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境题自测卷
(自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为学患无疑,有疑则进”,科学的研究尤其要善于提问,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了解科学,发现科学的奥秘。
任务一:了解科学故事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阅读科学故事,完成练习。(27分)
(1)请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5分)
(2)文中的“屏”应读 ,还可组词为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 ,可组词为 。(2分)
(3)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汉字。(9分)
(4)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 ) ( )——( )
(5)结合语境,在语段【 】里填写两个相同的成语,在横线里填写古诗句。(3分)
(6)语段中画线词语运用不当,请你用学过的词语进行替换。(1.5分)
精巧——( ) 突显——( ) 连续——( )
(7)语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照样子,写一个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3分)
(8)仿照示例,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改写语段中画“ ”的句子。(2分)
示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的通信、导航和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
改写:
(9)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最后一句画线句子。(2分)
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办一个个奇迹,不断改革我们的生活。
2、奇奇在搜集整理科学故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他解决。(10分)
(1)下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僵硬(jiānɡ) 依赖(lài) 气氛(fèn)
B.囚犯(qiú) 潜入(qián) 家雀(qiǎo)
C.跳跃(yào) 预感(yù) 谋划(huà)
D.窗框(kuānɡ) 荧屏(yínɡ) 船舶(b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能够呼风唤雨的孙悟空着实让人喜爱。
B.这件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你的错。
C.数学是他的强项,他在这次竞赛中夺冠是出乎意料的事。
D. 汽车在盘山道上飞驰,好像腾云驾雾一样。
(3)下列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 选选。(填序号)
A.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B.从得到的启示角度来提问
C.针对课文写法提问 D.联系生活实际
①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 ( )
②把塞上耳朵的蝙蝠比作没头苍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
③生活中还有其他像雷达一样的模仿生物的发明吗 ( )
④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4)四(1)班的孩子们针对下列语段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壁虎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在墙壁上走路了。
A.人类能模仿这种能力吗?
B.天花板和墙壁之间有联系吗?
C.模仿壁虎的这种能力后,能应用在生活中哪些方面?
D.什么是“范德华力”?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蝴蝶的家》一文中,“我”最后终于知道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了。
D.《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作者是俄国的安徒生。?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有三粒豌豆都被__________吃掉了,还有一粒豌豆落到了________里,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粒豌豆开出了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 。
(2)《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讲述了飞机上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探路类似。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________发展历程,使我们看到一幅幅 的美好画面,激发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和探索 的兴趣。
(4)《蝴蝶的家》讲述了“我”为_______________深感担忧,不断找寻________的家而最终无果,表达了作者对小生命的________之情。
(5)“__________________,自用则小”,在学习中,我们要敢于提问。“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多学多问,才能真正了解知识。正所谓“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做到“博学之,__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__,笃行之”。
任务二:探究科学实验
二、综合性学习。(4分)
科学小实验: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状状不小心将厨房里的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它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步骤:
①将盐巴与胡椒粉混合在一起。
②用筷子搅拌均匀。
③将塑料汤勺放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④胡椒粉粘附在汤勺上。
1.这个小实验运用的科学原理是( )(2分)
A.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B.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C.光沿直线传播。
2.看完这个小实验,你有哪些疑问呢?试着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感受科学奥秘
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20分)
(一)读材料,完成练习。(8分)
什么是智能高铁?智能高铁是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计等,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其智能建造安全可控,智能装备先进实用,智能运营舒适便捷。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如今,中国铁路把发展智能铁路作为未来一个时期铁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方向。未来,中国高铁将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上继续开拓进取,全面推进高铁技术的创新。
1.将材料中的设问句画上“ ”。(1分)
2.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的特点有( )。(多选)(3分)
A.智能建造安全可控 B.推进高铁技术的创新
C.智能装备先进实用 D.智能运营舒适便捷
3.读了材料内容后,说一说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材料,请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蚂蚁》,完成下列题目。(12分)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会急忙奔回巢里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然后同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传递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就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阻断,蚂蚁就会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这篇短文是按( )的结构写的。(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
(2)蚂蚁靠声音传递信息。(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4.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后,欢欢所在的学习小组的孩子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请你按要求分一分。(填序号)(3分)
①研究蚂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②蚂蚁是根据什么来认路的?
③什么是“樟脑”?
我发现问题 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问题 能引发深入思考,问题 对理解文章内容无影响。
任务四:记录科学探索
四、写作。(30分)
你有没有科学探索的经历?也许是一次科学小实验,也许是一项科学小发明,也许是……请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记叙真实,描写生动;③写清过程,突出重点;④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1)fú jì jiē zhàng xì
(2)píng 屏障 bǐng 屏气
(3)铛 绳 奥秘 耐心 研究 类似 驾驶 超过 舒适 技术
(4)记——纪 娄——类
(5)呼风唤雨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6)灵巧 显示 陆续
(7)设问 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科学技术。
(8)目前,我国已拥有完整的通信,完整的导航,完整的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
(9)
2.(1)B (2)C (3)ACDB (4)B (5)D
3.(1)鸽子 水沟 钻进裂缝里被青苔包裹 生机和活力
(2)雷达 蝙蝠探路
(3)科学技术 科技改变生活 科学
(4)雨中的蝴蝶 蝴蝶 关爱
(5)好问则裕 孰能无惑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二、
1.B 2.示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摩擦生电的现象呢?
三、
(一)1.什么是智能高铁?智能高铁是……新一代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
2.ACD 3.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4.示例:智能高铁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哪些便利呢?
(二)1.C 2.设问 3.(1)√ (2)× (3)√
4.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可以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可贵的科学资料。 5.② ① ③
四、
【范文赏析】
彩色的光谱
望着阳光下柳枝的影子,我不由得想起了那道彩色光谱。
那天我一个人在家,颇为无聊,便拿起了爸爸给我买的三棱镜在窗前的日光下玩耍,突然,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我先在书中查找了资料,据书上所说,这个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于是我连忙将窗帘拉上,只留了一条缝,露出一点点光线。我将爸爸给我买的三棱镜用一个架子固定在那道光线前面,并调整好角度,使光线通过三棱镜的侧面,到达另一个侧面。最后,当光穿过三棱镜时,在三棱镜中折射开来,便映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色光谱。这光谱如同一道绚丽的彩虹,美得让人如痴如醉。我兴奋地跳了起来:“红、橙、黄、绿、蓝、靛、紫!哇,成功了!完美!”我不禁为这次小实验的成功而欢呼。
夕阳西下,倚在窗前,我对那道“彩虹”久久不能忘怀。那次实验让我爱上了科学,迷上了科学实验,那彩色的光谱,让我更加执着地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名师点评】
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再引出了文章叙写的重点-用三棱镜折射出彩色光谱的科学实验。文章详略得当,详写自己用三棱镜折射出彩色光谱的实验过程和场面,略写自己做完实验后的感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