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_论教养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处方(chǔ) 缺陷(xiàn) 自吹自擂(léi)
B. 恪守(kè) 箴言(xián) 扭捏作态(niē)
C. 妨碍(ài) 絮叨(xù) 疲惫不堪(kān)
D. 涵养(hán) 尴尬(gà) 稳重随和(hé)
2.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递进)
B.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因果)
C. 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条件)
D. 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递进)
3.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遵循 尴尬 喧哗 莫不关心 B. 汤匙 自持 贸然 理所当然
C. 聪慧 慎重 涵养 随心所欲 D. 汲取 典范 实践 一意孤行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 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 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 来到你的身边。
A. 尊重 随机应变 自动 B. 尊敬 看风使舵 主动
C. 尊重 看风使舵 自动 D. 尊敬 随机应变 主动
5.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在场观众和评委鞠了一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B.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C. 她神态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D. 一旦场面拉开,你是高手还是庸才,是才华横溢还是附庸风雅,终会露相的。
二、语言表达:
6.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老师给出了下面两句家规,同学们有的说A好,有的说B好,你会选择哪一句作为你家的家规?请说明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A.巧伪不如拙诚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图片链接】从下图你看出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3)【补写对联】我国有很多家训是以对联的形式展现的。下面是大余湾村余氏家族的家训上联,请你尝试对出下联。
上联:勤俭能创千秋业
下联:
三、综合性学习:
7.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 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你们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材料: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2) 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3) 如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而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的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注“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
四、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宗白华
①走到欧洲,经过巴黎,徘徊于罗浮艺术之宫,摩挲于罗丹雕刻之院,我的思想深沉了。
②什么叫做美?自然是美的,这是事实。诸君若不相信,只要走出诸君的书室,仰看那檐头金黄色的秋叶在光波中颤动,或是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青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种感觉就叫做“美”。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艺术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扣留下来,使它普遍化、永久化。
③人人知道照片没有图画的美,照片没有艺术的价值。这是什么缘故呢?_____,____。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相了。况且动者是生命的表示,具有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就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这种“动象的表现”,是艺术最后目的,也正是艺术与照片根本不同之处。所以罗丹说:“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
④艺术是否能表现“动”呢?我们拿一张照片摄的《行步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步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象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石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了。
⑤那么艺术又怎样能表现出“动象”呢?
⑥罗丹的雕刻无所选择,有奇丑的女人,有愁惨的人生,有笑、有哭、有至高纯洁的理想,有人类根性中的兽欲。罗丹眼光精明,他看见这宇宙虽然物品繁富,仪态万千,但综而观之,是一幅意志的图画。他看见这人生虽然波澜起伏、曲折多端,但合而观之,是一曲情绪(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的音乐。情绪意志是自然之真,表现而为动。所以动者是精神的美,静者是物质的美,世上没有完全静的物质,所以罗丹写动而不写静。
⑦罗丹的雕刻不单是表现人类普遍精神,他同时注意时代精神。他晓得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有伟大的艺术品,将时代精神表现出来遗传后世。他在这十九、二十世纪潮流复杂思想矛盾的时代中,搜寻出两种基本精神:(1)劳动。十九、二十世纪是劳动神圣时代。劳动是一切问题的中心。于是罗丹创造《劳动塔》(未成)。(2)精神劳动。十九、二十世纪科学工业发达,是精神劳动极昌盛时代,于是罗丹创造《思想的人》和《巴尔扎克夜起著文之像》。
⑧我对于罗丹的观察要结束了。罗丹一生工作不息,创作繁富。他是个真理的搜寻者,他是个美乡的醉梦者,他是个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举秋叶、水波等自然之景给人带来快感的例子证明自然是美的,这种美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的。
B. 第⑥段写罗丹的雕刻刻画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状态,共同点是都具有情绪意志,体现了人类普遍精神。
C. 第⑦段写劳动、精神劳动这两种时代精神体现在罗丹的作品中,后人可以从中看到时代的伟大。
D. 第⑧段总体评价罗丹。“美乡的醉梦者”用比喻论证,写罗丹沉浸在自然景物之美中,创造了不朽的艺术。
(2) 根据上下文内容,请你把第③段横线处的话补写完整。
(3)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如何表现出“动象”,成为不朽的艺术作品的。
在宋代,臣民不再像唐代以前那样被牢牢地绑定在土地上,臣民们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形成真正的“游民”社会。那些拉纤的、赶脚的、扛大包的、抬轿子的,甚至算命测字的,都是游民。在多变的城市空间里,每个人都在辨识、寻找、选择着自己的路。选择也是痛苦,但没有选择更加痛苦。张择端看到了来自每个平庸躯壳的微弱勇气,这些微弱勇气汇合在一起,就成了那个朝代里最为生动的部分。
——祝勇《张择端的春天之旅》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B项,“箴”不读声旁“咸”的音,而应读“zhēn”。
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句类型的辨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复句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切不可死记硬背。解答复句辨析此类题的关键是明确复句辨析所需要的关联词,然后细细分析句子,谨慎辨析。
ABC.正确;
D.有误,“与其……不如……”是选择关系。
故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
A项,莫—漠。
4.【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尊重:尊敬;敬重,词义强调了后者涵盖了“尊敬”的意思,符合第一空格。尊敬: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的意思。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看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语境中修饰的是“智慧”可辨析前者符合第二空。自动:自己主动。主动: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结合语境分析,是“风度”“自己主动”来的,前者符合第三空。故 A正确。
