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满分冲刺卷(第一至七单元) 期末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满分冲刺卷(第一至七单元) 期末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5 14:22:23

文档简介

期末满分冲刺卷(第一至七单元)
(6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图一所示文物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D)
2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C)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
3(2023秋·合肥期中)下面的图画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状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C)
A.抽签保证雅典居民公平参政的机会
B.体现城邦小国寡民、轮番而治特点
C.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
D.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4(2023秋·亳州期中)罗马斗兽场外部的拱门,为两边古典柱子夹插并立所形成的柱式—拱门联合结构,它把希腊古代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深为自豪的拱门合二为一。据此可知,古代罗马建筑(B)
A.强调坚固实用 B.善于吸收创新
C.追求外形精美 D.注重规模宏伟
5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C)
A.罗马共和政体增强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先进优越
6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大笔经费,解决了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材料说明(B)
A.大学推动了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B.城市推动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C.大学给西欧教育带来新气象 D.大学的兴起带来了神学的衰落
7一条“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岁月悠悠。昔日阿拉伯商人留下的足迹,至今依旧令世人向往探寻。下列关于这个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C.穆罕默德开创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D.《天方夜谭》是欧洲文学瑰宝
8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D)
A.人类历史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B.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C.锤炼了欧洲人冒险拼搏的精神 D.世界各地从隔绝孤立到连为整体
9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B)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C.国会是代议制政体的权力中枢 D.分权是共和制的精髓所在
10如下图,这两位杰出人物的相似之处是(B)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国家、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是指最初一个事件引起连续的一系列变化,在工业革命中,成为最初那只蝴蝶并引发一系列发明的是(A)
A.珍妮机的发明 B.工厂制的确立
C.工业污染的出现 D.蒸汽机车的发明
12某老师上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的资源包。下列不应该出现在其中的是(A)
A.电子书《人权宣言》 B.纪录片《巴黎公社》
C.微视频《资本论》 D.电影《青年马克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3分,第14题13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斑驳的荨麻爬满了古堡的石墙,盔甲鲜明的骑士在麦苗青青的原野间耀武扬威,卑微的农奴跪倒在泥泞中瑟瑟发抖,而茂密的橡树林后面,则掩映着尖顶小教堂的十字架,回荡着悠扬的圣歌声。”
——《山那边的领主》
(1)材料一是中世纪庄园的想象图景。庄园的主人被称为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获得份地的条件是什么。(2分)
答:主人:领主。条件: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它的兴起有哪些历史意义 (2分)
答: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三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的共同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共同之处:都使用雇佣劳动力。影响:有利于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材料四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如图)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的实质。(2分)
答:航海家:哥伦布(或麦哲伦)。实质: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
14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某班同学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 【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历史脉络】
(1)第一组的同学绘制了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维导图。请你和他们一起根据导图内呈现的推动因素来进行相关的解读。(2分)
答:思想文化因素:14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经济因素:15世纪末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及其后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因素:17—18世纪,英、法两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加强;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任务二 【观察革命绘画·分析历史影响】
(2)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第二组同学收集了两幅绘画作品,结合所学指出两幅绘画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及共同历史影响。(4分)
答:联系:美国独立战争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并证明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观点及社会学说的可行性;法国对北美独立战争进行了援助,导致法国政府财政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鼓舞了法国人民,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写出一点即可)
共同历史影响: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等。(写出一点即可)
任务三 【研读历史文献·感受社会进步】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3)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哪种政治制度。(1分)表格中《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4分)
答: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原则:《独立宣言》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权宣言》民主、公平等。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2分)
答:时代主题: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确立。期末满分冲刺卷(第一至七单元)
(6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图一所示文物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 )
2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
3(2023秋·合肥期中)下面的图画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状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抽签保证雅典居民公平参政的机会
B.体现城邦小国寡民、轮番而治特点
C.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
D.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4(2023秋·亳州期中)罗马斗兽场外部的拱门,为两边古典柱子夹插并立所形成的柱式—拱门联合结构,它把希腊古代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深为自豪的拱门合二为一。据此可知,古代罗马建筑( )
A.强调坚固实用 B.善于吸收创新
C.追求外形精美 D.注重规模宏伟
5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
A.罗马共和政体增强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先进优越
6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大笔经费,解决了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材料说明( )
A.大学推动了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B.城市推动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C.大学给西欧教育带来新气象 D.大学的兴起带来了神学的衰落
7一条“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岁月悠悠。昔日阿拉伯商人留下的足迹,至今依旧令世人向往探寻。下列关于这个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C.穆罕默德开创了地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D.《天方夜谭》是欧洲文学瑰宝
8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人类历史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B.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C.锤炼了欧洲人冒险拼搏的精神 D.世界各地从隔绝孤立到连为整体
9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C.国会是代议制政体的权力中枢 D.分权是共和制的精髓所在
10如下图,这两位杰出人物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国家、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是指最初一个事件引起连续的一系列变化,在工业革命中,成为最初那只蝴蝶并引发一系列发明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工厂制的确立
C.工业污染的出现 D.蒸汽机车的发明
12某老师上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课的资源包。下列不应该出现在其中的是( )
A.电子书《人权宣言》 B.纪录片《巴黎公社》
C.微视频《资本论》 D.电影《青年马克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3分,第14题13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斑驳的荨麻爬满了古堡的石墙,盔甲鲜明的骑士在麦苗青青的原野间耀武扬威,卑微的农奴跪倒在泥泞中瑟瑟发抖,而茂密的橡树林后面,则掩映着尖顶小教堂的十字架,回荡着悠扬的圣歌声。”
——《山那边的领主》
(1)材料一是中世纪庄园的想象图景。庄园的主人被称为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获得份地的条件是什么。(2分)
答: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它的兴起有哪些历史意义 (2分)
答:
材料三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的共同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
材料四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如图)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的实质。(2分)
答:
14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某班同学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 【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历史脉络】
(1)第一组的同学绘制了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维导图。请你和他们一起根据导图内呈现的推动因素来进行相关的解读。(2分)
答:
任务二 【观察革命绘画·分析历史影响】
(2)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第二组同学收集了两幅绘画作品,结合所学指出两幅绘画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及共同历史影响。(4分)
答:
任务三 【研读历史文献·感受社会进步】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3)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哪种政治制度。(1分)表格中《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4分)
答: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部法律文献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2分)
答:
同课章节目录