 :对人类造成损失的自然界的异常变化。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①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②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 、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3)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危害大。
(4)主要灾害的分布:
①台风(东南沿海地区);②干旱(华北地区,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灾害);③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④滑坡和泥石流(中西部山区);⑤地震(西南地区位于地震带上和板块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