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节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然循环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一节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然循环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9-05 11:21:30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然循环
素养目标
1.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
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物质的组成)
3.认识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物质的组成)
知识概览
基础主干落实
一、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本质: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在固态、液态与气态间转化时,水分子的 和 不会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间的 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 变化。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二、水的天然循环
通过水的 变化实现,太阳为其提供能量;该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分子
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③分子自身有能量在不断地运动,④分子的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 ;温度越低,运动越 ,⑤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漫画助学
分子并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交流讨论
“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平时看到的“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分子性质的应用
典题(2023·泰安中考改编)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通过气味区别白醋和白酒——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方法点拨 微观粒子性质的应用
1.微观粒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常用来解释的现象:闻到气味、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晾晒衣服等。
2.微观粒子(分子)之间有间隔
常用来解释的现象: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气体压缩于钢瓶中、给轮胎打气、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
3.微观粒子(分子)很小
常用来解释的现象:一滴水含有很多水分子等。
举一反三
[科学前沿] (2023秋·聊城质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一般认为,水有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科学家发现,当水被加热到40~60 ℃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表面张力等属性会发生改变,液态水或许存在第二种状态。下列有关“第二状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
B.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冰和第二状态水为不同物质
课堂达标反馈
1.[分子的性质]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间隔减小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改变了
2.[分子的性质]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
3.[水的天然循环]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物理性质不变
4.[水的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无处不在。下列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体积变小了
B.一定量的水,当它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大小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C.水的三态变化,其实质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5.[分子的性质]在下面的事实后面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微观粒子主要性质的编号。
A.微观粒子很小  B.微观粒子之间有空隙
C.微观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
(2)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
(3)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到它: 。
(4)5 mL水和5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 mL: 。
(5)被压扁(未破损)的乒乓球放入沸水中,片刻后恢复原状: 。
(6)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蓝色的钢瓶中: 。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水的三态变化
1.[情境题·自然景观](2023·山西中考)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 ℃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知识点2 分子的性质
2.(2023秋·日照期中)暑假期间日照的同学去西藏旅游,到达西藏旅游景区时发现从家中携带的密封性良好的方便面塑料袋鼓起,是因为 ( )
A.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B.袋内的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C.袋内的气体分子质量增大
D.袋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3.(2023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分子(或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夏天比冬天衣服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C.将干燥的O2常温密封保存在集气瓶中,导致分子间隔缩小
D.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4.(2023·长沙中考改编)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相同
知识点3 水的天然循环
5.(2023秋·淄博质检节选)水的天然循环:如图是水的天然循环示意图,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水的天然循环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
根据水的天然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经过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水分子的总量显著增加
④降水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B层 提能力
6. [情境题·文献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C.大自然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所以雨水是纯净物
D.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7.(2023秋·滨州质检)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填空:
(1)一段时间后发现糖块不见了,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 。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与天然循环
素养目标
1.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
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物质的组成)
3.认识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物质的组成)
知识概览
基础主干落实
一、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本质: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在固态、液态与气态间转化时,水分子的 数目 和 大小 不会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间的 距离 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二、水的天然循环
通过水的 三态 变化实现,太阳为其提供能量;该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三、分子
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③分子自身有能量在不断地运动,④分子的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 快 ;温度越低,运动越 慢 ,⑤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漫画助学
分子并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交流讨论
“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平时看到的“尘土飞扬”“落英缤纷”“雪花飘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分子性质的应用
典题(2023·泰安中考改编)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B)
A.通过气味区别白醋和白酒——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方法点拨 微观粒子性质的应用
1.微观粒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常用来解释的现象:闻到气味、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晾晒衣服等。
2.微观粒子(分子)之间有间隔
常用来解释的现象: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气体压缩于钢瓶中、给轮胎打气、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
3.微观粒子(分子)很小
常用来解释的现象:一滴水含有很多水分子等。
举一反三
[科学前沿] (2023秋·聊城质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一般认为,水有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科学家发现,当水被加热到40~60 ℃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表面张力等属性会发生改变,液态水或许存在第二种状态。下列有关“第二状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它是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
B.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冰和第二状态水为不同物质
课堂达标反馈
1.[分子的性质]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B)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间隔减小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改变了
2.[分子的性质]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C)
3.[水的天然循环]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物理性质不变
4.[水的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无处不在。下列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体积变小了
B.一定量的水,当它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大小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C.水的三态变化,其实质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5.[分子的性质]在下面的事实后面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微观粒子主要性质的编号。
A.微观粒子很小  B.微观粒子之间有空隙
C.微观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C 。
(2)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C 。
(3)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到它: A 。
(4)5 mL水和5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 mL: B 。
(5)被压扁(未破损)的乒乓球放入沸水中,片刻后恢复原状: B 。
(6)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蓝色的钢瓶中: B 。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水的三态变化
1.[情境题·自然景观](2023·山西中考)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 ℃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C)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知识点2 分子的性质
2.(2023秋·日照期中)暑假期间日照的同学去西藏旅游,到达西藏旅游景区时发现从家中携带的密封性良好的方便面塑料袋鼓起,是因为 (A)
A.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B.袋内的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C.袋内的气体分子质量增大
D.袋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3.(2023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分子(或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夏天比冬天衣服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C.将干燥的O2常温密封保存在集气瓶中,导致分子间隔缩小
D.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4.(2023·长沙中考改编)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相同
知识点3 水的天然循环
5.(2023秋·淄博质检节选)水的天然循环:如图是水的天然循环示意图,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水的天然循环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太阳能 。
根据水的天然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填字母)。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经过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水分子的总量显著增加
④降水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B层 提能力
6. [情境题·文献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C.大自然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所以雨水是纯净物
D.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7.(2023秋·滨州质检)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填空:
(1)一段时间后发现糖块不见了,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 分子之间有间隔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