BCD不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B项,望文生义,“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用来形容写字的姿势不恰当。
A项,使用正确,“彬彬有礼”指文雅而有礼貌。
C项,使用正确,“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D项,使用正确,“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6.【答案】(1)【示例一】A句虽质朴但含真义,告诉我们巧妙伪装远不如憨厚真诚好,教育我们做一个诚信真实的人,适合作为家规。
【示例二】B句是传承千年的名言,对仗工整,易于传诵,更重要的是饱含深远的真理,既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原则,也可成为家族兴旺的妙言。
(2)【示例】漫画中的小孩儿不知道什么是家风,更不用说有家风家训了。家风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是潜力无穷的。我们不能让家风家训越来越缺失。
(3)下联:【示例】懒惰可毁百年家
【解析】此题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强调生活体验,强调自主表达、创新思维,强调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实践能力。
(1)此题考查学生围绕观点阐述理由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题中任一句话作为家规,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只要理由充分,能支撑观点即可。80个字的上限也是一个硬性规定,注意这个具体要求。
(2)此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漫画中所配的文字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领会漫画的寓意有很大的帮助。看漫画的夸张之处,这往往是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抓住图片中的人物神情和语言,联系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畅谈自己的感受。
(3)此题考查学生写对联的能力。写对联要注意运用对偶的写法,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对人要有所启发即可。
7.【答案】【小题1】我国家规文化历史悠久。
【小题2】【示例一】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示例二】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小题3】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有一个“约”字,“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
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加以概括作答即可。由“西周时期”和孔子可以得出:我国家规起源早。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材料分析题的探究能力,在解答此题时学生说那条都行,只要说出理解和理由即可。如: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仔细观察漫画,抓住漫画的特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可由整体到局部依次描述,务必将图中信息概括完全。解答漫画题,可根据漫画构成要素,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联系题干,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构图要素为: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一个“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可以联系节约谈。
8.【答案】【小题1】D
【小题2】
照片所摄非自然之真,惟有艺术才能真实表现自然。(或“照片表现静象,艺术表现动象”“照片表现静象,艺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
【小题3】
《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市民们在城市生活中选择的勇气,选择的痛苦,微弱勇气,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游民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宋代社会的自由风,城市空间的多变,这体现了人类普遍精神、人的情绪、体现了时代精神。
【解析】1.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D. “‘美乡的醉梦者’用比喻论证”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第⑧段“我对于罗丹的观察要结束了。罗丹一生工作不息,创作繁富。他是个真理的搜寻者,他是个美乡的醉梦者,他是个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可知,这里并没有使用比喻论证,作者用“真理的搜寻者”“美乡的醉梦者”“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对罗丹进行总体评价,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对真理的追寻,对自然之美的沉醉,用精神与肉体的劳动为人类创作出最伟大不朽的作品。
故选D。
2.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结合第③段“人人知道照片没有图画的美,照片没有艺术的价值。这是什么缘故呢”可知,横线上补写的内容应与“照片”和“艺术”有关;结合“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相了。况且动者是生命的表示,具有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就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这种‘动象的表现’,是艺术最后目的,也正是艺术与照片根本不同之处”可知,横线处补写的内容应是补写“照片”和“艺术”的不同之处;故可填“照片表现静象,而艺术则表现动象”“照片强动象为静象,艺术表现生命,描写动者,描写精神”等。
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拓展运用。
结合第⑥段“罗丹的雕刻无所选择,有奇丑的女人,有愁惨的人生,有笑、有哭、有至高纯洁的理想,有人类根性中的兽欲。罗丹眼光精明,他看见这宇宙虽然物品繁富,仪态万千,但综而观之,是一幅意志的图画。他看见这人生虽然波澜起伏、曲折多端,但合而观之,是一曲情绪(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的音乐。情绪意志是自然之真,表现而为动。所以动者是精神的美,静者是物质的美,世上没有完全静的物质,所以罗丹写动而不写静”可知,从罗丹的雕刻中,能看见人生的波澜起伏、曲折多端,能看见情绪(如喜、怒、哀、乐、爱、恶,欲),这就是“动象”的表现;
结合第⑦段“罗丹的雕刻不单是表现人类普遍精神,他同时注意时代精神。他晓得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有伟大的艺术品,将时代精神表现出来遗传后世”可知,从罗丹的雕刻中,能体现出时代的精神,这就是“动象”的表现;
结合“在宋代,臣民不再像唐代以前那样被牢牢地绑定在土地上,臣民们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形成真正的“游民”社会。那些拉纤的、赶脚的、扛大包的、抬轿子的,甚至算命测字的,都是游民。在多变的城市空间里,每个人都在辨识、寻找、选择着自己的路。选择也是痛苦,但没有选择更加痛苦。张择端看到了来自每个平庸躯壳的微弱勇气,这些微弱勇气汇合在一起,就成了那个朝代里最为生动的部分”可知,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在多变的城市空间里,每个人都在辨识、寻找、选择着自己的路”,这就是一种“动象”的表现;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图中的人们的选择的痛苦,这是一种“动象”的表现;从《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看到了来自每个平庸躯壳的微弱勇气,这是一种“动象”的表现;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朝代最生动的部分,可以看到“臣民们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形成真正的‘游民’社会,这就体现了一种时代的精神,这是“动象”的表现;而这些“动象”的表现,使《清明上河图》成为了不朽的艺术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