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周初,姜尚被封齐地后,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姜尚的做法( )
A.说明周代比较注重地方自治 B.反映出齐国社会落后于他国
C.巩固周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推动了齐国地区的民族交融
2.唐天册万岁二年(696年),考功员外李迥秀知贡举,对传统士族清河崔氏的应举者说:“清河崔郎……出身处可量,岂必要须进士?”将其“再三慰谕而遣之,闻者大噱(笑)焉”。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考试已经成为最主要入仕途径 B.科举制冲击了重视门第的传统观念
C.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剧烈变动 D.思想观念与政治制度变革相互影响
3.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序号 事件
① 汤武革命、国人暴动、田里不贔
② 玄学、士族门阀、均田制
③ 青苗法、榷场、科道
④ 推恩令、太学、《轮台罪己诏》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4.《汉书·董仲舒传》中提到:“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该材料提到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洪武三十年会试,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进士均为南人。朱元璋让张信等12人重新阅卷,所取进士乃以南人为主,朱元璋下旨将白信蹈、张信等人诛死,刘三吾遣戍。这一事件折射出当时( )
A.南北文化差距拉大 B.南方势力威胁统治
C.思想专制不断强化 D.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6.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A.立法权 B.弹劾权 C.行政权 D.审计权
7.下表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文化兴盛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关规律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8.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先秦时,主导仕途为世官,其他仕途主要是乡举里选;汉代主导仕途为察举,其他仕途有军功、荐举、征召等;隋唐时期,主导仕途为科举,其他仕途有学校试、荐举、补荫等。中国古代这种多渠道选官模式( )
A.遏制了世家门第特权 B.使各种贤才不致遗漏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加强了儒家的统治地位
10.从“故据上品者,非公候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由此可知,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 )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王符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制度,“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餮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这一制度可能是
A.监察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朝贡制
12.……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而发达。”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3.下表是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据此推知明代的监察官员
荐举 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
选补 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
改授 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
考选 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
A.选拔方式多样,但都必须经过考试环节
B.来源多元,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急剧加速
C.选拔方式多样,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D.来源多元,依托权贵腐败习气非常明显
14.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
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C.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
D.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
15.东汉光武帝建元八年,确定了“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这体现了当时
A.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B.察举制的选官要求
C.科举取士初现雏形 D.中正官的选拔标准
16.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7.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学子皆为南方人,北方士子哗然。朱元璋大怒,要求彻查。后朱元璋亲自策问,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该事件的处理中朱元璋的主要意图是( )
A.维护科举考试公平正义 B.强化中央集权
C.笼络北方人心维护统一 D.凸显君主专制
18.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19.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总结。(3)处应是( )
(1)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 (2)农民脱离贵族或国家的束缚,土地等私有得到承认; (3)…… (4)朋党由贵族核心过渡到政见斗争; (5)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 (6)儒学由经学义疏转向理学诠释,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
A.丝路开通与中外交往的开启 B.国家分裂与区域经济的开发
C.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成熟 D.国家版图奠定与传统科技的总结
20.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B.才学成为选官的唯——标准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选官情况
材料二 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论定于乡而民不犯。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后来,选官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摘编自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
材料四 选官制是调整统治集团成分、分配或争夺权势利益的手段……选官制变了,权势和利益的分配格局就变了;反过来说,权势和利益的分配格局变了,选官制就会变。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察举制的特点,并指出九品中正制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隋唐科举制相关知识,对材料四中的观点进行解读。
22.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 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 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 为20619人 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 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 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 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 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 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材料二: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由考试院执掌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系列考试制度。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在这十年中国的时局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政府有较多的精力来推进公务员制度。由于科举制的废除导致官吏选拔制度的缺失,广大的知识分子对重新建立官吏制度有强烈的要求。英国是最早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正是建立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然而,虽然国民政府的公务员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但其制度在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诸多的缺陷。
——摘编自王宇眉《浅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材料三: 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曾创造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投票选举办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8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干部考试录用”的要求;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则标志着党政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录用制度的初步建立。当前,完善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面临着一些全新条件。社会公共政治生活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多方面举措辩证结合,构成了推动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的 强大动力。
——萧曙《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变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并指出其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的选举方法及其影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改革开放后完善中国干部选任制度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神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隋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A B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B C C C C C
1.D
2.B
3.A
4.B
5.A
6.B
7.C
8.C
9.B
10.A
11.B
12.D
13.C
14.D
15.B
16.C
17.C
18.C
19.C
20.C
21.(1)察举制: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强调德行(重视乡里的舆论评价);重视儒学;分科取士,有一定弹性;选官体系相对完备。(任意答出其中3点)
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新增家世;选官权收归中央;选官程序日益严密。(任意答出其中2点)
(2)材料四观点:选官制度和统治集团内部权势利益的分配息息相关。
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把持朝政,威胁专制皇权。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新形势,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逐渐成为选拔官员的新制度。(任意答出其中2点)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鼓舞了寒门士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打击了门阀士族。该观点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论证了选官制度和统治集团权势、利益之间的关系。(任意答出其中1点)
22.(1)变化:宋代科举规模扩大,录取人数比前代大幅度增加;南方人逐渐占优。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大力提倡文治;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科举制的公平化(答出4点即可)
(2)思想与制度基础: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缺陷:建立在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基础上;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
(3)选举方法: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政府参议会选举产生,按三三制原则分配名额。影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意义: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23.(1)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任人唯亲,腐败之风盛行;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2)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它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稳定;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唐诗的繁荣;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用人制度,被西方国家借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